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cp6
最近的省思:
臺灣教育傾向只探討好的一面、正面特質,忽略不談壞的一面、失敗、負面特質,那如何學習趨吉避凶?我認為向商人學習壞的一面、失敗、負面特質,因為他們用自身經驗,向社會示範。商人一旦失足,通常直接面對殘酷現實。
vucp6
臺灣教育如果想寫失敗學,通常會被打槍,公認沒有學習價值和產出價值。
vucp6
避免倖存者偏差的思考誤區。
vucp6
vucp6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社會科學 & 拿來主義
「鐵鎚人效應」:這個效應的名稱來自於這句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vucp6
查理‧孟格所重視的「普通常識」或「多元思維模型」便是強調,不論是一般人或專業人士都要學習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因為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都不是由任何一門學科就能獨立解釋的,例如投資理財不只搞懂投資理財的知識就能做得好的,一個人的投資理財要做得好,還涉及自我管理、人際關係、情緒穩定、家庭、愛情、健康…等知識和技能,所以專業人士和大多數人都只受過某一學科的專業訓練,是很危險的。
vucp6
拿來主義:
經濟學向心理學領域借用了許多觀念,而發展出的行為財務學和行為經濟學便是經濟學領域一個很大的進步。
vucp6
後遺症:例如某些具有強烈意識形態,或受到不當激勵機制影響的人,便會誤用、甚至扭曲其他領域的理論,以便強化他自己的論點,或讓其他領域的理論來為他背書,增加其論點的可信度。於是,在社會科學領域愈來愈多的「偽科學」或「似是而非的說法」大行其道。
vucp6
這些拿來主義的人奉行者,很少是真正去研究了解達爾文演化論及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然而,一旦引進了極端左翼或右翼意識形態,要重新獲得客觀的研究的態度,比重新獲得童貞還要難!
vucp6
又例如,市面上異常流行的《秘密》、《力量》《魔法》、《吸引力法則》、NLP…等神祕主義勵志書的作者或支持者,總喜歡「借用」(其實根本是誤用)物理學中的電磁學、核子工程學、量子力學、弦理論等概念,作為其「偽科學」的理論基礎。實際上,不要說那些艱深難懂的物理學理論了,這些作者恐怕連高中普通物理的內容都不甚了解;然而,一旦借用了一般人眼中艱深的自然科學理論,這些怪力亂神的學說便突然升級成有理論依據的科學理論,而相信這些偽科學的人,不但無法在身心健康、人際互動、或工作財務等各方面產生正向的改變,還會延誤以正確方式改善問題的契機。
vucp6
網路上常流傳的心理學實驗或理論,例如「7/38/55法則」、「舒適圈理論」、「學習金字塔」…等的確存在,但由於網路資訊的斷章取義和加油添醋,使得這些實驗或理論的傳述與應用常常脫離其原意。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