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ψ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奇美博物館
.推薦看完之後再看一次常設展2F的【藝術廳】會更豐滿的感覺。
.語音導覽可以自備無線耳機收聽,導覽會介紹畫家背景,滿有誠意的(偶爾會有情境)
.週三票直接吃裡面的餐廳最快,如果你很怕熱的話。但也無法訂位了這個大家參考就好
https://images.plurk.com/1XCzE0mwHpo8QPDex0Lko6.jpg
讓我用男人的高跟靴來打開這噗(?)
齋(◌⍢◌)ψ
一邊看一邊用現代人的腦撻伐藝術家(失禮
煉銅跟男性凝視都吐槽一輪,但是細節真的要讚嘆到瘋掉,救命。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4tzgsRozqEByKJerryr7ss.jpg
這張我要笑瘋,那個大腿什麼意思!!結果是黑死病的痕跡。
https://images.plurk.com/49jrsAHs5DHJoKZdNPR4ih.jpg
忍不住拍了截圖。
--
這個是在常設展,註記一下。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74NREWBMvNhLHFPK3Oz7Lq.jpg
看著這幅想著:
「哇這確定是描繪小男孩可愛嗎?」
(介紹是說本來畫黃色被指定為紅色)
也是我:
https://images.plurk.com/1rj5psepDTxP1mUXSR4reW.jpg
「哎唷這蔥白ㄉ指尖。」(拍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16TPRYVtKC0hFyve1N6e7G.jpg
大概說一下是四個系列,依照年份來排列,所以你會逐漸看到當代流行的畫風是什麼、畫家眼中此刻是什麼。
看到快尾聲的時候我突然往回奔馳去拍每一區的底色差異(?)除了展品本身,更棒的其實是整個活動的動線跟商品可以感受到的主體性跟概念。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4MoeHuOtRgSw5PcdTDMO7m.jpg
這張是第一個讓我讚嘆到發瘋的衣料質感,真的細緻到不可思議,更何況還是非常早期的作品,到底怎麼辦到的?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3N2d1iYb5mW0gz1TM29aIX.jpg
我很喜歡肖像畫,比起眾人圖,肖像畫讓人更容易集中跟一瞬間的吸引力,都是我非常偏好肖像畫的原因。
https://images.plurk.com/6odNXJpmLbk0ajS4RtFmk5.jpg
德州媽媽沒有崩潰(喂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5WGV4CHexzN9WeMGvqapRx.jpg
我也很喜歡逆光的表現,這張還有點依稀朦朧的早晨感覺,那個繩索上的反光都是一點一點點上去的,太精神崩潰了吧(喂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7gKM63Jck2DU7ulvl3SaTp.jpg https://images.plurk.com/46frRQdnfLaFEf3dxxFnPw.jpg https://images.plurk.com/5HwCshNvxAJ75wmAdhlPLF.jpg
我也喜歡看雲跟葉片表現,早期你會看到很細緻的葉片,後期也會出現朦朧的噴槍感覺的表現。
雲朵表現的狂野程度也代表當下的氛圍。
https://images.plurk.com/3fAcfExEi2z6VYcrVbCqua.jpg
這張的月光與暴風雨雲就非常精彩,橋上有維納斯舉燈什麼的我就不在乎也裁掉了(ㄍ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iBTqlWJ1fL1HvuAXt3aD3.jpg
金箔也是我很愛的元素,只要會閃閃發光的畫作,我都一律先看那個,慕夏就是這麼美麗的代表之一,如果有一天台灣會展克林姆的話我也會看爆。
正因為這些作畫媒材都是看現場才知道那個色澤迷人之處在哪,就像虹光也要扭著身體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才看見折射的驚喜。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5M33ORx2UgMmCW7LQmc5o1.jpg
林布蘭阿伯的自畫像光線非常直接讓你集中他的臉,語音導覽滿好的,描述臉不會只有一種顏色,所以他疊加很多色澤來表現光反應皮膚的複雜呈現。
很棒,這幅沒什麼,但非常棒的肖像,僅僅只是畫出「我」也讓人想一直看。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2akddMlTk87aueU2mkCcRU.jpg https://images.plurk.com/2rtzkc8OHsT5AaY2Sp2InG.jpg
這張有嚴重色差,梵谷的《長草地與蝴蝶》,那個白粉蝶大概三隻,我們就看個意思就好(喂
可以感覺筆觸就可以,梵谷本身畫圖也沒有很長的時間,該說是個靠個人風格取勝的男子嗎(?)
不過沒有在活著的時候勝利就是。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4nJEEgOyc1rI94HPLnEcMb.jpg
「以孩子的模樣表現出成人的姿態」
這大概是我對這幅作品的感覺?
滿喜歡這種反差感,但很容易進入煉銅的險境我們就先這樣(?)
齋(◌⍢◌)ψ
以上是英國畫廊系列,結束。
接下來是常設展的部分,之前沒看過常設展,走進藝術廳真的是太好了,完全又補上更早13世紀(特展是14世紀開始)的作品發展,把小小的縫隙又補得更足。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7d1huBz2d0uBnqxUDevoWp.jpg
愛死了。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1ENZcN28KEhJYvWgdIsLr5.jpg
除了畫作也會有一些工藝品,上面圖案實在是像返教會組織在用的東西(ㄍ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712qziHCQnHs4FI2oPcKGi.jpg
拜託大家要去看這張,裡面有一隻狗狗,他抬頭盯著主人看
齋(◌⍢◌)ψ
https://images.plurk.com/435Hu3SibT1Z5iO8Aw3phR.jpg
這張也很美很棒,但後面有點沒力氣,吸收過量知識(?)但是有些很經典的作品是有出現在裡面的,《暴風雨》那張雖然現在看起來變態(?)但出現的時候我很訝異。
齋(◌⍢◌)ψ
常設展反而更讓人驚喜,特展則是期望很高但就是正常水準,莫內跟梵谷都是一張作品,但也是很值得了,就是樸素一點,有《夜巡》的話一定會發瘋的吧。
齋(◌⍢◌)ψ
你不用特意了解歷史,如果你有興趣再去讀,基本上我們都是用自己的專業在看圖的,或是不同的角度。
齋(◌⍢◌)ψ
我看到一張《酒神的養育》是用「喔~K大風格」因為藏色在陰影的部分十分精彩,而且距離我們電繪的感覺其實沒有很陌生(用顏色就真的更猛了)
齋(◌⍢◌)ψ
酒神的養育也是個黑暗故事,顏色很粉嫩但根本陰謀一堆(ㄍ
齋(◌⍢◌)ψ
然後我很討厭聖母作品,我大概就是看三眼會直接走開,我受不了過往時代對於聖母的投射,不高興(ㄍ
齋(◌⍢◌)ψ
但是欣賞技術還是有的,就是少了很多神聖感,但我滿喜歡這種衝突(?)
齋(◌⍢◌)ψ
細膩的作畫細節很棒,但我更喜歡構圖張力的感覺,大概是為什麼我更喜歡肖像,因為你一瞬間就看懂了,其他構圖可能有太多需要考慮的事情。
齋(◌⍢◌)ψ
大概寫一點初次看展的心得,然後六月底再二刷
ZZZꉂꉂ(ˊᗜˋ)🌈運動中
雖然途中都在用自身專業在看畫作,但我們根本都在吐槽其他東西 (ㄟ
齋(◌⍢◌)ψ
ZZZꉂꉂ(ˊᗜˋ)🌈運動中 : 還是有認真啦,還是有的(?
卡比/keep going
噗主你好
想請問一下周三票如果特展看到一半中午想出來覓食,是可以重複進場的嗎?
齋(◌⍢◌)ψ
卡比/keep going : 可以喔,蓋章就可以再回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