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13 PM
一點家事
掰噗~
@baipu
好奇
Wed, Nov 22, 2023 4:13 PM
真假!?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14 PM
我突然想通被我稱呼狂信者的親戚為什麼會有那麼讓人感到困擾的信仰了。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17 PM
Wed, Nov 22, 2023 5:03 PM
我覺得講起這個親戚,可能也滿有戲劇性的。
這個親戚是我大伯,我的祖父在我父親和大伯還在就學的年齡因為出車禍,當時的醫療品質還沒有像如今那麼進步,用到受到污染的醫療器具引發敗血症逝去了。
而且在差不多就是那個時候,家裡被倒會跑債,對於我爸爸、大伯,或者是我阿嬤而言,大概都是人生中的寒冬。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19 PM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講好這個故事,畢竟我再怎麼對「家族」這個概念心靈上有疏遠的感覺,我仍然是某個家族的一分子,講這些事情的時候我會在一定程度上覺得滿不舒服的。
我還是想就把他當作是一個故事講掉就好,有些其他人自己的心結也不是我能處理的。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25 PM
Wed, Nov 22, 2023 4:58 PM
在繼續講他們人生中的谷底之前,我得講講我的大伯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簡單一點講,他是一個高智商、低情商的怪人。但他有很多令人佩服的地方,尤其是他的自律,他是一個對自己定下目標就會嚴格執行,每週7天,一年365天,都不會因為心情不好、下雨颳風打雷而去找藉口停止自己計畫,是有如設定好就會響的手機鬧鐘一般地人類。
我聽過我爸爸說,大伯小學學珠算,邊哭邊逼著自己打完十幾頁的題目,彼時的我爸根本不想學,只想和小夥伴去田裡偷挖鄰居的地瓜,尤其偷來烤的都比較刺激好吃。
所以,除非生命或意外逼得大伯停下來,他基本上都去努力盡己所能……我是說,能夠用智商和毅力從事的那部分。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26 PM
祖父的逝去無疑地是人生中一大打擊。
頭腦功課一向優異,正在雄中就讀的大伯在那樣的打擊下,失語了。
整整一年沒有人看過他講話過。
QQ 整理房間中
@Poodles
Wed, Nov 22, 2023 4:29 PM
天啊 ……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30 PM
Wed, Nov 22, 2023 5:00 PM
接下來的故事是大伯很喜歡說的一件事情,展現了他受到了神的救恩,我今天才想通為何。
他說有一個傳教士看他陰沉不講話,總是一個人很孤僻,所以每次都去找他,不斷的和他傳教。
那時大伯從不開口,不開口的人大概也沒有拒絕的權利,耳朵不是說閉起來就聽不見的器官,他被動接受傳教士傳教好幾個月,終於,他開口問那個很雞婆的傳教士關於耶穌的問題。
失語症就這樣神奇的好了,畢竟是心因性的,並不是啞了,只是那個契機剛好是一個鍥而不捨的傳教士帶來的。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32 PM
Wed, Nov 22, 2023 5:01 PM
我過去一直想不通,為什麼被一個人煩個幾個月以後就會被洗腦成功,然後轉職成信仰狂戰士。
並不是一直在人耳邊唸就有用的,而這一切的緣由我都寫在上面的故事裡了。
我想從一個,雖然我滿草莓的,但我仍然也是一個長女身份出生的孩子,我想從我認知到長子女在家庭中感受到的那種責任感和某種程度的恐懼來理解大伯的失語症,那麼後續一切都說得通了。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40 PM
Wed, Nov 22, 2023 5:01 PM
我觀察到的長子/女,除了被教會了一部分的親職化,還有一些性格趨向父母,有保守的一些價值觀之外:
相較其他幾個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會更深一點,我其實從很小,或許也有家人的影響,這部分暫且擱置不談,但我個人對「父母離開」的恐懼基本上就有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那邊。
從這個角度我能夠理解大伯為什麼遇到祖父去世後會有那麼大的衝擊到失語,原因大概有這些:
1. 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因為不論是車禍的發生,還是敗血症,整起事件都發生的很快。
2. 責任感
我覺得長子女都很早會被教育在家裡自己有什麼樣的義務了,而在兄弟姊妹關係良好的家庭,又尤其是還沒出社會的年紀,過去是受到怎麼樣的價值觀教導,對自己有什麼樣的要求。
而大伯是怎麼樣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一個人,我想這一點已經不言而喻。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43 PM
3.落差感
這一點發生在比較後面了,意識到現實和自己的責任感沒有辦法達到平衡的落差。
這種情緒我認為對每個人來講,不一定是恐懼,但於我個人而言,我想那是一種恐懼,因為我沒有經歷過,我的想像會帶給我恐懼。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51 PM
Wed, Nov 22, 2023 4:51 PM
而這三點產生的原因都是由於重要他人的逝去,是一種人際關係的斷裂。
傳教士的出現,還有他帶來的「福音」,恰好填補大伯當時失去的人際關係。
如果要仔細講起神的愛我覺得篇幅會讓我不能睡覺,所以我簡單的說結論:基督宗教的神的愛,是帶著要求和交換,但同時又某種程度上有無私給予的,很近乎父愛的愛。
也就是說,信仰耶穌很成功的填補喪父的大伯當時人生中帶給他最大痛苦的人際關係斷裂。
這在他的心中會留下一些神奇的等式:
沒有耶穌 = 喪父的痛苦
(信仰的愛 = 父愛)
大伯宣揚信仰耶穌 = 大伯以傳福音的名義去展現他與耶穌的愛( = 大伯如何體會父愛)
括弧是我不認為大伯意識到的內容,而最後一條等式的主要目的是持續地表現,以此來感受父愛的穩固。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52 PM
也就是說:
他透過信仰逃避對至親逝世的痛苦,又在宣揚信仰的時候,強烈地將對父愛的渴求投射到外部的世界。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53 PM
這件事情持續了四、五十年,至今,認識他的人對他的最大印象就是
狂信徒
信仰基督教。
順帶一提,在他信仰基督教以後就沒有去掃過墓、祭過祖。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54 PM
Wed, Nov 22, 2023 4:55 PM
即使大伯三餐都要呼求主的名號。
他那不曾信仰過耶穌的父親,我的祖父,或許也不會得救去往天國。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4:55 PM
故事講完了,該去睡覺ㄌ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5:08 PM
說都說了就多說幾句,我覺得我大伯可能就是,當下沒能接受事實,事後沒有好好告別,性格裡的執著帶給他優勢的同時也是囹圄把他困住。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5:11 PM
或許信仰就是他的出路吧。
我其實不知道他怎麼想自己的這些經歷的,雖然我好像猜得到,他會說那一切都是主的安排,而他會無條件信任主。
因為那就是信仰。
不過我比較信仰我看的書:「我們並不想知道自己潛意識裡的內容,如果真想知道,這些想法根本就不會進入潛意識。」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Wed, Nov 22, 2023 5:15 PM
I Only Came to Say Goodbye (2002 Remaster)
遊者-ㄐㄊㄅㄒㄕㄅ
@pigbrother225
Thu, Nov 23, 2023 12:05 AM
順帶一提一些後續故事,後來那個傳教士回自己的國家了,直到前幾年,大伯在和學生自我介紹背景時,提到他出國深造的契機是因為傳教士讓他認識基督教,而他自覺有義務也傳遞福音。
自我介紹的PPT上有一張他和傳教士的泛黃合照掃描檔。
台下一名學生認出那張照片上的傳教士是自己的父親,於是二十幾年因為距離而失聯的他們又見上面了。
QQ 整理房間中
@Poodles
Thu, Nov 23, 2023 12:53 AM
很奇妙
載入新的回覆
這個親戚是我大伯,我的祖父在我父親和大伯還在就學的年齡因為出車禍,當時的醫療品質還沒有像如今那麼進步,用到受到污染的醫療器具引發敗血症逝去了。
而且在差不多就是那個時候,家裡被倒會跑債,對於我爸爸、大伯,或者是我阿嬤而言,大概都是人生中的寒冬。
我還是想就把他當作是一個故事講掉就好,有些其他人自己的心結也不是我能處理的。
簡單一點講,他是一個高智商、低情商的怪人。但他有很多令人佩服的地方,尤其是他的自律,他是一個對自己定下目標就會嚴格執行,每週7天,一年365天,都不會因為心情不好、下雨颳風打雷而去找藉口停止自己計畫,是有如設定好就會響的手機鬧鐘一般地人類。
我聽過我爸爸說,大伯小學學珠算,邊哭邊逼著自己打完十幾頁的題目,彼時的我爸根本不想學,只想和小夥伴去田裡偷挖鄰居的地瓜,尤其偷來烤的都比較刺激好吃。
所以,除非生命或意外逼得大伯停下來,他基本上都去努力盡己所能……我是說,能夠用智商和毅力從事的那部分。
頭腦功課一向優異,正在雄中就讀的大伯在那樣的打擊下,失語了。
整整一年沒有人看過他講話過。
他說有一個傳教士看他陰沉不講話,總是一個人很孤僻,所以每次都去找他,不斷的和他傳教。
那時大伯從不開口,不開口的人大概也沒有拒絕的權利,耳朵不是說閉起來就聽不見的器官,他被動接受傳教士傳教好幾個月,終於,他開口問那個很雞婆的傳教士關於耶穌的問題。
失語症就這樣神奇的好了,畢竟是心因性的,並不是啞了,只是那個契機剛好是一個鍥而不捨的傳教士帶來的。
並不是一直在人耳邊唸就有用的,而這一切的緣由我都寫在上面的故事裡了。
我想從一個,雖然我滿草莓的,但我仍然也是一個長女身份出生的孩子,我想從我認知到長子女在家庭中感受到的那種責任感和某種程度的恐懼來理解大伯的失語症,那麼後續一切都說得通了。
相較其他幾個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會更深一點,我其實從很小,或許也有家人的影響,這部分暫且擱置不談,但我個人對「父母離開」的恐懼基本上就有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那邊。
從這個角度我能夠理解大伯為什麼遇到祖父去世後會有那麼大的衝擊到失語,原因大概有這些:
1. 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因為不論是車禍的發生,還是敗血症,整起事件都發生的很快。
2. 責任感
我覺得長子女都很早會被教育在家裡自己有什麼樣的義務了,而在兄弟姊妹關係良好的家庭,又尤其是還沒出社會的年紀,過去是受到怎麼樣的價值觀教導,對自己有什麼樣的要求。
而大伯是怎麼樣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一個人,我想這一點已經不言而喻。
這一點發生在比較後面了,意識到現實和自己的責任感沒有辦法達到平衡的落差。
這種情緒我認為對每個人來講,不一定是恐懼,但於我個人而言,我想那是一種恐懼,因為我沒有經歷過,我的想像會帶給我恐懼。
傳教士的出現,還有他帶來的「福音」,恰好填補大伯當時失去的人際關係。
如果要仔細講起神的愛我覺得篇幅會讓我不能睡覺,所以我簡單的說結論:基督宗教的神的愛,是帶著要求和交換,但同時又某種程度上有無私給予的,很近乎父愛的愛。
也就是說,信仰耶穌很成功的填補喪父的大伯當時人生中帶給他最大痛苦的人際關係斷裂。
這在他的心中會留下一些神奇的等式:
沒有耶穌 = 喪父的痛苦
(信仰的愛 = 父愛)
大伯宣揚信仰耶穌 = 大伯以傳福音的名義去展現他與耶穌的愛( = 大伯如何體會父愛)
括弧是我不認為大伯意識到的內容,而最後一條等式的主要目的是持續地表現,以此來感受父愛的穩固。
他透過信仰逃避對至親逝世的痛苦,又在宣揚信仰的時候,強烈地將對父愛的渴求投射到外部的世界。
狂信徒信仰基督教。順帶一提,在他信仰基督教以後就沒有去掃過墓、祭過祖。
他那不曾信仰過耶穌的父親,我的祖父,或許也不會得救去往天國。
我其實不知道他怎麼想自己的這些經歷的,雖然我好像猜得到,他會說那一切都是主的安排,而他會無條件信任主。
因為那就是信仰。
不過我比較信仰我看的書:「我們並不想知道自己潛意識裡的內容,如果真想知道,這些想法根本就不會進入潛意識。」
自我介紹的PPT上有一張他和傳教士的泛黃合照掃描檔。
台下一名學生認出那張照片上的傳教士是自己的父親,於是二十幾年因為距離而失聯的他們又見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