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色弦星🌟復健中
CXC Penana求轉噗 方格子 作者經驗 厭世 電子書
https://images.plurk.com/7orxTGCXmSIqzT71muA5mo.png

第六章:社恐的自我經營指南

接下來會簡單說一下社恐的經營指南,但就別指望自己能做到社牛程度,而是用「哪怕只有前進一點點點點」也沒關係的心態來觀看吧。

蕉園CXC方格子
寂色弦星🌟復健中
社恐的經營指南!
其實就是佛系經營啦啊不然咧
認清楚自己就是做不到社牛等級是件蠻重要的事情,然後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再一點點的去拓展。
先照料自己再向外探索。
沉迷手遊的餅
躺平的社恐XD
寂色弦星🌟復健中
沉迷手遊的餅 : 我決定躺好躺滿,只做快樂的事情
沉迷手遊的餅
寂色弦星🌟復健中 : 經營的時間都可以工作好幾輪了
寂色弦星🌟復健中
沉迷手遊的餅 : 所以社恐直接去創造價值就好,經營對社恐的效率太差了⋯⋯好
📌我寫故我在💭🪶
我只想躺平寫稿子就好(編輯帶我飛)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阿草有感覺你在哪一個平台上迴響比較多嗎?(好奇)
感覺現在都跟10年前不一樣ㄌ(
📌我寫故我在💭🪶
寂色弦星🌟復健中 : 我沒有在經營啊XDD 我主要還是偏商稿
📌我寫故我在💭🪶
閱讀習慣改變+娛樂選擇性變多,所以現在的平台成效都沒有10年前那樣來得好
📌我寫故我在💭🪶
啊..還是太太問的是SNS的經營?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我感覺阿草臉書比較多是在工商吧,噗浪可能比較多玩遊戲跟追運動??XDDD
寂色弦星🌟復健中
其實我想問的應該是每個平台的成效…(沉思)
但現在不管臉書、噗浪、x,好像曝光的效率確實都沒有以前好
📌我寫故我在💭🪶
嗯我主要還是用臉書,其他的話會用推特跟IG,現在年輕客群使用臉書的人越來越少,比較常使用的是IG。但消費者使用社群軟體的時間其實普遍沒有其他軟體多,所以增加SNS的使用平台數量可以稍微替自己增加一些推廣效率。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嗯…果然還是要增加使用平台的數量呢
現在平台太多大家都分散了
謝謝阿草分享!!
📌我寫故我在💭🪶
每個平台的使用者活動年齡層和範圍有很明顯的差異,如果說本身的客群年齡層較廣,就是增加SNS使用數量來盡力推廣,但這個對於很少刷SNS社群的使用者客群就比較~沒有太大的效果。這個的話就是只能靠大型活動來集體宣傳。
📌我寫故我在💭🪶
我的話其實基本還是靠出版社宣傳-.-,蹭主題活動之類的...還有出版社自己做的一些行銷宣傳(不一定是SNS的活動,包括學校內部舉辦的書展活動等等),因為想要靠作者自己砸宣傳的話,真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跟金錢.....
📌我寫故我在💭🪶
另外就是,寫作範圍廣一點的話,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推廣效果。例如說某種類型的題材跟寫法、設定那些比較合讀者口味,那麼就可以以這個為基礎去對同類型的作品去做變化。
📌我寫故我在💭🪶
盡可能避免類型重複,讀者很容易會膩
📌我寫故我在💭🪶
這是我自己在挑故事題材的時候的習慣-.-,不過這個的話就真的蠻吃作者本身創作的彈性度....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類型重複,這個對出版社作者應該也蠻有挑戰性的。

不過我也很堅持避免題材重複,但這就是在挑戰自己的收入了(?),可是我覺得挑戰不同的世界觀反而可以拓展之後可以去寫不同世界的故事,作者不可能一直在熟悉的領域轉圈,這樣寫久了會變成同一種套路
📌我寫故我在💭🪶
對,如果說你寫習慣的話,之後要再去創作其他類型的故事就會變得很困難,需要花更多時間轉換。所以我通常會建議寫一部就換一種題材去試試看。
很多作者寫一部作品花費的時間很長,所以這樣做比較能夠避免作者被某類型題材限制住。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對我就寫修真背景寫一年我還在慢慢嚕字數
📌我寫故我在💭🪶
自己寫不習慣的就真的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
📌我寫故我在💭🪶
但這個練起來真的對構思蠻有幫助的
📌我寫故我在💭🪶
我自己是用同時開坑的方式去練,剛開始只能同時寫2個故事,後來變成3個.....現在我同時寫N個都沒問題了..........
📌我寫故我在💭🪶
因為我不喜歡浪費時間去做沒有收益的事,所以我自己的練習方式就真的蠻鬼畜的....雖然我自己本身覺得還好,但跟別人聊完後才會意識到原來我是個變態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鬼畜坑草

我太廢了所以我得對自己溫柔點
反正要花一輩子寫的,我就慢慢拓展我的世界觀了。寫不擅長的世界觀真的很有挑戰性,但感覺很棒,因為之後就可以寫同一個或類似的世界背景但不同的故事啦!
去不同世界開車色色有夠香
📌我寫故我在💭🪶
我應該是開始決定要走職業作家那時候開始鬼畜化的(喂),而且我專職這段時間大部分都是一口氣簽2年份的稿量所以...就只是拼命埋頭寫,回過神才發現自己跟變態沒有什麼不同 (眼神死)
📌我寫故我在💭🪶
台灣要走職業太難,與其說去拚那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銷量數字,不如靠稿量來增加收入,所以我以前真的就是滿腦子只有寫稿子的念頭,銷量偶而看看觀察一下市場情況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稿量真的比較實際,我自己也有感覺作品一多,自出版的電子書銷量會慢慢穩定在一個數字上。這樣感覺起來應該是作品越多,銷量會越穩定
📌我寫故我在💭🪶
對的,而且站在商業作家的角度來說...作品數量就等於是你的履歷表,所以瘋狂增加沒什麼壞處
📌我寫故我在💭🪶
我永遠記得編輯之前跟內部主管討論我的時候,對方聽到我XX歲就出100本小說一臉震驚的事 我最愛給人驚嚇了(快住手)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作品數量也是一個讓讀者可以安心的方式吧
作者有好好寫完持續創作的「印象」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200本在前方等待著妳!
📌我寫故我在💭🪶
其實有些不愛互動、默默追蹤你的讀者也會很在意作者的作品數量,如果說他喜歡你的故事,那他就會覺得這個作者產量穩定、量也很夠,自然就會產生好感並有想要繼續追這個作者的想法
📌我寫故我在💭🪶
再給我7.8年應該就有了,200本!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這樣2030搞不好有機會200本!
📌我寫故我在💭🪶
寂色弦星🌟復健中 : 我目前是朝這個方向努力 然後再看到時候的情況來思考接下來的目標。我都覺得自己可能會寫到編輯退休(欸)。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不是寫到地球毀滅嗎(誤
📌我寫故我在💭🪶
寂色弦星🌟復健中 : 那樣我就是真的入魔了啊太太
寂色弦星🌟復健中
📌我寫故我在💭🪶 : 妳不是已經入魔了嗎還要等地球毀滅(?
📌我寫故我在💭🪶
寂色弦星🌟復健中 : 我距離魔化完全體還有一段時間啊啊啊~我還想再繼續當植物QAQ!!!!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