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是一個死得很冤枉的山難故事〉

Facebook


整篇文章非常值得一讀。
不止是 山域管理 ,其實生在這個國家、還在乎自己和親友小命的人都可以關注一下, 吹哨者 不會每天有空發聲, 制度問題 與文化弊病卻是由來久矣。

納稅錢無論多少,一旦花用出去,宇宙法則沒有在管 ‘ 誰其實並不贊同如此施為 ’ 的推卸之詞,也才有 ‘ 國運 ’ 之説。
“ 業力,即積習。 ”



// 協作供餐產業是什麼原住民事務,這根本就是誤導社會大眾的鬼扯。

(中略)南湖圈谷協作供餐公司搭帳棚不拆,整個佔山為王,這多少山友看在眼裡,敢怒不敢言,我不相信你主管單位太魯閣國家公園完全不知情。 //


中央尖山_山難  成本外部化
= . =
〈山域管制〉相關

Facebook
= . =
〈國家公園協作不能説的秘密〉

Facebook
= . =
〈名目的變更都是因為錢〉

Facebook
= . =
〈直昇機和協作的誘惑〉

Facebook



// 自組沒有錯,獨攀也可以,但前提是,登山安全的觀念要有,不能滿腦子都是直升機和協作。

我認為登山教育應該要放在比商業登山更高的優先位置。商業登山是可以讓你輕鬆,但安全觀念也容易因此崩壞,他就是希望你崩壞,依賴他,不是嗎。

但登山教育就是這樣,我像個傻子把石頭往山上推,人死的少了,就忘記,石頭又滾回山腳下了,大家又說應該要把它推上去。

周而復始,就這麼一件蠢事。

你要說這個活潑開朗的年輕人,就這麼被凍死,是倒楣,好像也沒錯。

但這是整個社會文化所造成的,因為直升機和協作的誘惑,前兩層安全網就是破的,我們怎麼繼續獵巫,也不過是一場遊戲。 //
= . =
〈山域救助改革倡議〉

Facebook



// 這個暗盤,在某個角度來看,其實是政府在吃協作的豆腐,就像那些參加「分母團」的人,卻吃豆腐要求別人幫他背,幫他帶路,討免費的服務。靠北那邊三不五時出現這種事。

政府透過這個暗盤,官員自己就不用派人去山上,但政府卻也沒有付錢給協作啊!政府其實沒有多高尚啦,差不多也是「分母團」裡面耍賤的那種行為。

志願役甘願,而義務役就是不願意。所以就一堆理由不去支援。

那簡單嘛,就收錢啊!

登山的人發現找協作幫忙是要錢的,那你是不是覺得找隊友工具人比較好,隊友工具人也希望你有回報,這就回到第二層,就要互助了啊!

沒有隊友工具人,只有第一層防護,那就自己要做好登山安全準備啊。獨攀沒有錯,只要你準備夠。 //
= . =
〈山難搜救裡面「行動請求人」的概念〉

Facebook
= . =
〈制度文化與人性的糾纏〉

Facebook



// 我一開頭就講了,誰在封口,那這很明顯,敢講的就是最問心無愧的。

因此,這些描述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就是問心無愧的人他們的觀點。可能會有傳錯,聽錯,理解錯,改口等等問題,但是,在某個傳述的當下,他就是那樣,那不是我編出來的。

我確實在書寫的時候會有我主觀的價值判斷,對,我認為這裡面沒有壞人,但是有三個英雄。 //
= . =
-
= . =
個人想法是希望臺灣可以逐漸擺脫但凡意見不合便要相互比拚「搶先站上道德制高點」、「沒看到全部證據憑什麼 出來瞎説」「細節有誤就該打臉」的資格論。

英系推理小說中,紳士涵養很重要的特質恰是讓各階層人士都能感受到 自己有權利表示意見,每逢事態膠著之際,關鍵線索不時來自刻板印象裡身份普通卻有良知 的陌生人,可是身在儒斯林華華的道德窪地,吹哨者這點「看不下去」卻往往遭到譏諷—— 自以為是、不會看臉色、愛出風頭、破壞和諧——,而我認為願意發聲 打破「私底下説」這種風氣的個人選擇,確實難能可貴。
= . =
沒有人能做得到全知全能視角,但這並不代表秉持主觀設法追尋事件實相的任何努力只會白費,願意聆聽、持續思考、做出修正已是相當不易的事。

希望大家能更珍惜肯為他者發聲的人,適時留言打氣、予以鼓勵,讓他知道並不孤單,‘ 氣焰 ’ 囂張者其實最會看風向當縮頭烏龜。

即使無法實質支持,一起創造氣氛和好的輿論環境也有助整體社會—— 或許除了那些自外於人類、只在乎自身利益的傢伙。
= . =
// 後記:

關於阿凱老闆放話要告,我實在不知道各位看完這整篇,哪裡會覺得妨礙了他的名譽,這就很正常的事情啊,社會上拿錢做事才是常態嘛。我今天在評論一個公共政策和社會文化的問題,我想,協作也不喜歡山友把搜救成本外部化到他們頭上吧。請大家就事論事,比方說協作是否改成一定隨隊伍一起活動,也必須跟隊伍一起申請,就讓協作真正成為隊伍的一員,他照顧你,你也照顧他,這才是真正安全又符合公平性,也沒有成本外部化問題的方向,對吧。 //
= . =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