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Wed, Nov 29, 2023 3:03 PM
工具書
無止盡的循環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Wed, Nov 29, 2023 3:04 PM
圖像類的工具書有一個很困擾的點
一張圖片會看很久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Wed, Nov 29, 2023 3:04 PM
你覺得差不多該下一張或下一頁了吧
你又會覺得這一張,一定還有自己沒有吸收到的東西
然後就死卡在這裡,進度推不動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Wed, Nov 29, 2023 3:06 PM
有太多次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又看到同樣一張圖,得到截然不同的結論
這樣的現象就又更加頻繁了
人真的要學會放手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Wed, Nov 29, 2023 3:09 PM
另一種經驗是,同樣圖像類的工具書
用略讀的方式翻著看,那樣反而很快就進入作者講東西的節奏
把他每張標著的文字,就當作是他想只想講這個(但我們知道,每一張圖都包含更多訊息
不這樣,工具書根本看不完一次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Wed, Nov 29, 2023 3:11 PM
我後來發現是地基的問題
有些東西真的自己程度更低的時候會糾結於"根本"
而那些根本,並不是作者在這本書中想討論的
所以是我誤用了、錯誤定位了這個作品的功能性
如果有辦法主動將之分離,那可能才是作者的原意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Wed, Nov 29, 2023 3:15 PM
這幾年間,有些事情的做法或看法漸漸有了改變
以前的思考方式會想說,限制自己一頁不要看太久什麼的
這樣是沒用的,只會重複最上面提到的那個情況
永遠會覺得這一頁還有東西沒有吸收,隨著一頁、一頁翻過去
累積的不安定感只會與時俱增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Wed, Nov 29, 2023 3:17 PM
最近的做法比較像是 : 先給自己設下一個認知
"我是來取得什麼的"
一般這個什麼都是代入作者原意,就是
"我是來看作者想講什麼的"聽起來像廢話
但我自己的情況,有了這一道認知,確實就不會往外岔出支線了
秋ヶ道𝙼𝚒𝚗𝚎🌿
@nisefake
Wed, Nov 29, 2023 3:20 PM
像是範例圖的光影很漂亮啊,掉坑進去翻完整本的光影
講結構的時候不看結構、講動態的時候不看動態
這樣子的反客為主要避免掉
就算真的要做,也該在第二輪以上再做
這第一趟,就只是來看作者想講什麼的
他的東西有其他更優秀的地方,放在心上,晚點
載入新的回覆
無止盡的循環
一張圖片會看很久
你又會覺得這一張,一定還有自己沒有吸收到的東西
然後就死卡在這裡,進度推不動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又看到同樣一張圖,得到截然不同的結論
這樣的現象就又更加頻繁了
人真的要學會放手用略讀的方式翻著看,那樣反而很快就進入作者講東西的節奏
把他每張標著的文字,就當作是他想只想講這個(但我們知道,每一張圖都包含更多訊息
不這樣,工具書根本看不完一次
有些東西真的自己程度更低的時候會糾結於"根本"
而那些根本,並不是作者在這本書中想討論的
所以是我誤用了、錯誤定位了這個作品的功能性
如果有辦法主動將之分離,那可能才是作者的原意
以前的思考方式會想說,限制自己一頁不要看太久什麼的
這樣是沒用的,只會重複最上面提到的那個情況
永遠會覺得這一頁還有東西沒有吸收,隨著一頁、一頁翻過去
累積的不安定感只會與時俱增
"我是來取得什麼的"
一般這個什麼都是代入作者原意,就是
"我是來看作者想講什麼的"聽起來像廢話
但我自己的情況,有了這一道認知,確實就不會往外岔出支線了
講結構的時候不看結構、講動態的時候不看動態
這樣子的反客為主要避免掉
就算真的要做,也該在第二輪以上再做
這第一趟,就只是來看作者想講什麼的
他的東西有其他更優秀的地方,放在心上,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