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分享
Mon, Dec 18, 2023 7:53 AM
8
7
憂傳統中藥房絕跡 新生代拚轉型勇闖百貨公司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傳統中藥產業逐漸式微是不爭的事實,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未來15年內中藥行恐怕一間不剩,但不少中藥房新生代嘗試轉型,抓緊華麗轉身的機會,甚至成功進駐精品百貨公司。
走進中藥行,聞著空氣中四溢的藥材香、聽著拉開小木製抽屜的聲音、看著五花八門的乾藥材迅速打包成一帖又一帖,嘴裡嚐著老闆送的仙楂糖,這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不過這樣的抓藥體驗未來恐怕會完全消失,連百年藥舖林立的迪化街都可能榮景不再。
30年前的台灣,大街小巷共計有1萬5000家中藥行,隨著中藥材行老闆與消費者高齡化,傳統中藥行式微、凋零,如今全台大約有7000至8000家中藥行,幾乎只剩全盛時期的一半。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Dec 18, 2023 7:53 AM
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馬逸才無奈地告訴中央社記者,『最嚴重時期年年有600、700家關門大吉』。
即使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在民國108年祭出續命之計,讓幾乎滅頂的老中藥行得以喘氣,但馬逸才仍悲觀預估短短10年後中藥行家數會再砍半,屆時全台恐剩不到4000家,未來15年內中藥行全數倒閉,『不是不可能發生』,但在山重水複疑無路之際,依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
在馬逸才心目中,傳統中藥材行轉型最成功的例子,是來自新北市新莊的巷弄內、至今逾半甲子的
『登義參藥行』
,是由台灣傳統中藥行轉型的本土漢方生活品牌,以漢藥文化的翻譯者、漢方生活的實踐家為目標,將百草藥櫃、傳統廟宇藥籤體驗、熬煮水藥補品視覺等帶入實體場域。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Dec 18, 2023 7:53 AM
根據登義參藥行官網,其開發情緒藥膳包等文創產品,還設計香料滷包,讓中藥行走進廚房。華麗轉型果然打動年輕人的心,在其他傳統中藥行不斷收店之際,登義參藥行逆風飛翔,不只增加當代中藥行實體店門市、進駐百貨公司,更在宜蘭成立漢藥體驗館,提供手作體驗、掌櫃說書、藥材導覽等活動。
對中藥商行而言,衛福部87年修訂《藥事法》第103條是永遠的痛,明訂82年後入行的中藥從業人員,須符合特定條件、修習一定中藥課程並經國家考試及格,才可從事中藥材販售、調劑中醫師處方藥品,卻長達20多年沒發出過1張中藥行業者執照,傳統中藥行面臨斷炊。
面臨人才斷層的中藥商107年11月曾集結衛福部,中醫藥司當初救急方式就是同意從事輸入、輸出、批發或零售業務達2年以上業者,修習中藥課程可繼續經營。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Dec 18, 2023 7:53 AM
馬逸才說,在那段沒有發照的空白20多年,許多老一輩中藥行人選擇讓子女往其他產業發展,傳統商行連接班人都找不到。
年輕人不進中藥房也是傳統行業萎縮原因之一,馬逸才說,年輕人習慣透過食品通路購買罐裝四物飲等,客源越來越少,下一代接棒意願隨之驟降,後繼無人的店家轉型意願就不高,只能安靜消失在歷史長河,幸好家有接班者轉型接受度比較高,老一輩也願意放手讓下一代發揮創意。」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Dec 18, 2023 7:54 AM
Mon, Dec 18, 2023 7:54 AM
全台唯一中藥系將減招 中醫大:法規嚴影響就讀意願 | 公視新聞網 PNN
中藥行存續1/人才斷鏈、買賣雙方高齡化成中藥行隱憂 | 聯合新聞網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Dec 18, 2023 7:55 AM
11/29
全台中藥房每年6百間熄燈 專家喊話建立「考照制度」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Dec 18, 2023 7:55 AM
Mon, Dec 18, 2023 7:56 AM
11/19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百年歷史 存德中藥房獲頒「金商獎」優良老店
載入新的回覆
「傳統中藥產業逐漸式微是不爭的事實,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未來15年內中藥行恐怕一間不剩,但不少中藥房新生代嘗試轉型,抓緊華麗轉身的機會,甚至成功進駐精品百貨公司。
走進中藥行,聞著空氣中四溢的藥材香、聽著拉開小木製抽屜的聲音、看著五花八門的乾藥材迅速打包成一帖又一帖,嘴裡嚐著老闆送的仙楂糖,這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不過這樣的抓藥體驗未來恐怕會完全消失,連百年藥舖林立的迪化街都可能榮景不再。
30年前的台灣,大街小巷共計有1萬5000家中藥行,隨著中藥材行老闆與消費者高齡化,傳統中藥行式微、凋零,如今全台大約有7000至8000家中藥行,幾乎只剩全盛時期的一半。
即使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在民國108年祭出續命之計,讓幾乎滅頂的老中藥行得以喘氣,但馬逸才仍悲觀預估短短10年後中藥行家數會再砍半,屆時全台恐剩不到4000家,未來15年內中藥行全數倒閉,『不是不可能發生』,但在山重水複疑無路之際,依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
在馬逸才心目中,傳統中藥材行轉型最成功的例子,是來自新北市新莊的巷弄內、至今逾半甲子的 『登義參藥行』,是由台灣傳統中藥行轉型的本土漢方生活品牌,以漢藥文化的翻譯者、漢方生活的實踐家為目標,將百草藥櫃、傳統廟宇藥籤體驗、熬煮水藥補品視覺等帶入實體場域。
對中藥商行而言,衛福部87年修訂《藥事法》第103條是永遠的痛,明訂82年後入行的中藥從業人員,須符合特定條件、修習一定中藥課程並經國家考試及格,才可從事中藥材販售、調劑中醫師處方藥品,卻長達20多年沒發出過1張中藥行業者執照,傳統中藥行面臨斷炊。
面臨人才斷層的中藥商107年11月曾集結衛福部,中醫藥司當初救急方式就是同意從事輸入、輸出、批發或零售業務達2年以上業者,修習中藥課程可繼續經營。
年輕人不進中藥房也是傳統行業萎縮原因之一,馬逸才說,年輕人習慣透過食品通路購買罐裝四物飲等,客源越來越少,下一代接棒意願隨之驟降,後繼無人的店家轉型意願就不高,只能安靜消失在歷史長河,幸好家有接班者轉型接受度比較高,老一輩也願意放手讓下一代發揮創意。」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百年歷史 存德中藥房獲頒「金商獎」優良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