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50 AM
Sat, Dec 30, 2023 2:35 AM
1
創作 基因 男女 動物
我蠻討厭一堆人用基因當藉口的。
今年持續研究抖音小說內容,女主角(讀者視角)都是天生美麗但是出身與際遇不正常。
上次我貼過「網飛紀錄片:胎兒篇跟嬰兒篇與幼兒篇」內容,醫療角度認為人類出生開始就有無止盡的鍛鍊。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51 AM
之前貼過看論文感想之一,人類體內不變動基因低於15%,其他都可以隨著環境而變動。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52 AM
我住在祖厝觀察雙北親戚跟高雄親戚,以及中部親戚。
還有每年固定在南北遷移居住的身體狀況。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53 AM
在瑪麗蘇作品可以理解小學生的感情狀況與成年人有所差異。
而中間轉折(挫折感)的青春期階段,內分泌與賀爾蒙影響,當然心理狀態也會受到衝擊。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55 AM
青春期時候,大家都有嚴重的外貌焦慮,一部分認為是「天生的」狀況,而忽略了「家政婦」用心培養。
當青春期過後,成年人階段而失去了父母的鍛鍊,以及父母嚴格地控制環境,學校嚴格地鍛鍊腦部(讀書)與身體訓練,穩定作息。
真的要自己去控制自我的環境跟鍛鍊,沒辦法像社群與家庭那樣控制與鍛鍊。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56 AM
雖然每個人都有過,父母稱讚自己是天生麗質的美女帥哥,那也是幼兒狀態。
將「傻父傻母腦階段」的大人們話語記在心中。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58 AM
如果我們把人類當作動物養,家醫科都把幼兒健康與否,都用身高體重做紀錄,雖然一樣是幼兒階段看起來差不多。
但是,嬰幼兒與小學階段的高活動量,媽媽將嬰兒屁股每小時洗一次,幼兒每天洗10次澡,或者是幼兒每天洗人體糞便是想要省紙尿褲一天洗兩次。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59 AM
身體的內分泌與細胞受到外界刺激,以及器官的鍛鍊狀況,就會差距很大。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00 AM
堅持中國傳統信仰,每年只有換季才會洗棉被,過年才會大掃除。
平常不用做低度清潔,每月不用做中度清潔,每季節不需要做強度養護房產。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02 AM
不一樣的衛生需求所產生~人體需要抵抗各種細菌+黴菌(真菌)+病毒,就有所差異。
小時候要十個人住在一起,與小時後就開始一個人睡,內分泌系統差很多。
不要到時候,青春期階段煩惱自己皮膚很差,或者尚未懷孕(男生無法懷孕)就有著跟懷孕一樣煩惱,有著內分泌失調肥胖跟藥物性肥胖。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02 AM
「生活品質的優劣」與「你家錢多不多」是兩個議題。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04 AM
人類在很多階段都有注意力不全問題,沒辦法一邊工作一邊處理各種溝通,一邊處理各種家政+職場政治+家庭勞動+職場勞動+社區勞動+地方政治等等的情報處理以及活動參與。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05 AM
單純是可以將其他的業務外包給社區,或者靠金錢聘用他人的勞動而分擔飼養人類動物的業務。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06 AM
賴清德可以當縣長+副總統,他自己也很尊敬自己的母親,一個單親六寶媽的身份,可以把老么養這麼大。
人家還家徒四壁,也是靠著社區/家族緊密合作與幫忙,偶爾單親六寶媽缺缺錢也會借錢週轉。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07 AM
那個年代,普通家庭遇到小孩要繳交註冊費,也不知道哪邊可以做銀行融資貸款的。
直接都是跟有錢家族跟有錢鄰居,借一筆錢,然後0利率分期付款。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08 AM
賴清德的媽媽還是「小學肄業」身份,雖然耳聞是大地主的女兒。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11 AM
以前年代也會稍微說些俚語「歹筍出好竹」說法,但是分析一下社區結構,飼養人類的小動物狀態,也是迎刃有餘的狀況。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0 AM
青春期至成年人對於長大後期許也有所差異,
多少人都很疑惑「為什麼我要做這種事情?」之類的,或者是「這不是女生要做的?」這樣態度。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2 AM
從教育角度來看,當然是希望個體能夠「自力更生」而這樣的四個字,
容易在青春期階段追求比較「帥氣+引起注意力+滿足優越感+物質慾望+匱乏感帶來的飢渴」等等心理,第一時間追求金錢跟物質。
教育界來看的「自力更生」是當個體獨立在外界一個人生存時候,可以把自己護理需求跟飲食+身心健康等等都能維持良好狀態。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4 AM
多少都有人在讀書期間,會遇到一些課業受創傷的同學,原本考四科內容。不知為何,對方只會堅持讀一科滿分,其他科都是個位數。
這樣的偏食慣性。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4 AM
讀書偏食慣性,也會導致自己生存時候有各種偏食。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6 AM
我們看到青春期就開始吸毒至成年人的新聞案例,這些人靠著毒品販售賺取快速賺取金錢,而飲食跟生活健康通通交給神經藥物處理。
將所有事物簡化為藥物做處理。
明明前面我說過,人類是一種動物,需要在人生各階段看狀況來調整飲食跟護理內容。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7 AM
青春期可能看不出「吸毒個體與不吸毒個體」有和差異性?
但是我們看到30歲以上就出現分界線,兩者生活作息與處世態度差異性,就有明顯狀況。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29 AM
30歲有藥物濫用的女性跟30歲沒有藥物濫用的女性,究竟有何差異?
一開始可能看不出來。
畢竟,藥物濫用狀況下,也會善用各種醫美跟精品打扮。
互相交談之下,坦吐可以分辨出來,情緒跟心理狀況有極大的差異性。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31 AM
女性要到40歲以上,逐漸出現更年期而失去雌性賀爾蒙保護,
有過藥物濫用的女性跟維持穩定作息生活的女性,會開始出現強烈的分野。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34 AM
吸毒導致的腦部退化跟僵化程度,對於人類動物本體也有影響。
神經也是一種細胞之類的生命體,或多或少是需要替換跟修復以及定期訓練跟變動。畢竟也是有機體。
而有些紀錄片確實認為神經性藥物對於人類動物有神經受損(?)改善一些狀況。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37 AM
但是把好好護理動物身體的個人,將所有業務都交給藥物處理,而不好好照顧自己,終將會反彈到自己身上。
腦部僵化與退化,加上長期生活不規律,對於勞動/鍛鍊/壓力,產生一些過於敏感情緒,而反抗鍛鍊自我的機會。
其實會讓自己身心狀況越來越差,當發覺自己與社區/周邊常人的差距越來越大,衝突性人格也由此而生。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40 AM
生活圈一個環境較為單純,而職場與公共場合(消費場合)規則簡單,見面比較短暫。
一開始正常異性與同性想要滿足他者的需求,或者面對衝突跟質疑的事件當中,確實想要滿足跟服從他人,而遵守規則。
像是滿足異性的男女規則,滿足家族輩份的傳統生活規範,滿足職場與社會互動的階級身份。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40 AM
時間一久,或者是有在做衝突管理的人,很快發現藥物濫用者的異常。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54 AM
一開始確實因藥物濫用,身體免疫反應跟心血管變化,或許有可能讓身體膚色跟體態變化,讓當事者感到滿意。
外人也覺得很滿意對方是俊男美女。
時間相處一久,就會發現對方做不了什麼事情,無法成為家族好的親戚,無法成為家庭好的伴侶,也無法成為職場能夠受到信任的同事。
時時刻刻都要叮嚀,就跟小孩一樣,說一個動作做一個動作,那就漸漸地無法成為長期性人際關係的對象。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1:58 AM
毒品藥物的飲食習慣跟生活習慣,也是一種灰色地帶生存方式,從小並未從「隱私權」開始學習而是先體驗「保密與秘密」生活。
尚未學習自由自主為何,就先學會生活不規律的漫無紀律,長大之後的人際關係,也朝著短期人際關係發展。
確實可以在短期人際關係受到注目與受到他人吸引,也學會很快逃例長期人際關係。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2:34 AM
把人類動物性質放大來看,
現代人飲食是過量的,垃圾食物也偏多,運動量也不夠狀態。
吸毒者跟非吸毒者也很難看出分界線,而年紀大是比較明顯區分階段,藥物導致身體狀態確實有差。
跟社會有關係,牢獄的矯治制度,穩定作息跟健康飲食,比一直在社會上打滾的正常人更加健康。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2:48 AM
說一點流行趨勢案例,
柯文哲也是三代書香世家,那照理說,也是基因優良的帥哥。
賴清德是出生三個月就沒爸爸的礦工,單親六寶媽養大的最小兒子,那也是個又病又窮的基因男。
是吧?
弦上鶯
@warbler
Sat, Dec 30, 2023 2:49 AM
侯友宜是警察出身,要求身體有健康體魄跟飲食正常的警察業界。
人家是個基因優良的帥哥
載入新的回覆
我蠻討厭一堆人用基因當藉口的。
今年持續研究抖音小說內容,女主角(讀者視角)都是天生美麗但是出身與際遇不正常。
上次我貼過「網飛紀錄片:胎兒篇跟嬰兒篇與幼兒篇」內容,醫療角度認為人類出生開始就有無止盡的鍛鍊。
還有每年固定在南北遷移居住的身體狀況。
而中間轉折(挫折感)的青春期階段,內分泌與賀爾蒙影響,當然心理狀態也會受到衝擊。
當青春期過後,成年人階段而失去了父母的鍛鍊,以及父母嚴格地控制環境,學校嚴格地鍛鍊腦部(讀書)與身體訓練,穩定作息。
真的要自己去控制自我的環境跟鍛鍊,沒辦法像社群與家庭那樣控制與鍛鍊。
將「傻父傻母腦階段」的大人們話語記在心中。
但是,嬰幼兒與小學階段的高活動量,媽媽將嬰兒屁股每小時洗一次,幼兒每天洗10次澡,或者是幼兒每天洗人體糞便是想要省紙尿褲一天洗兩次。
平常不用做低度清潔,每月不用做中度清潔,每季節不需要做強度養護房產。
小時候要十個人住在一起,與小時後就開始一個人睡,內分泌系統差很多。
不要到時候,青春期階段煩惱自己皮膚很差,或者尚未懷孕(男生無法懷孕)就有著跟懷孕一樣煩惱,有著內分泌失調肥胖跟藥物性肥胖。
人家還家徒四壁,也是靠著社區/家族緊密合作與幫忙,偶爾單親六寶媽缺缺錢也會借錢週轉。
直接都是跟有錢家族跟有錢鄰居,借一筆錢,然後0利率分期付款。
多少人都很疑惑「為什麼我要做這種事情?」之類的,或者是「這不是女生要做的?」這樣態度。
容易在青春期階段追求比較「帥氣+引起注意力+滿足優越感+物質慾望+匱乏感帶來的飢渴」等等心理,第一時間追求金錢跟物質。
教育界來看的「自力更生」是當個體獨立在外界一個人生存時候,可以把自己護理需求跟飲食+身心健康等等都能維持良好狀態。
這樣的偏食慣性。
將所有事物簡化為藥物做處理。
明明前面我說過,人類是一種動物,需要在人生各階段看狀況來調整飲食跟護理內容。
但是我們看到30歲以上就出現分界線,兩者生活作息與處世態度差異性,就有明顯狀況。
一開始可能看不出來。
畢竟,藥物濫用狀況下,也會善用各種醫美跟精品打扮。
互相交談之下,坦吐可以分辨出來,情緒跟心理狀況有極大的差異性。
有過藥物濫用的女性跟維持穩定作息生活的女性,會開始出現強烈的分野。
神經也是一種細胞之類的生命體,或多或少是需要替換跟修復以及定期訓練跟變動。畢竟也是有機體。
而有些紀錄片確實認為神經性藥物對於人類動物有神經受損(?)改善一些狀況。
腦部僵化與退化,加上長期生活不規律,對於勞動/鍛鍊/壓力,產生一些過於敏感情緒,而反抗鍛鍊自我的機會。
其實會讓自己身心狀況越來越差,當發覺自己與社區/周邊常人的差距越來越大,衝突性人格也由此而生。
一開始正常異性與同性想要滿足他者的需求,或者面對衝突跟質疑的事件當中,確實想要滿足跟服從他人,而遵守規則。
像是滿足異性的男女規則,滿足家族輩份的傳統生活規範,滿足職場與社會互動的階級身份。
外人也覺得很滿意對方是俊男美女。
時間相處一久,就會發現對方做不了什麼事情,無法成為家族好的親戚,無法成為家庭好的伴侶,也無法成為職場能夠受到信任的同事。
時時刻刻都要叮嚀,就跟小孩一樣,說一個動作做一個動作,那就漸漸地無法成為長期性人際關係的對象。
尚未學習自由自主為何,就先學會生活不規律的漫無紀律,長大之後的人際關係,也朝著短期人際關係發展。
確實可以在短期人際關係受到注目與受到他人吸引,也學會很快逃例長期人際關係。
現代人飲食是過量的,垃圾食物也偏多,運動量也不夠狀態。
吸毒者跟非吸毒者也很難看出分界線,而年紀大是比較明顯區分階段,藥物導致身體狀態確實有差。
跟社會有關係,牢獄的矯治制度,穩定作息跟健康飲食,比一直在社會上打滾的正常人更加健康。
柯文哲也是三代書香世家,那照理說,也是基因優良的帥哥。
賴清德是出生三個月就沒爸爸的礦工,單親六寶媽養大的最小兒子,那也是個又病又窮的基因男。
是吧?
人家是個基因優良的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