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府民。艾絲特
[政治]
就是優先選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啊,像我這次政黨票的立場就是誰反跨運我投誰,其他政見我不care。沒有台聯以外的黨讓我能有點選擇我也很無奈

如果你還會因為「可是它的政見B不是我想要的」而猶豫,那就是你也沒真的那麼在意A啦,就選其他綜合起來更順眼的選項,也沒有不好。
洛中府民。艾絲特
雖說我以前都投DPP但我覺得它的能源政策很爛(
廢核搞到公投鬧那麼大,現在歐美反過來說「核能算綠能喔^^」整個囧

但能源政策對我來說不是priority 1所以不影響我以前選擇投它。
洛中府民。艾絲特
這次我聊過跨運議題的朋友也好幾個「我還是更擔心兩岸關係」決定堅守當1450的,也有比較喜歡時力的,就是個人優先選擇不同而已,好好思考後決定這次自己想支持的政黨我認為都是很好的。
洛中府民。艾絲特
我還有上次特別飛回台下架陳時中的朋友,不好意思問他是藍還白
洛中府民。艾絲特
噗上看起來比較多人對台聯有疑慮的是外勞最低薪資。

剛好我與朋友家這兩年分別都聘過外籍看護可以分享一下。

一萬四是最低薪資,不是上限一萬四,而且現在你只出一萬四是找不到看護的

除此之外雇主要完全負責看護的住宿、三餐、健保,外加給仲介每月額外一筆安置費(可以理解為外勞失業時的失業保險金),所以看護的薪水是不需負擔任何生存所需支出下的實拿,同樣都是領最低薪資的話,得自己租屋&張羅三餐的本國人,恐怕,慘很多

其他產業我沒研究就不亂說了。
洛中府民。艾絲特
外勞工作環境的問題絕對更多是在最低薪資以外的層面,所以我個人不怎麼在意這條政見,並認為希望幫助外勞該下手的也不是這。

至於本國人四萬起這叫做夢,聽聽就好(
洛中府民。艾絲特
都聊到了順便提提,個人認為在台外勞工作環境最需改善的是仲介制度,我還沒深入研究過這塊,以目前所知範圍,韓國的政府統一仲介制似乎好很多。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仲介跟雇主那邊我覺得都需要改善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光就醫的部份就很容易出問題(抹臉
洛中府民。艾絲特
沒錯,台灣很多雇主的觀念也還很欠教育,之前我家人得一直唸長輩看護也要睡覺休息,白天才能好好顧他,不能半夜自己醒來想到啥小事就一直把人家叫起來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我是有遇過工人生病 但因為仲介那邊人不夠的關係 想請雇主幫忙送工人去醫院 仲介這邊可以用電話協助翻譯
結果雇主只說他們也沒人有空幫忙送醫
洛中府民。艾絲特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 語言問題真的很麻煩 看護通常有基本溝通能力還好,工人的狀況麻煩很多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洛中府民。艾絲特 : 移工的部份 薪資真的不是最大的問題
希紋
移工啊...記得會有人說「移工是做本國人都不想做的工作」,但這句話完全忽略了「雇主只願意出一萬四(或更低)來做這些工作(如看護)」

移工能去做是因為有匯差,領的工資回國的匯率是「移工能接受的」。台灣人就沒匯差紅利還只想給一萬四(以下)是叫這個台灣人去死喔...還去美化「這些是台灣人不想做的」。
洛中府民。艾絲特
我也有想過,外勞不是只能來台灣,如果薪水太低,他們也是會用腳選擇優先去其他國家工作的吧?市場機制下薪水自然會提高到一個他們可接受的數字(再說一次,一萬四你找得到堪用的外籍看護的話快幫我介紹 最低薪資不是你只能給這個數字)
逃不出志豪的網羅☆無道
就市場機制啊
洛中府民。艾絲特
再寫一下我朋友家的例子。

他自己收入不高,另一半只有打工等級的收入,等於他一份薪水養兩人就幾乎花光了,無法支援原生家庭(兩人是在台北租屋,房租應該就吃掉他3成以上薪水了)。

父母目前的收入是靠爸爸的月退休金(也不多)&一點點以前留下來的存款,媽媽臥床需要被照顧。

之前找看護時,原本面試時談好價,報到前一天看護突然改口月薪要再加五千,不加就不來,這個金額他們家真的負擔不起,最後只好放棄改爸爸撐著全部自己顧,直到不知道哪天爸爸也垮了的時候......也不知道能怎麼辦。

有些雇主就是這麼沒有競爭力,不是不願意是真的付不出來。

最低薪資全部拉齊到二萬六以上真的是等於直接斷了他們的希望。
酪梨壽司
政府的長照也只能支持白天上班,但值班排班就會有照顧的壓力
洛中府民。艾絲特
酪梨壽司 : 他們有用長照服務,不然爸爸真的會累死。

順便稱讚一下台灣的長照服務做得滿不錯的,是家屬有感被幫到又不會負擔太大的,接觸過才知道,對這點滿懷感恩的心
阿班
DPP的能源政策我覺得很不錯啊XD而且核電不是綠電喔...
可以參考詹的文章如下
核電不是綠電--上報
洛中府民。艾絲特
阿班 : 這不是我說的,是歐盟打自己幾年前的臉說的XDDDD 然後我算是偏擁核派,DPP的能源政策和我不合,只是這點我沒有強烈堅持

Taxonomy: MEPs do not object to inclusion of gas and...
洛中府民。艾絲特
以帳面上的名義,就是各國發現不用核能真的撐不住了後,硬把核電塞回綠能清單裡以達成KPI,認不認同是一回事,我只是想酸一下歐盟的標準可以才沒幾年就180度大轉彎,後面跟的台灣有種被當笨蛋耍的感覺(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