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三更上弦月
不務正業的證明:
關於唐代官制。
(主要是科舉、仕途、文官制度、京城宿衛、都督府與節度使)
(並不是很完全,有些我沒怎麼注意的細節會提得比較籠統)
午夜三更上弦月
首先要提的是唐代論官有四個系統,基本上是相互獨立的,分別是:
1.職事官:工作的具體內容
2.散官:用現今制度比喻,我覺得比較接近年資(而散官是沒有工作內容的)
3.勳官:用在武官的,紀錄軍功
4.爵:帝王封賞用的,由於唐朝終究是一個以貴族集團起家的朝代
午夜三更上弦月
所以可以看到一個人散官可能是二品,但擔任的卻是三品職事官,而且可能身帶某個爵位。
除此之外唐朝很流行以兼、試、行、攝、檢校等動詞,讓某官同時身兼二到三職。比如某人可能是京官左補闕,但卻在地方擔任文官,這時他可能官銜就會帶有以上動詞作為補充。
午夜三更上弦月
而對地方官來說,都督這個官職古來雖然是武官,但在唐朝其實還身兼行政政務,且所掌的範圍應大於刺史。(一個都督府會包含好幾州,而州的首要行政長官才是刺史)
午夜三更上弦月
至於節度使,是後期因應府兵沒落而產生的使職,使職本身是不帶官階的(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宰相、翰林學士等只有職而無官階的職位)。節度使則是側重軍事內容的。
午夜三更上弦月
總之,唐代的職和官是可以分開而論的。
午夜三更上弦月
而由於三省分立的官制,唐代的宰相並不像前朝那樣專指某人,而是所有有資格進入內閣議事的官員皆可以稱為宰相。所以除了三省最高長官(尚書令、中書令、侍中)以外,凡是帶有「參知政事」、「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務頭銜的官,皆可以入閣,稱一聲宰相。尤其到後期尚書令等職官被當成階官(表示尊榮但沒有實權)後,通常實權就落在次一等的官,比如尚書左右僕射、中書侍郎、黃門侍郎等等。同時其他機關的官員也是有機會入閣,比如諫院的御史大夫、東宮的太子詹事等等。
午夜三更上弦月
關於科舉,唐朝是科舉制開始完備的朝代,但從舉仕的幾個途徑,還是可以看出唐朝以貴族集團建國的色彩。
午夜三更上弦月
舉仕的途徑,一是科舉。
科舉主要是一般出身的讀書人為官的出路,那科舉在文有常科、制科之分,在武則是在武則天後有了武舉。
文舉常科主要是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算等,但秀才因為標準太高,而且萬一考生不合格,舉薦的長官會被問責,所以沒有人在考秀才,大家的目標都是明經和進士兩路。
明經科是考對經典的熟悉度,唐朝把經典分成大中小三種等級,明經科的考生可以選擇大小各一,或兩個中的作為自己考科,除此之外還有必考科目如孝經、老子等。因為著重是背誦的能力,加上唐朝並未限制考生的年齡,所以可以發現有不少以神童之姿考中明經的小朋友(不到十歲的那種),這個狀況後來過於嚴重,所以唐朝後來加設「童子科」,要求不到十歲的小朋友只能考童子科。
午夜三更上弦月
進士科有三道考驗,一是考對於儒家經典是否至少粗通,二是考雜文(也就是詩賦取仕的由來),三是考策論。總體來說是這樣,但好像不同的年代之間也有差異。但總之,因為「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可以發現進士科的難度遠大於明經科,也因此,唐朝人認為當官如果不是進士出身的話,就算最後當了高官,還是不夠完美。
(對他們有一堆奇怪的鄙視鏈。)
不過因為明經科在前,所以明經出身的,首次受官的官位會高於進士出身的。理論上明經出身的大約會授從八品的官,而進士則是正九品(關於正從細節我有點記不太清楚了,總之大致是這樣)
午夜三更上弦月
至於為什麼說理論上,因為如果你有高官推薦,就可能可以越級授官。
午夜三更上弦月
接下來明法、明算科的比較是找專業人才,尤其後者。明法出身有案例最後可以當到大里寺丞,但明算我暫時沒又看到相關案例。
所以這有點導致為什麼大家都要考進仕科,因為他雖難考,但之後的發展會更有潛力。
午夜三更上弦月
接下來是制科,制科通常是國家根據自己需要什麼人才而開的考科,名目一堆,比如:直言極諫科、道侔伊呂科、書判拔萃科等等。而且這些考科你還可以一次考很多科,所以有案例是有人在包括進士等八科及第的。
午夜三更上弦月
而制科考上之後會比較快得到官,所以也有進士及第、正在守選的前進士,透過考制科後加速任官的,比如白居易。
午夜三更上弦月
阿不過不是說明經科就沒有著名人才,像狄仁傑就是明經科出身。
午夜三更上弦月
舉仕第二種方法:國學學子
唐朝有國學的體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國子監。國子監的學生可以透過在學校的考試(感覺有點像段考以及最後的畢業考),取得當官資格。除此之外,還有專收高官之子的弘、崇文二館(設在東宮),這些高官子弟也是用類似的方式取得當官資格。但這不意味著這些學子不能參加科舉,比較有能力和志氣的還是會去考科舉換得高一點的資格(原因參上文所言的鄙視鏈),不過聽說還是有被考官放水的可能就是了。
午夜三更上弦月
舉仕的第三種方法:門蔭
高官之子要是沒什麼學習天賦,不能以國學學子的方式入仕,那他還可以走門蔭路線。如果純走門蔭的話,只能得到散官,也就是沒有職事官可做,所以如果想得到職事官,他還有兩個方法:齋郎、宿衛。
午夜三更上弦月
齋郎歸太常寺所管,可以想做是祭典的工作人員,性質我覺得挺像實習老師的,因為你要通過實習(當了夠久且最後考核通過)才可以取得正是任官資格。有分太廟齋郎和郊社齋郎,前者身分較高,對於出身的要求也比較高。
比較有趣的是,在武則天當政的時候,除了齋郎外,還有齋娘。
午夜三更上弦月
宿衛的話,如果是高官、皇親之子,可以入三衛(親衛、勳衛、翊衛),透過這個系統獲得官職。不過,之後府兵沒落,皇城十六衛變成閒職,導致願意走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少。
而如果你不僅是高官、皇親之子,同時你又長得一表人才,還會點武功,恭喜你,有資格成為千牛備身(或備身左右,或太子千牛),這個是皇帝的貼身侍衛,而且起點相當高,因為是正六品的官。同時這個官好像有要求應徵者必須是11到14歲(印象中)。
午夜三更上弦月
舉仕的第四種方法:軍功
這比較是我沒有研究的部分,但可以確定的是,軍功出身的官員無法擔任清要官。
除此之外技藝專業人才出身的官員,也通常無法擔任清要官。
午夜三更上弦月
什麼是清要官?這得從魏晉南北朝說起,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他們將某些職務內容重要、與皇帝切身相關的官稱為清官,而工作內容繁重、與冗雜庶務相關的,則稱為濁官。唐朝受這影響,官也有清濁之分。
而清官包括所以三品以上,以及四到八品的某些特定職官。而清官為什麼特別重要是,如果不是清官出身,那你就不可以進內閣(沒錯又是鄙視鏈)。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從八品的左右拾遺、從七品的左右補缺,明明官位很低,卻常常不是初授之官(又稱釋褐官)的原因。可以視為,如果你當了清官,就相當取得可能入閣的第一張門票。
也因為清官必授予科舉出身,而科舉出身中又以進士為美,所以除了明經、進士兩科外的舉仕者,有時會被通稱為雜色。
午夜三更上弦月
至於哪些官是清官呢?可以見舊唐書卷四十二職官一,他有很清楚的條列屬於清官資格的京官。
至於地方文官則有刺使、縣令、錄事參軍等,被認為是清官
午夜三更上弦月
此外還有,由於從八品的左右拾遺通常不是釋褐官,所以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九品的校書郎、正字、縣尉是準清官。通常被封了的這種官的,更有可能進入清官的行列。
PS其中,以校書郎和正字尤為典型,所以如果釋褐官為這兩項,文人通常都很開心。
午夜三更上弦月
不過唐朝人任官要有兩道考驗,考過科舉只是第一,吏部銓選作為複試感覺根本大boss。
通常及第的進士會守選三年,然後參加吏部冬集,然後才會正式進入銓選程序,有幸者釋褐、當官。
釋褐:指脫下老百姓的服裝(白色麻衣),穿上官服。
午夜三更上弦月
在守選的三年期間,他們將被稱為前進士,而前進士此時有幾種事情可以做:
1.準備制科,透過雙專業資格加速就業
2.入幕府,除了不會有沒薪水的空白期,如果老闆夠carry,還能帶飛你
3.回老家,安心讀書,充實自己
4.找高官推薦你
午夜三更上弦月
第一種人的代表就是白居易。第三種是常態。
而第二種和第四種可以看看韓愈。
午夜三更上弦月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通過銓選,所以他三次銓選失敗之後,曾找宰相推薦他,無果,反而還落得功利躁進的名聲(因為其他人都回家充實自己、安安靜靜的),所以他後來去了地方幕府任官,後來才在老闆的推薦下,成功當官。
午夜三更上弦月
更正一下錯誤:
後來發現國學子弟的畢業考是取得鄉貢資格(可以報考省試的資格),而不是及第。不過國學子弟好像去考科舉還是會被放水(
ps唐朝原本是沒有殿試的,但武則天想要考校學子才略,所以才有了殿試(也可以理解啦,因為世族都不支持她的話,拉攏寒門進士的話更適合)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