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花 )定錨令人意外的,承太郎的情感之路並不太順。埃及回來後,和其他人的曖昧關係從沒斷過,但總是以無疾而終作為收場。至於理由,有的說個性不合、難攀高枝,最多的指「空條承太郎要求太多、標準太高」。他思忖著,他幾乎沒任何要求,一切順其自然,相處起來舒適即可。可幾番下來,卻遇不上那麼一個人,溫文儒雅、理智冷靜,如此曖曖內含光。直到某年他終於願意踏入花京院的長眠地,刻著名字的墓碑筆直地佇立在園區一隅,如同本人一樣的安靜、挺立地清高自守,可是卻也沒那麼得不染塵埃。他更像是含苞待放的牡丹,高雅地靜靜蓄勢,綻放時震撼奪目。承太郎才察覺,或許自打從花京院走後,他沒有遇到一個再讓他動心的人。花京院典明這個人、他的個性、他的一舉一動,早就一筆一勾地銘刻於心。在承太郎的心裡埋下了一個錨點,難以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