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春🦕專業學姐控🌈

🚬🍺生日常
https://images.plurk.com/6UH9Th849MwfIxpqmLRRGL.png
掰噗~
真假!? (p-woot)
蛋糕獸之森
蛋糕獸們辦了一場生日派對, 巫術蛋糕獸和 迷你蛋糕獸一起做了一個好大好大的三層櫻桃蛋糕,結果 褲子蛋糕獸不小心跌倒打翻了蛋糕,現在你們都滿身蛋糕。你吃了一口奶油,其實還蠻好吃的, 巧克力餅蛋糕獸不小心吹破數字氣球了, 長蛋糕獸送了蛋糕造型珠寶
亂春🦕專業學姐控🌈
meta全滅不然想放在上面取暖的
亂春🦕專業學姐控🌈
好需要研究生問題意識互助會
≋半熟蛋成年人≋黎真
幹好懂,但我的狀況是在兼課學校我很難教學生從「觀察」進展到「分析」和「提問」,好像「提問」是與生俱來的技能一樣,到底要怎麼教……
亂春🦕專業學姐控🌈
ㄞ而且其實我真的比我想像的還不喜歡讀書欸⋯⋯ 我只喜歡在台下聽課 吸收新知 但除了經驗分享之外完全不知道怎麼產出。大學的時候可以靠以上的來源唬爛出有模有樣的報告,但研究所已經不能這樣含混 我都碩二下了怎麼還停在一個好大學生(但不足以具備碩士能力)的階段。
亂春🦕專業學姐控🌈
≋半熟蛋成年人≋黎真 : 你的教育方法好細緻⋯!我沒修過教程,只能回想從小到大被教的經驗,沒有特別區分出「觀察」、「分析」、「提問」的層次(也可能是概念在教學裡融入得自然而然,在十二年國教體制裡ㄉ我不會注意到)
≋半熟蛋成年人≋黎真
wivisone9985: 我覺得教育現場常見的方式是不同層級的提問:
1.你看到了什麼?(顏色、形狀、人、建築……)
2.這些東西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3.為什麼這些東西存在?它的目的是什麼?

我最困擾的是學生在2.只會回答「我覺得很好」,但我追問「為什麼你覺得很好?」他就答不上來了,或者有些人直接說「沒感覺」,根本進行不下去
3.比較像是示範如何提問,但理想狀況是學生在進行1.的觀察時就能自動連結到3.
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3.(畢竟上網找資料很方便),但即便回答再多的3.,他們也無法自己提出3.的問題(無限循環)
亂春🦕專業學姐控🌈
這堂課老師一直提醒我們不能用自身的經驗直接套進文本裡,看到文本也要去了解這學問發展的背景脈絡,不能照文本的字面一知半解,而實際操作好難⋯⋯我們會不由自主想拿理論和自身經驗產生連結。且在當代還繼續討論OO主義,就是因為OO主義在今天還有「某些用處使大家繼續討論它」、或是學者有「使用OO來做OO」的企圖,括弧起來的部分有機會發展出問題意識。 但再回到上面老師的忠告,我目前技藝無法達成他的期望啊啊啊啊啊。
文學碩士的訓練過程就是腦內各種邏輯互毆吧
亂春🦕專業學姐控🌈
≋半熟蛋成年人≋黎真 : 嗚謝謝你的分享,好像可以理解了><
3的情況根本是幼幼版ㄉ我⋯⋯只是查的資料改成前行研究而已,只會覆述前人的話

我以為2會更好回答,畢竟是在描述個人的感受,或許學生對自我的覺察能力還不足?還沒辦法精準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提問就跟游泳一樣是嬰兒會的技能,沒有受到鼓勵,就會少用然後廢掉🥹小時候我可以提超多和宇宙起源有關ㄉ問題、再用想像力去大膽假設,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思考模式好珍貴。現在思考模式僵化、而且怕回答太多問題受到矚目之類的,即使上研究所,還是很多人枯坐著等某個人出來講話而不是發表自己的意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