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8:28 AM
Tue, Jan 2, 2024 8:30 AM
4
[NOTE/心靈復健]
《還有比這個更大的成就嗎》 任明信
「人生中的遭遇是像路上的坑洞,有些必須跌一跤才能學習走過;有些則是深淵,造成的傷痕也許一生都無法完全擺脫。但你要知道,你活下來了,代表你用自己的方式填平了深淵。」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8:29 AM
Tue, Jan 2, 2024 8:29 AM
“
當我們結束療癒過程,他平靜地看著眼前,在心裡沉澱路徑裡遭遇的人事物。在我們總結討論與交流的最後,我會分享一位朋友說過的話:
「人生中的遭遇是像路上的坑洞,有些必須跌一跤才能學習走過;有些則是深淵,造成的傷痕也許一生都無法完全擺脫。但你要知道,你活下來了,代表你用自己的方式填平了深淵。」
我會很直接地對他說,如果我是你,遇到同樣的事,不一定能活得下來。
「要填平深淵,你必須是座山啊……」
你活下來了,並且來到這裡,開始能夠照顧自己,這不就是最了不起的事了嗎?
人生,還有比這個更大的成就嗎?
”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8:31 AM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8:36 AM
看到這篇已經過了好幾天,還是有很多感覺在心裡纏繞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8:39 AM
Tue, Jan 2, 2024 8:39 AM
感觸之所以很深是因為2021年,我開始正視自己的無底深淵,26歲的最後一天寫下這樣的話:
「以前對未來有很多想像,幻想自己會不會變得很成熟很獨立,有能力完成工作還有能力創造美好的生活,然後十年過去,也算是有辦法完成工作養活自己了,可是卻好像沒有餘力、沒有勇氣去追求生存以外更美好的事物,踩在底線上搖搖欲墜,清醒過來時發現,後方沒有退路前方沒有盡頭,底線的下方還是個巨大無邊的無底黑洞,於是被恐懼淹沒了,不解我為何走上這樣的路,要繼續往前太可怕,但也不想掉下去。
然後在一次冥想中頓悟,我從來沒有真正理解內心那個破碎的自己,一直以來都壓抑著想將之埋葬,但以面具示人的這個外部我,也已經達到極限沒能再帶我去更好的地方,如果失去那個暗處的自我,好像更不可能繼續前進⋯⋯」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8:42 AM
「一直以來不至於病得在物質世界活不下去,但活著對我其實很不容易,我能夠感受到幸福、能夠懷抱希望,卻又會在轉身的下一秒掉進沒來由的、來自深處的恐懼和寂寞、感覺自己不值得存在,然後在這些感覺中反反覆覆的溺斃。心神多死了幾次後麻木成為常態,無法表達或求救,也很難再與他人建立新的關係。
太想要改變所以鼓起勇氣開始心理諮商,脫下已經裂開的面具,去直視身心的千瘡百孔。
原本以為一兩個月就能解決問題,又再花了更多時間之後我發現似乎無法改變,因為這是我的本質、人格的一部分,有些記憶無法回溯,甚至可能在出生的過程就形塑了一些意念成為人格特質的主體,從哀怨到最近漸漸坦然面對以後,神奇的是竟然在當中感受到自由?」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8:52 AM
Tue, Jan 2, 2024 9:55 AM
在這三年間,我還是一再的跌倒、甚至摔進去無底洞,但我沒有再把自己摔死,我摔進去但還是活下來甚至一次又一次的爬出來,這期間從來沒有過「填平深淵」的想法,因為我不覺得這是可能辦到的事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8:53 AM
Tue, Jan 2, 2024 9:55 AM
或許我真的有在努力生活、努力諮商的過程中,慢慢放一些什麼在這個無底洞吧。
或許摔下去的時候,帶著網子、帶著一些軟墊,爬上來的過程把墊子鋪好、順便把網子拉起來釘好,就算填不滿,我也不會再摔下去就死了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9:05 AM
大學做畢製做到像在自殺、躺在床上會因為身體深處痛到呻吟、畢業後第一份工作也不斷虐待自己的時期,我曾經感慨,照顧自己是最困難也是我最想做到的事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Tue, Jan 2, 2024 9:05 AM
現在好像真的比較知道該怎麼做了呢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Wed, Jan 3, 2024 3:13 AM
-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Wed, Jan 3, 2024 3:13 AM
Wed, Jan 3, 2024 3:18 AM
面向陰影,你才能發自內心對他人的投射說「干我屁事」。愛智者
"
陰影就在那裡而已,先不要談轉化和整合。陰影就在那裡,在你討厭的人事物身上。
我們先能誠懇面對它,才有資格談接納和轉化。
面對陰影後,你自然會發現所謂的接納,首先就表現在你的各種界線。你開始知道什麼情緒屬於自己,什麼情緒屬於對方。這才是我說的「榮格心理學是反躬自省的心理學」的意思,我不是要你病態地內疚。
當然,面對他人的攻擊與批評你還是會受影響,但很快會過去。因為你知道那不屬於你,面向陰影,你才能發自內心對他人的投射說「干我屁事」。
這就是面對標籤,面對他人投射的方法,如果我們夠光滑,他人的投射就沾附不上。你會知道對方活在自己的情結中,那是他的人生路,不是我的。
스미🔗( ˇωˇ )э
@smismi
Wed, Jan 3, 2024 3:18 AM
這不是無情,恰好相反。我們參與社會的最佳方式是成為個體,因此,對個體化的關切並不是自戀;它是服務社會並支持他人走向個體化的最佳方式。
"
載入新的回覆
《還有比這個更大的成就嗎》 任明信
「人生中的遭遇是像路上的坑洞,有些必須跌一跤才能學習走過;有些則是深淵,造成的傷痕也許一生都無法完全擺脫。但你要知道,你活下來了,代表你用自己的方式填平了深淵。」
當我們結束療癒過程,他平靜地看著眼前,在心裡沉澱路徑裡遭遇的人事物。在我們總結討論與交流的最後,我會分享一位朋友說過的話:
「人生中的遭遇是像路上的坑洞,有些必須跌一跤才能學習走過;有些則是深淵,造成的傷痕也許一生都無法完全擺脫。但你要知道,你活下來了,代表你用自己的方式填平了深淵。」
我會很直接地對他說,如果我是你,遇到同樣的事,不一定能活得下來。
「要填平深淵,你必須是座山啊……」
你活下來了,並且來到這裡,開始能夠照顧自己,這不就是最了不起的事了嗎?
人生,還有比這個更大的成就嗎?
”
「以前對未來有很多想像,幻想自己會不會變得很成熟很獨立,有能力完成工作還有能力創造美好的生活,然後十年過去,也算是有辦法完成工作養活自己了,可是卻好像沒有餘力、沒有勇氣去追求生存以外更美好的事物,踩在底線上搖搖欲墜,清醒過來時發現,後方沒有退路前方沒有盡頭,底線的下方還是個巨大無邊的無底黑洞,於是被恐懼淹沒了,不解我為何走上這樣的路,要繼續往前太可怕,但也不想掉下去。
然後在一次冥想中頓悟,我從來沒有真正理解內心那個破碎的自己,一直以來都壓抑著想將之埋葬,但以面具示人的這個外部我,也已經達到極限沒能再帶我去更好的地方,如果失去那個暗處的自我,好像更不可能繼續前進⋯⋯」
太想要改變所以鼓起勇氣開始心理諮商,脫下已經裂開的面具,去直視身心的千瘡百孔。
原本以為一兩個月就能解決問題,又再花了更多時間之後我發現似乎無法改變,因為這是我的本質、人格的一部分,有些記憶無法回溯,甚至可能在出生的過程就形塑了一些意念成為人格特質的主體,從哀怨到最近漸漸坦然面對以後,神奇的是竟然在當中感受到自由?」
或許摔下去的時候,帶著網子、帶著一些軟墊,爬上來的過程把墊子鋪好、順便把網子拉起來釘好,就算填不滿,我也不會再摔下去就死了
"
陰影就在那裡而已,先不要談轉化和整合。陰影就在那裡,在你討厭的人事物身上。
我們先能誠懇面對它,才有資格談接納和轉化。
面對陰影後,你自然會發現所謂的接納,首先就表現在你的各種界線。你開始知道什麼情緒屬於自己,什麼情緒屬於對方。這才是我說的「榮格心理學是反躬自省的心理學」的意思,我不是要你病態地內疚。
當然,面對他人的攻擊與批評你還是會受影響,但很快會過去。因為你知道那不屬於你,面向陰影,你才能發自內心對他人的投射說「干我屁事」。
這就是面對標籤,面對他人投射的方法,如果我們夠光滑,他人的投射就沾附不上。你會知道對方活在自己的情結中,那是他的人生路,不是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