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lmrec
回台灣看了很多電影很開心。
JAN/ FEB
Afire , The French Dispatch , Past Live , Island in Between , Poor Things , Last Night In Soho , Written On The Wind , 恐懼吞噬心靈 , Anatomy of a Fall , The Zone of Interest
◐❍◑
心情還是多少受到室友隔空叫囂的影響來寫寫電影心得平靜一下,雖然現在都在letterboxd更新居多了,感覺沒在噗浪碎碎念就少了點初心。
一月在外旅行較多,庸庸碌碌的感覺電影都沒什麼看到心上,很可惜QQ
幸好二月穩定下來後,看什麼都能夠愉快享受。
◐❍◑
野火蔓延時
A ★★★★ review of Afire (2023)
好奇我非喝牛奶說的一部片兩種陳述跑去看,結果意外非常喜歡。佩佐水漾的女人和Transit我印象中都是屬於看了沒什麼感想,甚至有種敘事元素四分五裂的印象,本來Afire就打算直接跳過院線。不過其實我亞美尼亞導演朋友之前推薦我他早期的作品Barbora, Yella等,聽說Afire更偏向佩佐早期的作品精神。看電影還是不算多,偶爾這種已被遺忘的觀影經驗透過他人之後再次得以收束還是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如果是佩佐這樣中生代的當代導演,就算在電影學校也很難遇到「原來你也看過」的朋友。
◐❍◑
只能說野火蔓延時實在是完美陳述我對各種創作者的愛憎....(已經在推特上叫過一回了,總是打擾了很多人orz 開始覺得不好意思)
自己在創作者之間有很矛盾的道德情節,一來我可能受到這人作品吸引,二來因為遇到過蠻不講理的導演,合作關係中我對創作者的光環破裂的同時又不斷想辦法與之共處,到底這些人創作出這些作品,背後是什麼樣的動機與故事,以及個人成就的實踐下是多少幕後工作人員的血淚,一部作品的完成有多少人在幕後彼此碎嘴,知道這些對我來說都很痛苦。
◐❍◑
可能我還是很想回頭再看看第二扇窗,又忘不了河瀨直美又吼又叫的模樣。我也開始覺得才華只是一種虛浮,跟導演討論的過程中,發現「美的標準」之中空洞的核心,只有好看、有水準的作品外表,卻沒有核心的不在少數。實際自己創作之後,發現動機可能是簡單的一念之間,但深入挖掘後跟某些經驗和質疑是密不可分,而能夠將其整合至作品之中,我對導演需要具備的統合能力是很敬佩的,不會因為作品的產出需倚靠各種專業人士就覺得裁決者不重要,合作中每個人都是敏感的創作者,都有微妙的傲氣,知識使人開始評論、評斷、坐上一個有品味的位置,而評論也是鋒利的刀刃,展示自己的創作者是馬戲團釘在木板上旋轉的女郎,兩邊都在命博溝通的可能。一不小心就可能命隕,座位上的觀眾咯咯地笑。
◐❍◑
所以野火裡面超級討人厭的Leon真的完美呈現我最討厭的那些創作者,自卑又看不起他人,自以為是和脆弱的自尊心最後只能用作品自我安慰。即便周圍充滿包容的世界一不小心就失足落入火海,他仍然提筆創作,為自己哀悼。

https://images.plurk.com/1zPP7SY4KKjYy6kLd7mm8c.png via
超愛這段評論,我可能很認同這裡說的那種矛盾。
◐❍◑
我愛電影中充滿Leon自我疏離的遠景視角看著朋友之間的情愛周旋,以及他從不談及那些,覺得事不關己,總是想這「你是不是在看不起我」的自卑情節。電影著分鏡很好看,大夥總是路過Leon,觀眾被限制在有限的視角與空間,當山灰落在小屋,打破了來訪的編輯帶來的緊張,四分五裂的現實只有Leon還活在自己的世界,還超沒用的連車都不敢開,只能跑過大火的山林,和朋友擦身而過。劇情事件的發生因為Leon的疏離視角顯得很幽微,幽微的消逝在火光中,第四號房的腫瘤線讓納迪亞爆發那段也不會因此讓那句「看看你身邊發生了什麼」顯得說教,這安排我太愛。心裡吶喊導演謝謝你罵出來
◐❍◑
這些年不乏批判創作者/知識分子權力的作品,去年的塔爾和今年的About dry grass,但都將觀眾至於一個很不舒服的位置,看主角傷害所有的人,偶爾還有後設的嚴厲批判,被疾風勁草中途進到片場的後設嚇壞),塔爾自我意識良好的在越南續命職涯,都有一種指著觀眾鼻子大罵的苛刻感。Leon沒有被懲罰,他什麼都沒失去,還完成了作品,讓我不禁覺得也許現實中這些人就是幸運的什麼都沒失去,才能夠讓這個創作的世界存續下去,但他們的自我中心讓自己某程度的見證了些事件而保住了性命,複雜的就在於他們傳承了這些「故事」,不路過和不見死不救、這些事可能都不會被人知道。
不乏跟 法蘭西週報 中讚頌記者與雜誌的精神類似,但法蘭西實在太可愛跟野火蔓延時讓人反思的角度差太多。
◐❍◑
法蘭西週報
文字量實在太大我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搖屁股去看捷克字幕,如果可以懂原文中書寫字的艱深應該會讓這部片的趣味更突出。幾年前那時候有聽聞評論不喜歡,覺得空有置中精神沒有核心。我看完倒是覺得裡面的愛乘以無限大,大到宇宙都放不下。光是文字的陳述搭配的場景做出差異,顏色的黑白切換和漫畫呈現避掉審查的暗示,小心機讓人受不了!
◐❍◑
法蘭西整部片都不乏是書寫中的吶喊「他們曾經存在」!這樣的鄉愁在 PastLive 中就讓我非常討厭,就差在法蘭西喜劇的殼,包裝起這份轉數位世代的鄉愁像是一種對時間和變遷和解與擁抱,相對來說Past Live就是移民情節想包裝這份「時間的無奈」的失敗。想了很久自己為什麼不喜歡,只能說移民角色的模板(事業為重)、癡情亞洲男(跨越距離)都彌補不了最後一顆鏡頭女主角相當好的發揮。
◐❍◑
這個禮拜讀 The Melodramatic Field:An Investigation by Christine Gledhill 頭超痛,也隱隱約約開始可以理解「通俗劇表徵當代的價值」和「通俗劇中失敗的濫情」中的差別,Past Live的角色空泛,形式上想表達時間匆匆流逝,劇情反高潮的處理這份鄉愁,這份「錯過」的無奈是移民的無奈,女主角從來沒想過要回韓國並不是不合理,但周圍一定會有其他聲音,這種去脈絡化的標籤法合理角色就很失魅力,利用東方姻緣的概念總結這份鄉愁,一樣也是讓我覺得不是不行但很偷懶又有Orientalisd的嫌疑,這讓我很生氣,氣這些移民在試圖融入西方世界的自我貶低。(另外就是電影鏡頭語言實在太A24的做作)
◐❍◑
同樣是移民視角我也很氣 金門 ,雖然不理性的情緒讓我顯得很愚蠢,但覺得有發聲權、更能讓國際接軌的移民尋根只是為了消費當紅議題讓我對創作者很失望。
A ★½ review of Island in Between (2023)
我平常letterboxd寫評論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這讓我很安心,但負評好像很容易得到讚。
自己當時看完實在太氣的寫了一大堆,還跑去別人評論撒野(天哪我怎麼敢、我到底為什麼這樣) 這個過程梳理了自己的想法,過了一個月再聽到我非在裡面一句「中美關係可以對比台美關係嗎?」真是徹底抒解我的盲點.......其實我總結就是這句話,受不了西方世界簡化台海關係為中美的縮影,忽略其糾纏的歷史。
◐❍◑
更討厭這部片用獵奇的方式汲取關注,卻用「抒情」的藉口在錯誤的地方試圖闡述自己的失根挫折。
LB友說覺得這些人很可憐,去哪都被罵,我自己是外來移民的時候也有類似的失落,但不會因此就將自己錯誤帶入當地的脈絡,不論是對華人社會或是美帝意識,了解脈絡都是第一步,不對症下藥就是會不斷的被罵,這就是移民的課題,留下來的人也有其共業要處理,不要自以爲是的認為只有自己才是時代潮流的受害者。
老實說,作者就是把自己的華人情懷硬是帶入台海............台灣人之中當然也有華人文化,也有對文化認同的困惑,但是作者完全忽略自己當成浮木的大中華意識形態其實是有非常複雜的脈絡,遠水救不了他這個近火,真的是想到就氣。
◐❍◑
回到對知識份子的批判 PoorThing 算是我校那場悲劇的大師講堂後我第一次看龍蝦的作品,雖然那次大師講堂認真讓我更討厭希臘人,但實際上看Poor Things我卻也覺得還行,比真寵還讓我有印象的感覺,雖然要時間過後才知道。
艾瑪史東的表演實在太優秀,近期廣角鏡頭拍攝舞蹈的張力真的很美,前幾天也有用電視看了 LastNightInSOHO 裡頭安雅也有不少獨舞鏡頭,那個肢體力量的放大太美麗。
PoorThings給我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言之有物,劇情推進也很扎實,喜劇效果也很棒,浩克好好笑(對不起真的不知道演員名)馬上就有是否是小說改編的想法,但對於結局我也異常的有很強烈的反感,應該說音樂本身詭異的愉快調性讓我有種「必須要感到滿足」的不適感。
◐❍◑
和Last Night In Soho一樣處理女性復仇的調性,一樣是妓女故事,Soho的俱石欲焚我好像比較喜歡。雖然形式風格來說Edgar Wright在Soho放棄了喜劇意圖但卻使其試圖嚴肅的恐怖顯得有點滑稽這點很可惜,跟前作baby driver比較來是內容的創新嘗試但形式風格的失敗妥協,不過整體來說還是看得很開心,跟Poor Things一樣。
我蠻喜歡Poor Things回到God身邊之後的處理,輕易地進入婚約和謀殺前夫等,但就是結局的復仇讓我覺得很奇怪。這個明顯用奇幻的方式解構父權女權和矛盾的沿用佛洛伊德心理學(又性愛?)的故事看起來娛樂效果頗高,但隱蔽的角落又讓我覺得為什麼又進入這種性的迴圈,麻煩燒毀,謝謝Soho。
◐❍◑
不過對龍蝦導演拒絕分享的態度嚇到後,加上貝拉機車老人的個性,還有明亮很久以前就讓我覺得很討人厭的自傲,就是前半段我對創作者的幻滅,到這裡總感覺自己正在漸漸找到一種平衡點,不清楚我放棄了什麼原則,但還是很喜歡都 撒旦探戈 ....還是很喜歡 不散 ......
被資本主義中產階級滋養出來的美學品味,試圖否認後察覺這樣就像在抹殺自己感性的根源,於是在 Memoria 後背棄阿比又在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sun 重拾,重看 華麗之墓 也再次臣服,覺得自己的理性試圖超越,但感性努力支撐自己不至於崩潰。如今我的課題即是不再神話創作者的詮釋權,試圖理解對方也是破碎的人類試圖找尋出口。
◐❍◑
Christine Gledhill就有提到重新提倡Melodrama的新馬克思主義試圖翻轉資本法西斯創造的中產美學,但同時卻矛盾的沿用十九世紀文學人道寫實主義中提倡的場面調度美學批評好萊塢沿用現實小說的做法,實在有夠矛盾但心裡又很能同理這個矛盾,老天。F人讀學術沒辦法將其作單一個案吸收,總是試圖找到共鳴點好累人。大家都在試圖證明自己的感性沒有錯.......自己內心的波動都有其價值。但去袒露某部分脆弱的自己,明白自己非理性的一面才能透過他人作品得到救贖,一味的朔源責咎反而讓自己太遠離生活,只剩下一條正確的死路,漸漸感受到這個事實,可能因為這樣才喜歡 野火蔓延時。
我可能只能中庸地喜歡與評論自己的所見所聞,相信自己不斷更迭的思考是洪流中奔跑的小分子。
◐❍◑
讀Melodrama的演變頭好痛,生硬的文字和柔美的故事實在連結不上。
連看的 WrittenOnTheWind恐懼吞噬心靈 ,真心臣服一代通俗劇大師們的光影魔法......
你的鼻子怎麼那麼長 (@elisa_0927) on X
你的鼻子怎麼那麼長 (@elisa_0927) on X
讀三十年前電影欣賞FA的通俗劇專題,終於開啟這項我一直逃避的課題(雖然一邊看也一邊擔心這跟我論文的濱口龍介有啥屁關係

WrittenOnTheWind 雖然從微妙浪漫的假日豪門開始,但中途就覺得對於妹妹瑪德蓮的描繪更甚開頭的女主角,直到結束才體會到什麼是「美好結局中對世道的批判」。驚訝瑪德蓮和哥哥兩個豪門角色的悲劇深度,讓結尾的平民真愛顯得像是對豪門的殘酷審判——犧牲與無法離開的罪狀。
◐❍◑
甚愛開頭的剪接選擇。整部片也沒有「空間」給予人過度思索劇情的發展,甚至連劇情的發展都不斷有懸念,實在很好看又很厲害.........明明就是豪門愛情,卻不斷有也許妹妹會誘惑成功和也許兄弟會鬩牆的張力...........雖然慢電影的出現是為了抵抗有效率的敘事模式,但又不禁沈迷這樣步步驚心的電影。我為了證明自己的喜好,而試圖連結通俗劇和慢電影的野心不知道會落在哪個座標,望我未來安好。
◐❍◑
恐懼吞噬心靈 不知為何確有這部片是黑白片的印象,帶著對All that heaven allows的期待重新看,才發現本片的色彩豔麗,比較近代習慣用冷灰色調描寫弱勢人口的公式,不禁覺得光是女主角漂亮的黃色高跟鞋就足以讓法斯賓達從墳墓中起身領取奧斯卡。時常想一些常用的懷舊色調和攝影顯色的演變有關,但每個人的當下必定都是色彩斑斕的........
令我毛骨悚然的是女主角因為再度重回勢力上層而讓其他歐巴桑友人觸摸丈夫的肌肉那裡,其中關於女性自主(年老再婚的堅持)和無法脫離的階層暴力(德國人與移民)種種複雜的原因讓一段真愛故事如此好看......... 真的讓我再次想氣一下PL...
◐❍◑
-
◐❍◑
-
◐❍◑
-
◐❍◑
-
◐❍◑
-
◐❍◑
-
前陣子發現新的podcast裡頭聊蒼鷺與少年加上鬼太郎又再度讓我燃起自己對日本人二戰情節的執著...看完墜惡真相再來說也可以吧
◐❍◑
Anatomy_of_a_Fall
A ★★★★½ review of Anatomy of a Fall (2023)
覺得錄音這行為實在太變態但只要角色是位創作者,他的動機就會複雜很多很多............ 這算是一種創作者給自己的鍍金嗎。
看完這部片我跟我爸說,雖然老師總是說要看爛片學習如何不要犯錯,但我總覺得不是這樣....人要看好片保持一種對夢想的憧憬,而失敗從自己開始看起,而不是去看他人的失敗。
看到好作品總是充滿對自己的希望,有種身為創作者也想要如此的希冀,不過又隨即想起我並不是一位創作者XD 只是偶然經過。
有鑒於我自覺對自殺的情懷可說是氾濫,當結尾收在why的問題時,既痛擊我軟肋又讓我懷疑了起來。
◐❍◑
雖然有一度覺得這樣的文本密度難道需要搬上影像嗎(總是影像創作者過度執著於文學和電影的差異QQ)但從第一幕開始就很在意狗狗視角的氛圍,以及第一顆網球從樓梯墜落的鏡頭實在太美麗(讓我想起別人告訴過我重力小丑的開頭「春從二樓一躍而下」),也許用文字也能表達這樣的隱喻,但用看的就覺得好爽,只有這種極不負責任的想法,覺得文字有種幽幽的轉述,總是有些微事不關己的距離,但確實影音減少了那份距離感....也許。
◐❍◑
這部文本扎實的不像話的電影,有創作者之間瓢竊和虛實、詮釋的問題,法庭上刻板法條和人生而為人的矛盾,而確實在法庭戲中,我體驗到那種緩慢扒開『真相』的痛楚,真的很不可思議,劇中每一個霸凌的可能、權力的不平衡都有自己那麼的一個道理,也許這兩三年自己對於溝通人際關係有不少改變,覺得自己不再那麼烏托邦的覺得凡事只要說出來就沒問題,而對於劇中一點一滴的衝突累積心有戚戚焉。
還有那種雖然吵到言語中已經恨對方八百年,但仍然保有期望和後悔的心情也是我覺得最好的地方。在法庭中不斷重申自己的愛的妻子,不斷告訴兒子家庭的愛的媽媽,因為法庭這個場域彷彿讓這份愛顯得不純,可是純淨的愛是不可能的.....實在很感嘆大家都在泥沼中很卑微的乞求一份平和的關愛,而號稱是正義的法庭盡忠職守,但卻冷血無情。
◐❍◑
也許對錯或事實都不重要,而是我們怎麼選擇什麼在餘下的時間去相信。
可能無常本身都是無解的,解析已不在場的一場墜落都已經失去個體性了。
@ujisnotfind - 中文片名《墜惡真相》取「罪惡」諧音,因應票房考量有取巧意味,雖不欣賞卻也點...
別人寫的評論好讚喔
◐❍◑
-
第一次發現懸疑本身具有檢視角色的功能,正覺得有些驚喜。
野火和墜惡都有這樣的特質,距離讓角色的行為蒙上神秘色彩,而懷疑讓角色的行為都有利害意圖,空出一大塊空間給人檢驗和解讀人性的空間.....
@yogurtnan - [電影/墜惡真相]
◐❍◑
解開懸疑的時候多半有一種滿足感......🤔
◐❍◑
TheZoneOfInterest
Director Jonathan Glazer and the Sound of The Zone o...
真的是用近乎監視器的角度拍攝的......我在看的時候,尤其前半小時,很多地方剪接我都覺得:好像是CCTV畫面一樣。後來剪接就非常流暢,房裡的鏡頭都給我一種Jeanne Dielman的既視感、還有一點台灣新電影描寫戒嚴時期的感覺,比如說童年往事裡軍人騎馬呼蕭而過追捕逃兵(我記得...) ,和牯嶺街中放學路上遇到坦克車,這種看得見又看不見的間接處理。
本來看到一些不是很贊同這個完全間接的手法有點消氣,不是很想看,但發現其實沒我想像中的誇張,相反的....我倒覺得不該認為聲音的處理沒有呈現出集中營的殘酷....聲音帶來的想像很巨大,我喜歡這個選擇處理。
◐❍◑
特別喜灣床邊故事和負面處理波蘭當地居民的夜晚,偷偷塞蘋果在工地。中段媽媽受不了焚化爐的燃燒和弟弟偷偷看向窗外的園丁埋起骨灰等,我既喜歡這樣銘記那個年代的方式,又覺得有些死板?也許是因為題材本身於我來說已經過期了。
但負片質感真的很讚。今天還看到沙丘用紅外線攝影,好棒。
很不喜歡結尾看向未來的方式......明明應該是我非常喜歡的「望向未來」,但可能那個未來並沒有給予觀眾反身性——若是反身性、應該更偏向POV的角度而不是同樣平視官長的角度。
但是走下樓梯,走入黑暗,我超愛...還有他感覺得了什麼絕症一直在乾嘔,靈魂的重量呼之欲出,呼之欲出。
◐❍◑
漢娜.鄂蘭的「平庸的邪惡」真正意味著什麼|cacao 可口雜誌
從來沒有認真讀過鄂蘭討論的平庸之惡,又會讓我想起為愛朗讀。原來曾經被人批評過。這種平庸與惡的討碖似乎一直延續到現在,到....艾連葉卡?還沒讀過太多,自己的思考也一直在「明明知道殺人不對還是選擇去殺」、「如果不殺就是自己死」的輪迴中。

(覺得巨人已經被討論到爛了,該說這就是一種世代的標竿嗎?反過來說,以前覺得鋼鍊結局很神,現在還是覺得很神是為什麼,可能當時真的沒想過可以放棄煉金術的能力,現在還是覺得...一部奇幻能在最後將幻想留在門的另一邊,實在很美麗。但不能接受福音的回歸社畜啊,太粗暴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