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6歲少女長期吸電子煙,因持續發燒、咳嗽不止,最終在急診被診斷出「大白肺」。醫師指出,這與吸電子煙可能存在關聯。然而,電子煙推廣人士卻反駁,稱電子煙中的丙二醇、丁二酮、甘油與香精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哪有這麼可怕?」但醫學專家提醒:「食品級」不等於「吸入安全」,電子煙霧化後的有害物質可能引發嚴重健康風險。根據全球首份電子煙長期影響研究顯示,長期使用電子煙可能增加心臟病、中風、失智和細胞損傷的風險;研究指出,電子煙中的丙二醇、植物甘油與碳基化合物可能引發發炎反應與細胞損傷。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強調,台灣全面禁止電子煙即將屆滿2年,但網路廣告與販賣行為仍然猖獗,不少年輕人誤信「電子煙吸的是維他命、果汁、糖漿」,導致年輕人輕易使用,甚至淪為吸食毒品的載具,讓年輕世代面臨更嚴重的成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