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5789
隨著金融業大舉投入資金給AI產業,大家的退休金、存款、保單,都已經被迫捲入AI行情。AI 的擴張越快,金融槓桿就越深,未來三年, 全球資料中心有2.9 兆美元的資金需求,科技公司自己只能負擔約 1.4 兆,剩下 1.5 兆美元 全部靠金融借貸,其中最大來源是私募信貸(8000 億),其次是 私募股權與其他結構(3500 億),再來才是公司債(2000 億)與資產證券化(1500 億)。換句話說,AI 基建的主引擎不是科技巨頭本身,而是華爾街的借貸機器,這意味著,一旦需求不如預期,承受衝擊的將不只是科技股,而是整個私募信貸市場、壽險資金、ETF、退休基金與中間被切割成各種層級的債權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