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ckysituation
挑戰者 Challengers (2024)
spoiler
trickysituation
我將本作核心分成
trickysituation
核心1:網球,網球又分成下面兩個層面
1A:Tashi在愛迪達派對海邊討論的網球,有十五秒她和安娜穆勒共享的一切
1B:她本人在決賽所展現的「前所未見的網球比賽」「一種不可思議的熱情」"Commmmmmmmmmmmeeeee onnnnnnn!!!!!!"
trickysituation
核心2:一段情誼在人身上產生的效應,如同小王子與狐狸相互馴服一般 ,人跟人之間情誼的巧妙,人到底為什麼會對另一個人產生興趣,到底為什麼會想要互動
trickysituation
導演編劇藉著比賽的結構(說起來和TFSD是類似的結構)以這兩個核心呈現和討論三個主角。
trickysituation
我解讀本作的主題呈現是核心1三成,核心2七成。關於職業網球運動本身,以及職業網球運動員的一些細節,導演和編劇選擇了很恰好的方式來呈現,沒有太多難以戲劇化的寫實細節,比如職業運動員枯燥例行公事訓練的部分、實際網球擊球技術能力分析等等。訓練畫面都很短暫,但採用了很多新聞主播描述巡迴賽現狀的渲染方式,對平時沒有關注職業網球的觀影者來說,比較容易進入職業網壇氣氛。
trickysituation
核心1對Tashi來說是已經成為悲劇的課題,即使她在樹下彷彿放下了,但曾經知道並以核心1作為主要動力活著,怎麼可能真的放下。核心1的殘骸,和她不那麼熟悉的核心2相互交織,對A&P之間成熟但多變的核心2以及發展中的核心1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trickysituation
挑戰賽決賽前夜Art和Tashi最後的cuddling,Art親吻了Tashi受傷的膝蓋,Art說他是為自己和Tashi兩人打球,Tashi也知道,彷彿因為她受傷的瞬間Art是目擊者,Art打網球的動力就自動包含完成Tashi未竟的網球之旅,並且不能放棄。她沒受傷前是核心1和2分得非常開的人,受傷後混在一起,而且核心1非常混亂,直到電影的最後才變得澄清。
trickysituation
Patrick和Art打青少年組雙打決賽時,已經表明他之所以開心和覺得好玩是因為和Art一起贏,他的核心1和2原本就混在一起,分成對象是Art的核心1+2,及對象是Tashi的核心1+2。核心2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他很看重人與人之間的東西,不論那個東西是什麼(那個東西有核心1,有I told ya T恤,有對Art也對Tashi的「你(們)不是來看我的嗎?」)。
trickysituation
Art也是核心1和2混在一起,但他的核心1和Tashi最原始的核心1不太一樣,比較不是Tashi那種球性戀的網球運動基本教義派的感覺,更偏向競爭本身與勝利,他在桑拿室關於贏得分數的發言,非常實際,職業網球真的就是得贏,他想要的是勝利。他在餐廳邀請Tashi加入他的教練團隊時也明確說了,之所以邀請她是因為他想要贏。另外,他的核心2一直非常清楚,幾乎算是始終如一的標準,所以他會在少年時期直接地說我不想要被排除在外,也會直接和P失去聯繫,接著在決勝局直接放棄接發,又在決勝局直接重拾情誼。
trickysituation
突然想到,如果討論ABO dynamics的話,我的看法是Art A/Tashi B/Patrick O。還有那個I told ya的T恤,簡直可以套Tumblr迷因,oh I told ya T-shirt you will always be famous!!!
trickysituation
隨著挑戰賽決賽本身在電影過程逐漸發展,我開始認為網球是導演選擇的工具(意謂我即將認定導演設定電影的核心2佔比要超過八成,這個成為工具並不是貶義,而是察覺導演想要呈現更多核心2)。尤其決勝局部分花很多時間在Patrick發球的畫面時,就一直在想,前面A和P少年練球時的那個如果有和某人睡了P就要換成A的發球方式,勢必會在這個段落再次出現,等著等著,終於出現,這個部分就很明確網球只是他們曾經(又正在)互相馴服的一個符號。也就是非常不核心1的,故事時間線上Tashi理所當然不知道這個符號,但又想到Tashi這個角色對核心1的代表性,又覺得設計得很剛好。好喜歡Art說"He can serve. "的語氣喔,他真的核心2很清楚,表態很明確。
trickysituation
直到決勝局最後的安排,Art重新表態後,又再將重點拉回網球本身(核心1)。透過決勝局兩人出色的回擊(我從畫面安排上是這麼解讀的,導演對擊球來回的呈現方式有些可惜,看起來晃動刺激沒錯,但其實看不太出來彼此回了多出色的球,他採取了球的視角來呈現,跟平常真實球賽視角有差,畢竟球場的空間分布可以更強烈讓觀眾感受到球員在不同位置的回擊有多出色),最後A和P的扣殺過網擁抱,以及Tashi的"Commmmmmmmmmmmeeeee onnnnnnn!!!!!!",又將核心1B拉回,不只拉回,更將核心1A1B和核心2純粹清白地合而為一,真正成為這部電影,圓滿又爽快。
trickysituation
一些電影形式設計上的欣賞:
JOJO式的雙方走向彼此對決感真的很不錯欸 (尤其Tashi和Patrick)
P的那輛車真的是很重要的一個景,不亞於網球場和飯店
詩意微妙的情感搭配正向意義的狗血的剪輯方式(慢動作、定格等等)再加上配樂,真的讓人感到很爽快
trickysituation
設定上有一個方便之處是Art和Patrick之間的吸引是已經預先建立好的,他們就是對彼此來說是特殊的,透過一些往事的描述再加強這個感覺。也沒有描述為何三個人最初為何一開始會打網球,我猜測如果要認真發展這個部分,電影占比會是核心1比較多了。人為什麼會開始投入一件事情,微妙引發所有人熱情的東西到底是什麼,類似這樣的主題(就是球性戀的方向XD)。因為這個吸引已經是先建立好,再投入Tashi這個起爆劑,電影的浪漫與狂野就這麼誕生了。
trickysituation
這裡會延伸討論到我還沒看電影前,只看過預告時,對電影的猜想一:
trickysituation
==========================
trickysituation
之前聽Podcast,聽Catherine說到網球是一個極其自私(selfish)的運動,我十分同意,中文使用自私可能偏向貶義,但網球的這個自私可能不帶褒貶,是一個雙生狀態的描述,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想盡辦法要贏過另外一個人的強烈執念,在球場上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這個目標。
trickysituation
而且比賽的雙方越自私,越能夠純化這個執念,越想越奇特,雖然名為自私,但在對手不存在的情況之下,沒有另外一個渴望勝利的人存在的話,這個自私毫無意義。這一組自私是彼此的半身。一組對手之間的情感濃度糾葛非常劇烈,在或長或短的比賽中,欲念只會也只能全部投注在網子另外一側的人身上。
trickysituation
網壇喜歡的戲劇化、故事性常常來自「巨頭」、「宿敵」,大家也傾向在比賽中尋找這樣的球員和組合,有時也不是尋找,畢竟沒有出現的話就是連想找都無法尋找,大家是殷殷期盼著有這樣的組合和球員出現。
費納喬就是以奇蹟似的長期穩定高超表現,以及彼此對戰間的戲劇張力,贏得許多觀眾的心。
trickysituation
今年開始很積極看各層級ATP巡迴賽事(之前大概就是每年固定看澳網,印象中是李娜澳網奪冠那年開始),真的愈發感受到這種「自私但希望對手存在」的魅力,更加簡潔的說明,好像真的是愛,我也不知道這種欲念是否有浪漫與性衝動,就是情感濃度濃到最後,人類語言中好像只剩下愛這個名詞可以使用。在這個球場上,瘋狂地愛著自己與對手。
trickysituation
另外,最近也深刻感受到網球得分賽制對於戲劇化比賽過程有多大的幫助,分轉換局轉換盤,轉換之間可以讓領先者在仍保持領先優勢的情況下,同時感受到對手翻盤的得分路線也是明確寫在規則之中的,只要對方救下所有賽末點,就能贏,一分一分明明白白寫著如果能夠推進,會怎麼推進。領先者掌握著自己的優勢,嘗試將優勢分兌現成局和盤,成功兌現取得勝利或者耗盡優勢,歸零,來到兩個人赤裸對決的點⋯⋯
trickysituation
==========================
trickysituation
然後在觀影前還有看到大家無雷的熱情好評,有往更狂野浪漫的方向猜想,以下是猜想二
trickysituation
=========================
trickysituation
我很希望熱辣之處在於網球場之上,場下的一切是很無所謂的情感流動與抒發,因為是人類的身體作為載體,所以這份熱與辣會用人類身體機制呈現,從球場上溢出來的「欲念與欲念互動」隨意流淌,滲透到載體的的日常運作中。在球場上!!!辣起來!!!愛對方!愛自己!在一個場地之中真實的感受到對方的存在,沒有什麼比自己打過去的球有人回擊回來更能證明自己存在的事了,所以雙邊互相證明彼此存在,若且唯若,雙生螺旋,直到勝者出現。越想越覺得一定會有勝利者產生真的是運動比賽最仁慈的一點!
trickysituation
=========================
trickysituation
現在看完電影,回顧自己的猜想,我原本猜測的和電影實際上非常不同XD 我的猜想對應上述的核心,會是一部幾乎由核心1A1B構成的電影,尤其是愛迪達海灘Tashi描述她和安娜的比賽,就是我原本猜測的電影主軸。而且核心2的構成,會大幅跟核心1相關,通常就和「宿敵」之間有關。情誼的產生,為什麼會想和另一個人互動。也就是我猜想的核心之間會有因果關係,但實際電影的核心是更平行在運作的。
trickysituation
但無論我事前亂猜如何如何,這部電影本身很有趣!在已經有所預想材料的前提下,欣賞到更多不一樣的構成結果,很像看了許多類似主題的電影,但每部切入的角度都不一樣,實在很有趣!
trickysituation
現在想想,我忘記看最後球的位置,是P的回球過網後,Art成功扣殺得分,球落回Patrick那一側,還是扣殺失敗Patrick得分;或者Art扣殺擊球的位置其實已經是過網擊球,直接會被判失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