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3:52 PM
Sat, Feb 17, 2024 6:45 PM
2
[27] 透過思考,我們被引領超越了自身的個人生命;我們獲得某個擴展超越我們自己心魂的東西。當然我們將思考法則視為和宇宙秩序有著對應。由於這個對應性存在,我們感覺自己安住在宇宙這個家,而這也是學習去辨識自己本質天性的一項重大因素。我們在心魂裡尋求真實 (truth);透過這個真實,不僅是心魂,連同全世界的事物也在表達著自己。透過思考所認識的真實,有著獨立的重要性,它指涉的不僅是對我們自己的心魂,也與全世界的事物有關。當我沉醉欣喜於穹蒼星空之際,我活在自己之內,我所形成對天體運行軌道的思想,對我產生的意義與其他人的思想對其產生的意義,是相同的。若我不在場卻提到「我的」喜悅和愉快,是沒有意義的;但若提到我的想法,即使我這個人不在場,卻一點也不會顯得無意義。
_GA_09
=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4:41 PM
Sat, Feb 17, 2024 4:48 PM
我今日所想的真實,在昨日是真的,到明日也會是真的,就算它只在今天佔據我的腦海。當理解了某件事帶給我喜悅,這份喜悅活躍在我心中有多長,它的意義就有多久;但我所了解的真相,其重要性卻是全然不依賴於這份喜悅。一旦領略真相,心魂就和某個擁有純正價值之物連結,其價值並不會因為心魂有否感知到它出現或是消失;它的重要性不被毀滅。
=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4:55 PM
Sat, Feb 17, 2024 5:00 PM
這並不和某些人類的「真相」—— 只具有暫時性的價值因為在一段時間之後它們被認出有部分抑或全然地錯誤—— 這樣的事實有所牴觸。我們必須明瞭真相本身永遠存在,雖然我們的思想僅僅只是那永恆真相各種轉瞬易逝之顯化。儘管我們說,像是萊辛 (Lessing)之輩,我們滿足於一種無止盡追求真理的努力,因為純粹完美的真理只屬於神;這並沒有否認真理的永恆價值,反倒更證明了它的存在。唯有那具足永恆及本質的重要性之物,才能喚起永恆的努力,也才能夠成為一種永恆追尋的目標。若真理本身不是全然獨立的,如果其價值與重要性是來自人類心魂的感覺,那麼它不會是所有人類認同的目標。當人們全部都追尋著它,這樣的事實證確立了它獨立的本質。
=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5:06 PM
Wed, May 15, 2024 12:02 PM
[28] 真正的善(truly good)也是如此。道德上的正確乃獨立於我們的傾向與熱情之外,它沒有屈從於這些傾向與熱情,反倒是讓這些臣服於善。欲望與排拒、喜歡和不喜歡,都是每個人類心魂的擁有物,但責任本份 (duty)的高度是超越這些喜好厭惡,有時候它在人們衡量裡是如此崇高,甚或會為它犧牲生命。我們越是能尊貴化自己的傾向與好惡,於是它們沒有在迫使或強力的壓制下就能順服我們自己所認同的本份,我們身而為人就站在越高之處。什麼是道德的善,就像什麼是真,有著本質上永恆的價值,這並非來自於感覺心。
=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5:16 PM
Sat, Feb 17, 2024 5:25 PM
[29] 當人讓純粹的真與善之物活在自己的內在,我們就高升到不僅只感覺心之上了。永恆的靈閃耀進入感覺心,在其內點燃一道永不熄滅的光。在某個程度上,我們的心魂活在這道光裡,它參與了永恆,和自身的存在連結起來。心魂承載於內在的真與善之物是不朽的。我們將這個在心魂之內閃耀的永恆部分,稱為意識心(the conciousness soul)。
談到意識,心魂內較低層次的騷動也與之有著連結;甚或說,最平庸的感官覺受已經是意識的物件,以這樣的情況說來,動物也擁有意識。但人類意識的非常核心,那心魂中的心魂(soul within the soul),才是此處所指的「意識心」。
=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5:26 PM
Sat, Feb 17, 2024 5:27 PM
意識心和理知心不同,後者仍然與感受、衝動、情緒等等纏繞牽連。我們都知道,一開始我們都是如何以自己個人偏愛的為真。旦是真理只有從此類融合感與離斥感的羈絆釋放後,才能永久留存。真理就是真理,即使我們所有的個人感覺都在反對它。我們使用「意識心」這個詞,來表示我們心魂裡住著真理的那個部分。
=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5:31 PM
Sat, Feb 17, 2024 5:40 PM
於是心魂就像身體一樣,包含著三個個別的組成部分—— 感覺心、理知心和意識心。我們身體的本質由下往上運作,要來開展心魂。我們的心魂越是被真與善所豐盈,它的永恆面向就會越開闊、越廣泛。
對於能「看見」心魂的人,看見一個永恆面向在擴展中的人身上所放射出的光輝,就和一般肉眼看見火焰發散的亮光一樣真實。在靈視者看來,可見的物質身體只是那個粗糙的結構,是完整的人的一部分,位於相互貫穿的其他組成體的最中央。乙太身這一個生命形式盈滿物質身,在乙太身之外我們可以分辨出心魂身或說星辰形態從所有方向往外發射。延展超越它的是感覺心,然後就是理知心,當它納入更多的真與善時就會更為擴大。如果人們全然依著自己的傾向、好惡在過日子,他們理知心的邊界會與他們的感覺心重疊一致。
=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5:43 PM
這樣的一個結構,在中央的物質身看起來就像是在一團雲霧裡,可被稱為是人的氣場(aura)。當此文所力圖描述的人的本質得以被看見,氣場的大小即可作為其補充與增益之物。
=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5:43 PM
Sat, Feb 17, 2024 7:15 PM
—— Rudolf Steiner《神智學 人類生命暨宇宙中靈性歷程之介紹》(Theosophy),第一章 人類的基本本質,李靜宜 譯
IV. 身、心與靈 P. 58 - 61
= . =
@hibariv
Sat, Feb 17, 2024 6:03 PM
-
載入新的回覆
_GA_09
談到意識,心魂內較低層次的騷動也與之有著連結;甚或說,最平庸的感官覺受已經是意識的物件,以這樣的情況說來,動物也擁有意識。但人類意識的非常核心,那心魂中的心魂(soul within the soul),才是此處所指的「意識心」。
對於能「看見」心魂的人,看見一個永恆面向在擴展中的人身上所放射出的光輝,就和一般肉眼看見火焰發散的亮光一樣真實。在靈視者看來,可見的物質身體只是那個粗糙的結構,是完整的人的一部分,位於相互貫穿的其他組成體的最中央。乙太身這一個生命形式盈滿物質身,在乙太身之外我們可以分辨出心魂身或說星辰形態從所有方向往外發射。延展超越它的是感覺心,然後就是理知心,當它納入更多的真與善時就會更為擴大。如果人們全然依著自己的傾向、好惡在過日子,他們理知心的邊界會與他們的感覺心重疊一致。
IV. 身、心與靈 P. 58 -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