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樂小天地
〈校園暴力事件的省思〉最近新北市某國中發生學生割頸命案,喚起大眾對校園暴力的重視。人之性善,每個人都有不斷地追求成長發展、自我超越的意願和能力,問題是使用方式是正確還是錯誤?正確地使用可以幫助自己和別人,錯誤地使用則如不良少年那樣,殺人以後還沾沾自喜,藉由「做別人不敢做的事」來證明自我存在的價值。為什麼會走上錯誤的道路?恐怕跟整個成長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脫離不了關係。父母可能對這些孩子疏於管教,甚至不聞不問,也就是在家中感受不到愛,自然會轉向同儕團體甚至黑幫尋求安慰、支持。就學校和社會來說,我們的學校教育重視的是知識,其實很缺乏道德教育、人文教養這一塊。這又和社會價值觀有關,注重升學考試,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考上好學校,考上好學校的目的是為了找到好工作,在生存競爭中贏過別人。即使還不到「踩著別人屍體往上爬」這
自得其樂小天地
麼殘酷、激烈的程度,至少也是對讀書、考試以外的事情漠不關心,道德教育、人文教養這種看不見立即利益、效果的內容,很容易就被排擠、邊緣化了。有些網友主張「治亂世用重典」,要賦予老師、教官更大的權力,嚴厲懲罰這些在校園當中為非作歹、擾亂秩序的壞學生,才能夠保護好人。坦白說我對這一點感到懷疑,像古代包青天那樣鏟奸除惡、除暴安良,固然大快人心,但是不是真的有用?從現實面來說,也不是所有關到監獄裡的犯人都洗心革面,甚至「愈來愈大尾」的機率還比較高。所謂的道德教育、人文教養,並不是以懲罰、規訓為主,而是要培養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放下自我中心,設身處地去體會別人的痛苦,站在被害者、被害者家屬、父母、家長、老師、社會大眾的立場,你的感受如何?多為別人著想,自然不會做出割頸這種可怕的事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