✖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14 AM
3
Facebook
醫界很多人都知道,可以使用健保資料庫做研究,裏面能撈到的資料遠比王義川講的還多,只要能夠去聯結,無法辨識個人身分,都合乎醫學倫理。
這是合法使用metadata
------
「這是一個只講政治立場和利益、忽略專業知識和正義的世界、要做一個正常人」真的必須要有冷靜的頭腦、問自己到底聽到了什麼
我常跟我博生說:博士就是一個讓自己知道(1)要花很多年才可能瞭解一個很小的領域(2)要花很多年才知道自己只真正知道這個小領域、真正認識自己有多無知
博士給與人一個研究經驗、博士不會給與人無限大的自我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21 AM
不過我好像有看到中華電信說沒有合約诶
手機訊號監控爭議 電信三雄表態自清:恪遵個資法 | 產經 | 中央社 CNA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30 AM
Facebook
地檢是簽分他字案。就是要了解一下的意思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33 AM
王義川在政論節目原文逐字:
『第二個 這些人跟原來的小草 我們有去比對過
他跟原來這個517在民進黨樓下的那些小草的訊號比起來 也不同人
就是說小草也沒跑
但是這一批人跟上次我們選舉
1月13之前的選前之夜的人比對 也沒關係
所以你可以知道 這純粹是一批全新的人』
===========================
既然這些資料都不會以個資狀態出現,而是去識別化後以不同統計維度的整體資料呈現,也就是整筆資料出現,沒有姓,沒有名。
請教如何從手機訊號去辨識三個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是不同人呢?這才是最主要的爭點吧?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34 AM
電信公司已經這樣作很多年了,使用過的不計其數,包括國民眾兩黨自己也在用。從王義川講的內容看起來,王義川從電信公司得到的沒有比別人多。然而,一樣的統計資料,每個人活用的程度不同得到的知識也不一樣。 例如各家民調都是公開資料,小笠原先生卻能比別人準確預測台灣選舉結果,這就是資料活用程度的差異。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34 AM
簡單點講,517聚集的群眾可能九成有年輕,都看阿北直播的特徵,而前兩天的群眾可能九成看bbc且年齡平均三十歲,
這樣就可簡單判斷為不同群,不同政治傾向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36 AM
司法好好查一下更好,比較有公信力
。
我所說的是電信公司提供信令分析服務的確可以做到比對不同活動參與者重疊度,如台中市政府遊憩點分析遊客重複率,新北市府分析耶誕夜參與者與參加演唱會者重疊,台北市府分析內湖通勤者動線,都是一樣道理。
至於王義川如何得到資訊、得到什麼資訊,他本人說比較好
。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40 AM
------
FB好難整理,只有節錄一些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49 AM
王義川稱用手機信令資料分析群眾 黃暐瀚問3縣市:我是信了!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王義川隔天解釋,這是『手機信令』的大數據分析,新北、台中辦大活動都有這樣做。真的嗎?我去問了新北、台中,還有台北,還真的!現在的電信業者(目前僅中華電信),可以針對同一區域、同一時間的『手機訊號』分析人流,針對性別、年齡、縣市、國籍等資料,去識別化的進行分析,對於商務上和活動舉辦上的後續調整,很有幫助。所以王義川說,青鳥大概一成二是20歲以下,我是信了。」
不過黃暐瀚最後也表示,「但王義川還說,青鳥跟519的小草『不同人』,這怎麼知道的?不是都『去識別化』了?知道年紀性別國籍之外,你怎麼知道『誰是誰』呢?有一說一,王義川如果真能辨別『是不是同一群人』,顯示個資已然被掌握,還洩漏給特定人士,這問題很大,這可能違法,這事情還沒完。」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49 AM
針對黃暐瀚文章末段的質疑,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王義川是綜合現場、網路資訊、問卷調查等資料,事後進行的媒體分析評論,判斷5月24日、5月19日及民進黨選前之夜的群眾是不同類型的一批人,這不需要個資就能判斷,更遑論監控人民。從相關資料及報導來看,民進黨選前之夜年齡偏高、男性居多;民眾黨519年齡層偏年輕、男性居多;524則各年齡層分佈均勻、女性略多。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53 AM
光看新聞標題就去吵架的人不少耶......也算是言論自由啦
打臉藍白說監控人民手機 資安學者李忠憲說原因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曝客委會也用手機信令分析 楊長鎮1句話狠酸藍白:問清楚再吵架!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55 AM
覺得媒體下標題都喜歡很聳動又去脈絡化,結果就變成顏色大混戰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0:57 AM
可惜了原文有蠻多不錯的資訊,偏偏FB又不能自動顯示摘要......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1:16 AM
看到立場不同的文我也會有心情起伏
但久了就會想說,不如把時間留著來提升自己的論述能力,
去找有既定立場的人筆戰只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罷了
✖御嵐💡
@angelo844
Thu, May 30, 2024 11:21 AM
題外話,看到青鳥被稱小鳥一直讓我想念舊版twitter
sophia愛古典音樂
@sophielin88
Thu, May 30, 2024 1:07 PM
✖御嵐💡
: 晚上好
載入新的回覆
醫界很多人都知道,可以使用健保資料庫做研究,裏面能撈到的資料遠比王義川講的還多,只要能夠去聯結,無法辨識個人身分,都合乎醫學倫理。
這是合法使用metadata
------
「這是一個只講政治立場和利益、忽略專業知識和正義的世界、要做一個正常人」真的必須要有冷靜的頭腦、問自己到底聽到了什麼
我常跟我博生說:博士就是一個讓自己知道(1)要花很多年才可能瞭解一個很小的領域(2)要花很多年才知道自己只真正知道這個小領域、真正認識自己有多無知
博士給與人一個研究經驗、博士不會給與人無限大的自我
『第二個 這些人跟原來的小草 我們有去比對過
他跟原來這個517在民進黨樓下的那些小草的訊號比起來 也不同人
就是說小草也沒跑
但是這一批人跟上次我們選舉
1月13之前的選前之夜的人比對 也沒關係
所以你可以知道 這純粹是一批全新的人』
===========================
既然這些資料都不會以個資狀態出現,而是去識別化後以不同統計維度的整體資料呈現,也就是整筆資料出現,沒有姓,沒有名。
請教如何從手機訊號去辨識三個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是不同人呢?這才是最主要的爭點吧?
這樣就可簡單判斷為不同群,不同政治傾向
我所說的是電信公司提供信令分析服務的確可以做到比對不同活動參與者重疊度,如台中市政府遊憩點分析遊客重複率,新北市府分析耶誕夜參與者與參加演唱會者重疊,台北市府分析內湖通勤者動線,都是一樣道理。
至於王義川如何得到資訊、得到什麼資訊,他本人說比較好。
FB好難整理,只有節錄一些
不過黃暐瀚最後也表示,「但王義川還說,青鳥跟519的小草『不同人』,這怎麼知道的?不是都『去識別化』了?知道年紀性別國籍之外,你怎麼知道『誰是誰』呢?有一說一,王義川如果真能辨別『是不是同一群人』,顯示個資已然被掌握,還洩漏給特定人士,這問題很大,這可能違法,這事情還沒完。」
但久了就會想說,不如把時間留著來提升自己的論述能力,
去找有既定立場的人筆戰只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