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安常處順
最近在脆看到這句:
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
要求別人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

查了一下出處,
好像是奧斯卡•王爾德的《莎樂美》。

就想到最近看到的某些現象,然後:
哦——懂了。
*。璱✧*。安常處順
情況一

之前參加政治類社群。
在這種地方,可想而知,會聚集比較多關心時事的人。

因此最初也是抱持對應的期待,想說自己在這一塊沒有很專業。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問其他相對懂的人,或許會比較快獲得大致的方向(這樣要查資料,也才有個目標)。
*。璱✧*。安常處順
但實際上參與,發現裡面比較多焦慮的人。

其中還有一種類型,就是他實際參與、關注社會運動可能蠻久的(有可能超過10年),而且年紀也不算輕。

在我的預設想法裡,這樣的人,應該會基於歷練豐富,逐漸淬煉出沉穩的大將之風。甚至可以做到結合實務與理論。
*。璱✧*。安常處順
但對方實際上,更常呈現的狀態是:
瘋狗(是的)。

時常主動挑釁認知不同的人,且基於表面認知,
說出二元對立性、攻擊性極強的言論。

例如:如果不喜歡台灣,就放棄台灣國籍啊
不認同快來罵我,順便讓大家看看哪些人值得封鎖

有段時間在社群裡,比較少看到他。
本來想說也好,可能選舉過後比較冷靜了。
結果別的成員一問,才知道他又跑去各處戰www
*。璱✧*。安常處順
不敢說自己完全沒做過這種事,
當年紀小+生活經驗不足的時候,可能也會啦。

像我高中和大學的時候,也是時常跟人吵架。
不過吵架本就是比較激烈的「交換意見」。

如果吵完、冷靜以後,
有好好思考雙方觀點的異同,並找到共識。

伴隨激戰次數越多,反而會越看清:
很多事情甚至不必吵,好好講就可以了。
*。璱✧*。安常處順
因為我自己是越吵越理解上面這個概念,甚至現在也可以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有時候會好奇愛吵架的人
到底為什麼那麼沉迷於紛爭
(沒有戲謔的意思,是61-24通道真心好奇)

所以我就觀察有這種傾向的人,他們和別人社交的時候,往往會聊些什麼、提到哪些自己的事情,做個側面的剖繪( Profiling )。
*。璱✧*。安常處順
結果分析以後發現,大概是這樣:

①想吸引注意力

②覺得自己的現況很好
別人幹嘛都不一秀膩一哭

③因為個性尖銳,時常被孤立
有時就更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璱✧*。安常處順
舉例,前幾天看事主和人聊一些家庭概念,大概提到他聽朋友抱怨,發現朋友的孩子很不知感恩。

父母關係不合,一般人會覺得離婚最好。但朋友的小孩認為:如果媽媽離婚就是自私,因為他的家就不完整了。

於是事主提到一個概念:

小時候也常覺得,媽媽都不陪伴自己。
長大開始工作才意識到,媽媽如果不上班,
他小時候穿的那些好衣服從哪裡來?

所以改變心態,在有經濟能力之後,嘗試對媽媽好。
*。璱✧*。安常處順
到這邊我覺得都蠻好的,
就是一個成長與蛻變的標配。

但後面結論有雷到我:

https://images.plurk.com/6vygYMogte9INyfJm8Zf43.jpg

若孩子覺得父母缺席,就是逃避成長和懂事

*。璱✧*。安常處順
由於我接觸過的案例,不乏驚世駭俗的情形。

例如父母可能真的有精神問題,甚至在事主還沒有行為能力之前,就已經會以死相逼、想帶事主一起死。

或是一天到晚施展身心暴力。

如果看過這種案例,應該就不會覺得「孩子無法原諒父母」或是「不知道如何去愛和接納父母」,是所謂的逃避成長、不懂事了吧
*。璱✧*。安常處順
原諒我是一個……
智神星在巨蟹+穀神星在處女的人……

(希望結合知識和情感,去支持迷惘中的人,以及會下意識服務、餵飽那些,脆弱且待照顧的生命)

我對於暴力溝通、孩子沒被照料好的情況……
真的是沒辦法視若無睹。

所以當下有試圖舉出自己家的經驗,說明:

有些父母早年只知道對外作秀、追求社會地位,但是家裡發生問題(包含孩子差點自殺)都沒發現。遇到這種類型,和他的情況就不同,不能夠同日而語。
*。璱✧*。安常處順
對方可能發現前面言論太武斷,或是覺得自己和媽媽圓滿和解就好,別人家的事情他也不想管(?)

反正後來他就沒說話了。

後面幾天我還是有點憤怒,不過一開始我以為是自己腸胃炎,身體不舒服就很容易情緒爆炸。

直到看見首噗那段話才:哦——懂了。
*。璱✧*。安常處順
當然我也覺得,
他能自己想通,並和家人重修舊好是很棒的。

可以的話,應該沒人不想和家人和睦相處。
但個人經驗是:三觀不合,直接生殖隔離最省事。

隔離≠對方有病痛時遺棄他

而是當家裡每個人都很有主見、領域性,
其實就好像在一個狹窄的地方煉蠱。
*。璱✧*。安常處順
如果透過各種溝通、試圖磨合,確認都沒什麼用,那從三代同堂變成三代同鄰,甚至就此天各一方,也沒啥不好啊。

你喜歡打開門,就看到家人的日子。

但我不喜歡一打開門,就看到有人擺著臭臉,
好像隨時都要發飆,也不會主動打招呼、求救。

這兩者觀念,都有其背後的形成原因。

沒必要因為你的日子過得舒服,
就要求別人也跟著喜歡你那一套。

(甚至還覺得不能參透或做到,就是不懂事)
*。璱✧*。安常處順
結果只說了一個案例就這麼多
肚子餓了,去吃飯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