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ontheroad
堆肥 202405
luluontheroad
希望這個月可以多讀一些與autotheory有關的內容
luluontheroad
luluontheroad
luluontheroad
駘蕩的日子加起來感覺不足二十天,想想一年所求也就一兩頁春秋。
luluontheroad
假期打算讀的書都沒讀完>.< 不過聽了很多集的 Maintenance Phase。因為自己和食物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緊張關系,可以說這種關系持續到了現在,所以看到這個聊飲食和健康的播客就很感興趣。聽了兩集就欲罷不能了。兩位主播每一期都會選擇一個關於食物健康的myth進行拆解,尤其是那些看起來非常「科學」「客觀」,甚至被各種公共健康機構推崇的概念,比如每天走一萬步,糖癮,卡路裏,生酮飲食,BMI,缺覺等等。兩個主播既能在歷史材料和研究文獻中找到這些看似「可信」的修辭是如何被生產出來並成為「科學」,然後被作為一種關於健康的「強迫癥」式規則去遵守,而這些遵守和應用又回應了社會/體製生產出來的不同焦慮。
luluontheroad
她們拆解的很多概念雖然我都奉行和嘗試過,但執行時我都有一點不適感,只是我一直沒找出來那個點是什麽。聽完逐漸反應過來,就是這些身體規訓一樣的「健康方法」是會損害我們對經驗的接觸、感受、理解和認知的整體性的,尤其是食物這個方面。一些聽完印象深刻的小點:1.許多關於肥胖和減肥的故事與紀錄片,會傳達出這樣兩個個社會敘事,一是胖人不健康→只要我不胖→我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健康,二是如果人的身體是可以改變的→改變它就是你的責任→身體只是成為瘦子的路上的一個中轉站→不幸的是這樣反而會導致飲食失調。2.生酮飲食是作為禁食的改良形式而發展起來的。它是為了治療兒童癲癇而開發的。1911 年,第一次有人測試和研究禁食作為癲癇的治療方法。
luluontheroad
3.當我們談論「健康」時,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在談論減肥,但它感覺比減肥更有抱負。(這讓我想到過年看賈玲的《熱辣滾燙》以及它引發的很多爭議,其實都圍繞女性身材的scale和女性主義如何賦權這一對關系)。4.討論計步器的發明和推廣時提到了一個小插曲,麥當勞在零幾年曾經推出過一個包含計步器的健康套餐。5.普通人不要將體重作為健康的標誌,而且如果那個人患有飲食失調癥,那麽保持穩定的體重是一項巨大的成就。6.我的一個直觀感受:怎麽每一集都有奧普拉(?
luluontheroad
luluontheroad
勞動節的假期結束了。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woman who doesn』t work. There is only a woman who isn』t paid for her work.」
― Caroline Criado-Perez, Invisible Women: Data Bias in a World Designed for Men
這幾天一直在聽 Paris Paloma - labour
Paris Paloma - labour [Official Video]
luluontheroad
最近的很多快樂來自《迷宮飯》。動畫播出後,多了好多好多產出,有種老鼠掉進糧倉的快樂(尤其對我這個喜歡吃全員胡亂搭配CB向的人很友好😊
luluontheroa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