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vo☘️

死亡專門戶
https://images.plurk.com/1X6NxSizLP0PWG96S0CVKY.jpg
du∆vo☘️
去年看的
當下沒有寫記錄真的會忘很快(金魚腦
du∆vo☘️
章節
1. 有限生命的邊緣:禮儀師
2. 贈禮:大體老師服務總監
3. 點石成金:死亡面具雕塑師
4. 浮游彼岸:災難遇害者辨認工作
5. 慘狀:犯罪現場清潔工
6. 與劊子手共進晚餐:處刑人
du∆vo☘️
7. 世上不存在永恆:遺體防腐師
8. 愛與恐懼:解剖病理學技術員
9. 嚴母:喪慟穩婆
10. 土歸土:掘墓人
11. 魔鬼的車夫:火葬場操作員
12. 滿懷希望的死者:人體冷凍機構
du∆vo☘️
〈1. 有限生命的邊緣:禮儀師〉

你看到的第一具屍體,不該是你深愛的人。

講得很有道理但太不實際了(
難道為了你的心理準備,就要讓某個陌生人的屍體莫名其妙被陌生人看嗎

這篇提到邊沁的頭,真的是很無用的知識(但很好笑)
du∆vo☘️
〈2. 贈禮:大體老師服務總監〉

你想想看,有比完整的自己更珍貴的贈禮嗎?

把自己的身體送給別人,這可是一份非常、非常私密的贈禮。還有比這更私密、更貼近個人的禮物嗎?其中一些是八九十歲的老人家,他們那一代非常保守,連迷你裙都不怎麼敢穿,卻還是自願讓人解剖並仔細觀察他們身體的每一部分。他們保守地守護了一輩子的東西,最後送給了我們,這絕對是最大最大的犧牲奉獻。
du∆vo☘️
妙佑醫療國際
Top-ranked Hospital in the Nation

一些無用的知識:
水葬法是鹼性水解
一百歲的大體比年輕的大體更健康
大體解剖的歷史是從盜屍開始的,因為絞刑屍體供不應求所以需要盜屍,後來准許取用監獄、收容所、救濟院等無人認領的屍體,卻造成「窮人」=「罪犯」的偏見,而邊沁開創自願捐贈遺體先例,大力提倡捐贈大體

然後「互動式解剖桌」真的有很嚴重的隱私權和道德問題ㄟ,但這題無解

妙佑會把「用畢」的大體部位完整歸還家屬
「這是我們對捐贈者家屬的承諾,我們非常、非常重視這份承諾,從不把任何東西弄丟。」
du∆vo☘️
〈3. 點石成金:死亡面具雕塑師〉

尼克告訴我,人在死後會變得非常好看。在死時,你的臉會全然放鬆,所有緊繃感、皺紋與積累多年的擔憂及痛楚,都會瞬間消失。你會變得寧靜而安詳,整張臉的顏色也會十分均勻。

無用的小知識:
1800年代早期有人為一名溺斃於塞納河的女性製作死亡面具,就是後來的「安妮」

阿瑪多那段整個就是悲劇中的喜劇
為了替冤獄死刑犯製作死亡面具,尼克跟阿瑪多的家屬還從監獄太平間偷遺體
du∆vo☘️
〈4. 浮游彼岸:災難遇害者辨認工作〉

肯揚企業 Kenyon
看這章真的獲得非常多無用的知識
原來大型企業或機關早就為災難預先做準備了
(包括航空公司、地方政府、服務業、鐵路公司、客運公司、消防服務機構、貨運公司、石油與天然氣公司等,各種可能發生大規模死亡事件的組織)

所有你能想到或想不到的事,肯揚都考慮到了
例如火災後續處理避免提供烤肉給家屬
du∆vo☘️
文中提到的格蘭菲塔事件
建材易燃、人員指示疏漏?倫敦格蘭菲塔大火兩年後,第一階段調查出爐 | DQ 地球圖輯隊
我的囚租人生:倫敦公宅大火,燒出國家無視弱勢族群的殘酷真相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家屬不要的遺物,肯揚會消去原主痕跡才丟棄

麥奥帶我走到倉庫靠後面的區域,這是另一個部門,只見六個穿著白色工作衣、戴著護目鏡的人用鎚子將一九九〇年代的錄影帶敲碎。我看見一個人戴手套拿著一捲錄影帶,看見錄影帶貼紙上用油性筆寫下的整齊字跡,然後它就在我眼前被摧毀了。

工作人員聯絡了原本住那間公寓的家庭,但那家人的新居所無法養魚,於是在他們的同意下,一名肯揚工作人員領養了那七隻魚。這些領養的魚甚至還繁殖了,小魚彷彿在公寓大火中浴火重生,牠被取名為「鳳凰」。
du∆vo☘️
遺體辨識工作的部分:
大多是透過胎記、疤痕、骨釘、人工膝蓋、牙齒等部分辨認身份

在這裡回答種種有助於辨識我遺體的問題時,我才發現自己對家人說得很少,他們不知道我的家醫、牙醫是誰,不知我是否抽過血、何時抽過血,不知道我是否接受過各種治療,不知道我是否將DNA送至基因技術公司做過檢驗,也不知道我進出工作地點是否需要按指紋。

是否辨識遺體,和災難遇害者的財力有關
有些官方會拒絕家屬瞻仰遺容,因為遇害者經常變得面目全非,但有些時候「沒」看見遺體反而使人更難受
du∆vo☘️
〈5. 慘狀:犯罪現場清潔工〉

The Vulture and the Little Girl - Wikipedia
贏得普立茲獎三個月後,攝影師卡特自殺了
du∆vo☘️
〈6. 與劊子手共進晚餐:處刑人〉

雖然我廢死派
但這章我覺得作者對傑瑞太苛刻了...
du∆vo☘️
〈7. 世上不存在永恆:遺體防腐師〉

這章看得很不爽
作者的個人主張有夠強烈
可以理解作者認為人應該要直視、面對死亡,不應該對死亡的真相(畫面)有所掩飾,但我完全看不到作者對需要防腐的家屬有所同理,整章充滿質疑的語氣

人往往不願去想最後那場車禍、自殺或癌症,只想想到那之前的生活——足球賽與下午茶。凱文說他的任務是勾起這些生活回憶,讓家屬聚焦於失去親人的哀傷,而不是執著於死法。

「他太太對我說:『你能幫幫他嗎?』我跟她說我會盡量。」

後來,他收到了一封信:

「謝謝你。雖然不完美,但你還是把他還給了我。」
du∆vo☘️
〈8. 愛與恐懼:解剖病理學技術員〉

「死人是冷的,活人是熱的。」
du∆vo☘️
〈9. 嚴母:喪慟穩婆〉

這裡的嬰兒誕生時,周遭只會瀰漫震耳欲聾的死寂。

喪慟病房真的是一般人完全不會想到的領域

破壞掉回憶盒的丈夫很糟糕,為了不刺激妻子而擅自決定迅速火葬掉遺體也很糟糕

但作者似乎已經下了定論,認為其他所有別過頭去的人都做了錯誤的選擇,未來一定會後悔,語氣比起無法同理,更像是在責備那些素未謀面的人

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非得要看見所謂的真相(遺體)才能move on,語氣質疑到讓人很不爽...
du∆vo☘️
〈10. 土歸土:掘墓人〉

我百分之百不相信世界上有鬼這種東西,可是在這裡你天天都會見鬼,就是每天都來的這些人。他們都還活跳跳的,可是哀傷到什麼都不剩了,只能每天每天回來,每天站在墓碑前。
du∆vo☘️
〈11. 魔鬼的車夫:火葬場操作員〉

輕鬆一點要看《一級火葬士的工作日常》XD

最後被燒盡的往往是癌腫瘤。...這時東尼便會開啟瓦斯噴嘴,直接對它噴火,腫瘤表面會在那一瞬間閃過金色火焰。「看起來簡直像黑色的珊瑚。」他說道。
du∆vo☘️
〈12. 滿懷希望的死者:人體冷凍機構〉

最後來一章比較溫馨的,讓結尾帶有希望?
確實蠻意外人體冷凍機構的人是理性的,並不如外界想像那樣只是一群否定現實的人,他們深知失敗的可能性,但仍抱持一線希望,家屬也能用希望取代絕望
du∆vo☘️
du∆vo☘️
印象最深刻的是妙佑和肯揚
總體來說這本非常好看
真的獲得非常多無用的知識和非常多張前往地獄的車票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