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ॱߑॱ )
散財買票週
(&非預期的年度劇場小感、有的沒的隨手看)
( ॱߑॱ )
11月底opentix點數到期,但暫時沒有想看的戲劇,節目表翻呀翻,改揪家人去看馬戲節。
2023馬戲節:七手指特技劇場《列車上》 —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 ॱߑॱ )
最初被視覺上令人提心吊膽的另一檔英巴爾.本.海姆《紙Pli》吸引,但看過所有馬戲節預告影片,反而對感覺華麗奇異的馬戲&詩意的火車旅行/人生列車意象怎麼結合感興趣。
( ॱߑॱ )
雖然今年進北藝的次數比兩廳院多,但明年目標是想多去兩廳院,因為車程直接砍半(懶)XD 於是趕在2024 TIFA會員優先購票前夕研究並加入兩廳院會員(今年底前加入只要170元!),昨天會員開賣買了三檔:
( ॱߑॱ )
( ॱߑॱ )
2024TIFA 國家兩廳院✕瑞士洛桑維蒂劇院——里米尼紀錄劇團《這不是個大使館》 — OPENTIX兩...
未演先驚動小粉紅(新聞在)&與兩廳院聯合製作的瑞士洛桑維蒂劇院。
呃,我得說我不了解這個劇院,初看藝文演出的我也是第一次聽聞,事實上只是出於毫不相干的理由──最近在看的超厚磚頭小說《天使三部曲》正好以洛桑為主要場景(喂XDDDDD
( ॱߑॱ )
2024TIFA 雲門舞集 鄭宗龍《毛月亮》 — 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九月受友人贈票第一次看現代芭蕾舞劇呈現經典《卡門》很驚豔,這次來嘗試非敘事舞蹈,加上這檔音樂感覺很迷幻。(怎麼覺得會更看不懂???)
( ॱߑॱ )
總之感謝各種折扣(馬戲88折、TIFA會員8折)以及opentix抽獎中獎和每月搶點(累積850點,一點折一元),讓我這波省了兩千元
而且換個角度想,大多是為明年先備糧,明年不用再花錢惹(吧……?)
( ॱߑॱ )
( ॱߑॱ )
今年可說是我的舞台劇/劇場元年。疫年期間追完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和《祕密森林》正劇後,刷了很多演員田美都和曹承佑的音樂劇片段影片,接著追蹤幾個劇場粉絲SNS帳號,因而得知一些演出消息,也觀賞了兩年度的韓國大學路劇場和零星的歐美線上播映。直到今年初疫情趨緩,真正踏入線下劇場,體驗到台上台下(個人覺得觀眾也是演出的一部分)匯聚未明說的、鼓動的能量和流動,也在拖過一個半月還沒寫心得的音樂劇《拉赫曼尼諾夫》因不同卡司場次,啪地迎面撞進(?)現場演出的醍醐味──每場演出都無法被複製!(類似的感受卻也出現在看似凍住了某個瞬間的攝影和繪畫上,這點很有趣)
( ॱߑॱ )
有點好玩的是,選了一年的位,發現每當遇偏左或偏右位置時(假設看向舞台是對稱的同視角座位),自己總會下意識選左邊,所以這次TIFA反骨地買了右邊的位置,等明年進場感受一下有什麼不同(或是不習慣?);垂直向/位置高度也有個人偏好,雖然坐過好近好清楚好貴的國家戲劇院一樓七排正中央,但樓上或高台區於我莫名有吸引力,比起搶買與舞台齊平的一樓前排看演員表情、吃演員眼淚口沫汗水(喂),我更喜歡君臨天下俯視整個舞台的視野和盡收眼底的整體感,而且可以正大光明觀察演前演後的觀眾們的期待好奇到興奮滿足(有時也有不如預期的失望或……就只是面無表情),是演出本體的額外樂趣。
( ॱߑॱ )
今年大多自己看戲,雖然很自由快樂,不過新的一年(已經在許新年新希望?無視12月?)也希望能有結伴看演出的機會,應該會是不一樣的快樂吧。
( ॱߑॱ )
( ॱߑॱ )
旁觀這次TIFA贊助票/公關票的……爭吵(?),這篇和回覆區關於索票區域/票務實務分享的討論滿好看:
https://images.plurk.com/3QlnjX6WWtea5W5H7UeTEI.png https://images.plurk.com/6FVe1WbLxLtSO0bl7K0dqV.png https://images.plurk.com/1vv6rdHDcmhaIDr9u2in45.png
( ॱߑॱ )
( ॱߑॱ )
【Hello World】寶塚歌劇團的演員之死和霸凌之謎:華麗舞台上,誰讓她成了夢想的奴隸? - 報導者...
今年開始關注展演後聽聞寶塚名號卻一直沒去探究,居然是因為這則新聞才終於曉得寶塚是什麼、又代表了什麼QQ
(也順便知道了同樣只聞其名的「阪急」全名和業務、《凡爾賽玫瑰》劇情)
( ॱߑॱ )
[閒聊] 2024年期待的戲劇演出?
可怕的演出資訊和檔期整理清單,對荷包太不健康,所以沒很認真看(???
( ॱߑॱ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