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ver。小柯⎠
Podcast。 有話好說 報導者 法客電台 哇塞心理學

雖然有些事件過好一陣了,但覺得應該持續討論和思索對策
嘉義鐵路殺警案、警察心理與警械使用、香港、成癮問題(大麻、菸癮)、特殊生、霸凌與兒虐等議題,下收
⎝Clover。小柯⎠
¶嘉義殺警案

哇賽心理學 - 從無罪變17年,鐵路殺警案一二審的差別|法客心法聊天室 ep23
↑對啊,我那時和別人討論就說了,無罪不代表這個沒做錯事,而是我們不用一般的手段罰他。這個例子就好比孩子們玩沙豬遊戲,失手殺了其中一個小孩。請問你們會嚷嚷著這些認知發展尚未成熟的孩子有罪嗎?
我覺得社會會仇富,有一部份是過於單一的易科罰金制度,這真的會讓人覺得有種「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的剝奪感,覺得那些有錢人繳了對他們來說不痛不癢的罰金後就可逍遙法外
這也是我現在會說的,加害者受罰跟受害者保護與照顧是兩件事,大家真的在乎受害者,就懇請多關注這一塊是否完善
⎝Clover。小柯⎠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Radio - EP38|殺警案一》「制裁」加害者能...
↑這集很值得大家心聽,珞亦跟大黑講得,我想會比黃律師更讓人能心平氣和聽下去吧
大家的公民去重讀啦,刑法犯罪認定必須符合「違法性」、「該當性」和「有責性」
珞亦講得很對,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說出「我是不是裝瘋賣傻就可以殺人無罪」的人
對啊,政府官員帶頭質疑司法,這是不是行政干預司法啊?
我覺得大家要有個認知:(你認為)有問題的東西,不會放著一段時間後就會變好。所以罪犯也是,不是丟去監獄後他就會變好;精神疾患者也是,不是把他隔離後病就會好。只想著把這些人遠離你,然後又喊著不要浪費自己的稅金養這些人;難道這不會是另一種惡嗎?
真的,社會關心被害者太少了,真的錯把對加害者的制裁當作唯一能幫助受害者的事;但處罰加害者和保護被害者不是完全相等的
⎝Clover。小柯⎠
拿我最常舉的例子,對家暴受害者有保護作用的是什麼?「保護令」對吧?請問護路令對加害者來說,是對暴力行為的懲罰嗎?不是吧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Radio - EP39|殺警案二》精神疾患是免死金...
↑推這集,雖然資訊量很大
開始覺得很多人邏輯很分裂耶。嘴巴喊著科學至上,當人家拿出醫學判斷時,卻質疑人家的亂來,難道醫學不是科學的一部份嗎?平時常常稱在臺灣醫療與專業水準有多高,這次時候又要說人家不專業,到底哪招?
我認知中:通常來說這些精患者病視感很低,所以通常都是旁人提出這方面的鑑定要求。自己主張自己有病的,這一開始就很可疑,而且講出這些話(殺人裝病就可以逃死)人才是真正邪惡的人
對啊,那些狡詐的未成年人,仗著自己不是完全責任能力人,做明知違法之事,這樣的人更可怕吧
我還真沒想過就審能力這一塊耶,這個也是個問題
⎝Clover。小柯⎠
¶警察相關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Radio - 法客話題 EP134|警械使用條例:...
↑開頭珞亦的分享www 但這集後面好硬。當向情況是否危急,這真的超級自由心證,而且很難揣摩當事人的感受
聽廷奕分享的第一個案例,警械使用時機必須被討論釐清外,始不是熟練度也要被討論一下啊。貴智這集幹話有點多;不過最後三位的結論也很不錯,裝備也是個需要被正視的部分

有話好說 - 執法過當!比例怎拿捏?情緒怎控制?警察長工時!壓力大!權益健康如何保障?(2023/5/2...
↑「嚴以律基層,寬以待管理層。」講得真好。政府現在就是以為快速處分就是減決方式,但是這其實就是造成對立
基層警察績效問題,討論了幾年,但一直都沒有改變。誤解解釋,直接不算加班費,這太扯了!好難過喔
警消什麼時候才能組工會
⎝Clover。小柯⎠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 「我不想當英雄!」警察自殺只是個人問題?聽見藍色警服下...
↑自殺都會對外宣稱是家庭和感情因素,這不就證明:長官都知道是是工作因素,但為了「名譽」要睜眼說瞎話,把鍋甩給別人(搖頭)真的是吼
真的希望大家可以更重視基層警消的心理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 今天來敲婉|「證件借我看一下!」大外割案一審判警有罪,...
↑這集推推
延伸閱讀:
警察可以看我的身分證嗎? 司法院:6種情況才可以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Clover。小柯⎠
⎝Clover。小柯⎠
¶成癮與其問題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Radio - EP17|李菁琪:毒品除罪化≠合法化...
↑等等,勒戒只是丟到普通監獄,太震驚了!難怪送進去完全沒用,還可能越來越糟
現在能成癮的東西很多,只是大家怎麼貼標籤,很喜歡律師說的那句「當你看到一個人的人生一團糟的時候,國家應該要扶他一把,而不是把他踹到更看不見的深淵裡面。」不只國家啦,一般人也是;我知道這很難,但現在把他踹到看不到地方,就是掩耳盜鈴

哇賽心理學 - 菸癮如何形成,為什麼要討論新興菸品?feat.法律白話文營運長徐書磊|哇賽心觀點ep49
↑居然是法白的書磊!
成癮因素:1.心理(有療癒感、並中斷不快感/壓力);2.生理;3.環境/社會
沒錯,教育跟宣導才是更重要的
⎝Clover。小柯⎠
哇賽心理學 - 法客心法聊天室 ep18|把藥癮者重判關起來有用嗎?
↑感覺還是把「病」汙名化得很嚴重,覺得病是不好的、羞恥的、可憐的;所以不要承認他有病,就可以對他苛刻,對他的憤怒就可以理直氣壯
監禁就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對任何犯罪都是,只是把他關起來,他不會變得更好,還可能變得更贈恨跟極端
打造讓那些人不需要依賴成癮藥物的環境,真的才是治本
⎝Clover。小柯⎠
¶特殊兒/特教生

有話好說 - 特教法大修法!簡化評鑑避干擾教學!心評局部專職化!附帶決議 5 年內師生比1:8!(202...
↑整體平均師生比,這做法真的很瞎

哇賽心理學 - 擁抱多元,在不一樣裡看見美好feat.陳雅慧總編輯|哇賽心觀點ep48
↑雖然陳總編舉的例子很感人,但如果班級學校社會沒有給足夠的資源,那根本不可能發生。雖然大家對這些疾患比過往有粗淺的認識,但大多的人依然覺得他們是少數、離自己很遠(望)
對啊,是需要一張網,但目前基本上資源是不足的。資源不足下,推動融合教育教育,對所有師生都是傷害
⎝Clover。小柯⎠
¶霸凌與兒虐

有話好說 - 校園霸凌斷不了?通報失靈?輔導不足?不適任教師難退場?校園保守文化難根除?(2023/3/...
↑校園霸凌中的師生霸凌,真的應該更被重視,因為老師帶頭霸權勢凌是長久以來都有的現象,學生質疑不合理之處就會被貼上叛逆、不服管教、壞學生等標籤
聽來賓說這孩子是能保護自己的時候,真的超想哭
所以我就說性騷跟霸凌很像,加害者有可能就是任意侵害受害者;受害者尋求協助時還被說誤會、開玩笑、嬉鬧而已,被消極處理,或被要求要忍耐
(延伸閱讀:關鍵評論
年輕學生相繼輕生,是什麼讓學校成為一個不快樂的地方?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Clover。小柯⎠
有話好說 - 再傳兒虐!不打不成器?家長情緒失控?落實社會安全網!強化家庭教育中心!(2023/7/4)
↑沒錯,公審只會讓創傷更難癒合
這真的很難說,不是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教養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忍到最後才動手,這到底算不算不當管教?講不聽地給予罰跪,這算不算家暴?我當然也不認同打罵管教,但單看單一次的管教內容來討論,是否恰當?另外,給予師長的情緒控管輔導和其他支援,是否也是足夠的?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 回家了,然後呢?當受虐兒少從「家外安置」回到家庭,「壞...
↑聽不到10分鐘就整個泛淚
阿澈的故事真的QQ 不是啊嬸嬸是教育人員卻這樣對阿澈,真的很擔心我們的教育現場
「事情遇到了,不一定要處理它,可以打包它,放在心中角落,偶爾有能量,就拆包,不行,就放回去吧」
延伸閱讀:
那些縫補中的家庭,與他們的孩子──台灣兒少安置現況與未竟之事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Clover。小柯⎠
哇賽心理學 - 守護受虐兒,重拾家的力量feat.呂立醫師|哇賽療心室ep49
↑沒錯,在恐懼中是無法學習對錯;把恐懼化為憤怒反抗,又是兩敗俱傷。把愛跟暴力連結在一起,真的很可怕;這樣真的就是在傳達暴力沒問題,最後真的受害的是整個社會
那個偷便利商店的故事,有些難過
撐過前六秒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