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moo讀墨電子書
二十一世紀,我們需要「異教」作為生活框架,不管是好的是壞的,任何人都能加入異教?人類對連結的這種基本渴望很動人,但若方向錯誤,一個明智的人也可能做出完全不合理性的事。對歸屬感與目的感的渴望是人們行為的動力,我們天生就是「異教式的」(cultish)物種。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時,異教式團體就一定會如雨後春筍般跟著出現。不一樣的是,在這個由網際網路主導的時代,團體的大師可以是無神論者,進入團體的門檻也低到只要滑鼠點擊兩次,抱持另類信念的人比過去更容易找到彼此。二十一世紀,我們需要「異教」作為生活框架?異教語言學:語言如何讓人產生狂熱? - 亞曼達.蒙泰爾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