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Norton《儀式效應:超越原子習慣的日常儀式,讓你的關係、人生與事業脫胎換骨!》;游卉庭|商周:2024。#習慣心理學看《儀式效應》只是想知道,當我們談論儀式感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想知道,用儀式談習慣心理學時在談什麼與如何談。整體而言,對我來說還是了無新意的書。作者提及,習慣與儀式的差別在於,習慣是「做什麼」,儀式是「如何做」,如何在特定時間、以特定方式或按特定順序完成古怪與隨機的「習慣動作」比自動自發地完成它重要。習慣是基本原色,儀式是讓其有全光譜的顏色;前者是在做什麼,後者是認為自己在做什麼──「任何動作都能從其無意識的部分、字面的動作,或者背後支配它的更高層次的渴望或身分認同來辨識。」例如,你會說你在畫十字符號,而非敲四個點。#讀嘛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