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工作坊
@NobodyAtelier
Mon, Dec 11, 2023 1:36 PM
13
2
【材料分享 ‧ 在家就可以用的塑造土】
開始前先上圖:
這是我整理後的精簡心得,各種土的使用細節跟一些我試用的照片會放在下面的回文內喔
另外報告一下年底人體素描目前的招生進度
:
除了12月31日報名人數僅2人還不確定能否開成,其餘4堂都達開課門檻囉,希望各位朋友來把課堂都塞滿
我一定會努力將所知所學傾囊相授的
年末人體素描的報名連結:
2023年末人體素描報名表單
塑造土的使用全文下收
人體素描
素描
雕塑
公仔
石粉黏土
NSP
油土
小人物工作坊
@NobodyAtelier
Mon, Dec 11, 2023 1:48 PM
開頭先講分享一下近幾年最紅的NSP油土,簡單的說,如果有翻模技術並不排斥翻模,我個人很推薦NSP油土。
除了有軟中硬三種硬度可以選擇,質地上也比傳統油土來的細緻,完成後也可以長時間存放,而且不會有早期加熱硬化的美國土放置過久劣化的問題,隨時重複使用幾乎沒有差異。
缺點則是完成作品仍須經過翻模,否則無法永久保存,不過若在case需要複製的條件下,NSP油土依舊是我最常使用首選。
小人物工作坊
@NobodyAtelier
Mon, Dec 11, 2023 2:14 PM
免燒陶土大概在十幾年前才普遍出現在台灣的美術社,然而,他其實跟石粉黏土是類似的成分,只是紙漿(纖維)與石粉(大多是使用滑石)比例略有差異,導致使用上的手感有差別。
有些號稱免燒陶土的塑造土則只是「精雕紙黏土」,這類塑造土在乾燥後因為缺乏石粉顆粒的關係較難打磨,所以選購的時候務必看一下成分表喔!
小人物工作坊
@NobodyAtelier
Mon, Dec 11, 2023 2:19 PM
此外,免燒陶土最大的優點便是乾燥完畢後即可上色
不過使用上最好採取「乾一層,堆一層」的方式,雖然可以做細節,但最好在大型都已經完成後再處理,避免嚴重乾裂。
雖然邊做邊裂這件事情對一般人來說很反直覺,但由於無須翻模可直接上色的優點,這幾年我在做一些單件的小委託時,漸漸地也都直接使用免燒陶製作
小人物工作坊
@NobodyAtelier
Mon, Dec 11, 2023 2:22 PM
若比較免燒陶土與石粉黏土最大的差異,就是纖維較高的免燒陶土黏性較高,然而收縮比也更高,乾裂的問題較石粉黏土嚴重,不過由於兩者的成分相近,所以這兩種塑造土是可以混用的,這也是我近幾年空閒時間製作自己作品時採用的方案:
免燒陶土堆大型,石粉黏土處理細節起伏
小人物工作坊
@NobodyAtelier
Mon, Dec 11, 2023 2:26 PM
當然如果我現在是全職雕塑家,應該仍會推黑陶跟木櫛土這兩種水土,黏性高的陶土透過手指形塑而成的肌理,在製作大型的雕塑上坦白說難以替代,黑陶也有效避免黃陶與白陶易髒而干擾視覺的問題。
木櫛土雖然黏性與彈性不足,但紮實保濕,顆粒細緻,雕塑細節上比一般陶土好用許多,洗鍊的控制土壤濕度甚至能讓成品不輸精雕油土的細節。
然而這兩種土都有一個共同缺點,那就是需熟捻練土、時刻保濕,且乾燥後會產生大量灰塵...,因此不適合用於一般住家內
小人物工作坊
@NobodyAtelier
Mon, Dec 11, 2023 2:28 PM
以上~,是我想分享給各位「在家就可以用的塑造土」
最後最後,鶯歌巷尾畫室現在也收想做立體的學生喔!無論是想要單純做造型或寫實,只要是對雕塑有興趣,歡迎同學來訊問課~
載入新的回覆
開始前先上圖:
這是我整理後的精簡心得,各種土的使用細節跟一些我試用的照片會放在下面的回文內喔
另外報告一下年底人體素描目前的招生進度
除了12月31日報名人數僅2人還不確定能否開成,其餘4堂都達開課門檻囉,希望各位朋友來把課堂都塞滿
我一定會努力將所知所學傾囊相授的
年末人體素描的報名連結:
塑造土的使用全文下收
人體素描 素描 雕塑 公仔 石粉黏土 NSP 油土
開頭先講分享一下近幾年最紅的NSP油土,簡單的說,如果有翻模技術並不排斥翻模,我個人很推薦NSP油土。
除了有軟中硬三種硬度可以選擇,質地上也比傳統油土來的細緻,完成後也可以長時間存放,而且不會有早期加熱硬化的美國土放置過久劣化的問題,隨時重複使用幾乎沒有差異。
缺點則是完成作品仍須經過翻模,否則無法永久保存,不過若在case需要複製的條件下,NSP油土依舊是我最常使用首選。
免燒陶土大概在十幾年前才普遍出現在台灣的美術社,然而,他其實跟石粉黏土是類似的成分,只是紙漿(纖維)與石粉(大多是使用滑石)比例略有差異,導致使用上的手感有差別。
有些號稱免燒陶土的塑造土則只是「精雕紙黏土」,這類塑造土在乾燥後因為缺乏石粉顆粒的關係較難打磨,所以選購的時候務必看一下成分表喔!
此外,免燒陶土最大的優點便是乾燥完畢後即可上色
不過使用上最好採取「乾一層,堆一層」的方式,雖然可以做細節,但最好在大型都已經完成後再處理,避免嚴重乾裂。
雖然邊做邊裂這件事情對一般人來說很反直覺,但由於無須翻模可直接上色的優點,這幾年我在做一些單件的小委託時,漸漸地也都直接使用免燒陶製作
若比較免燒陶土與石粉黏土最大的差異,就是纖維較高的免燒陶土黏性較高,然而收縮比也更高,乾裂的問題較石粉黏土嚴重,不過由於兩者的成分相近,所以這兩種塑造土是可以混用的,這也是我近幾年空閒時間製作自己作品時採用的方案:
免燒陶土堆大型,石粉黏土處理細節起伏
木櫛土雖然黏性與彈性不足,但紮實保濕,顆粒細緻,雕塑細節上比一般陶土好用許多,洗鍊的控制土壤濕度甚至能讓成品不輸精雕油土的細節。
然而這兩種土都有一個共同缺點,那就是需熟捻練土、時刻保濕,且乾燥後會產生大量灰塵...,因此不適合用於一般住家內
最後最後,鶯歌巷尾畫室現在也收想做立體的學生喔!無論是想要單純做造型或寫實,只要是對雕塑有興趣,歡迎同學來訊問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