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文
「全世界都在幫助自己」不知為何最近才意識到這件事,意識到這世界是充滿善意的,可惜我已經把自己一手好牌打成爛牌了,但還是要繼續打下去,事到如今,只好嘗試做出能改變的事情,重新找回事情的主控權,降低無力感。

我突然想到《人間》中提到的雪花球,我覺得我也是一樣吧,看著自己把雪花球搖晃後產生的漩渦,感慨這一切就像世界末日,總是把自己弄得好像很可憐的樣子,明明自己沒有那麼糟,但那種糟糕的感受卻是真實存在,你無法去忽視它,可能就像人們說的we need darkness to see the light 吧?
厭世文
我發覺我總是在負面跟正面的情緒中徘徊,就像是一個失衡的天秤,我無法去解釋我是一個樂觀還是悲觀的人。
話說,忘記在哪看到的,當你要描述情緒時,不要說「我很快樂」、「我很難過」這樣簡單模糊的敘述,而是可以用更多話語去描述感受,在快樂與悲傷之間有很多模糊的灰色地帶,多點敘述可以讓自己更認識情緒。
厭世文
我蠻喜歡悲劇的,但不是那種粗俗的悲劇,這種只會讓人產生同情心,我喜歡的是讓人可以產生美的悲劇,更準確來說是讓人可以欣賞細品的負面情緒,就像太宰治、芥川龍之介的作品,其實很多日本文豪的作品我都很喜歡,他們對於負面情緒的描述真的都很厲害,所以當我陷入低潮時,我也試著去欣賞,試著用文字去雕刻這份情緒,當個情緒的雕刻家。
厭世文
說到情緒,最近找了一本叫做《情緒寄生》的書,還沒閱讀,它的前面還排了兩本書,不知道年底前能不能閱讀完。
厭世文
頭痛,但沒有很想睡,最近一到晚上就開始想東想西的,這就是所謂的發散思考吧?突然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話「你的問題不是在於想得太多,而是在於書看得太少」我反省
厭世文
感覺我很樂於分享自己的感受,其實不盡然,我不太在意有沒有人看到,只是把它打在這種公開平台,會有一種「說」的感覺,一種把情緒說出來的感覺,就像守密人對著樹洞大喊國王的驢耳朵一樣吧?
厭世文
有些人覺得我文筆不錯,這不是我自誇,以前高中時寫的東西偶爾會被老師拿給同學傳閱,雖然當下很羞恥,後悔來到這世上,事後卻感到蠻驕傲的,一種被他人認可的感覺,但我覺得我的文筆只在描繪某些事物時,話語用詞比較豐富,真正要我寫出一篇故事或文章,我總是表現得很笨拙,每次都嘗試想寫點什麼,但總是寫出一片空白。
厭世文
我覺得這跟我個性有點關係,不知道為何我總覺得我對於這個世界隔著一層透明的膜,就像被關在一個泡泡裡,我對於外界的反應沒有那麼敏感,而我好像也對於外界沒有很感興趣,很多事情我都是無感的,有時候應該產生的情緒反應或想法都沒有,國小時我朋友常常說我應該要多笑,但很多事情我真的覺得沒那麼好笑,所以我從意識到這件事,大概國中開始就會把情緒或看法寫下來,就算是一片空白,我也會嘗試去從中找尋一點痕跡,我覺得我的情緒大概都表現在前面所說的模糊的灰色地帶吧,不明顯但存在。
厭世文
閱讀小說在我人生站了很大部分,從小說中我學到很多情緒的表現方式,不是只有難過的時候才會流眼淚,不是只有開心的時候才會笑,情緒不是只有生氣、快樂才叫情緒,一個人靜靜看著夕陽消失在海平線上,那種無法直言的感受也是一種情緒,情緒就是對事物的感受,以學術點說法就是個體受到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內外在產生的反應,沒有一個人是沒有情緒的,只是你沒有察覺到罷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