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豔陽
戰略思考,其實也就貫穿柯文哲迄今為止的從政生涯。柯文哲很崇拜毛澤東,在選舉戰法上,也確實師法毛澤東甚多。從幾個方面體現:第一,是他的戰術靈活,說變就變,這和毛澤東的游擊戰有異曲同工之妙。其次,是「打」、「談」交替運用,戰場上劣勢就談,優勢就打。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策略。2014年,他靠聯合民進黨打敗國民黨。這一次,想藉由聯合國民黨打敗民進黨,也不過就是個故技重施而已。
台北豔陽
去年九合一選戰後,民眾黨表現不如預期,國民黨聲勢大振。當時柯文哲設定的民眾黨目標,只是希望能「三黨不過半」,自己能在藍綠之間扮演「關鍵少數」,選後可以左右逢源。但國民黨總統提名亂流,讓柯文哲有了可趁之機,總統支持率甚至躍居第二。面對不同的情況,柯文哲「因應情況變化」的游擊戰策略,可說表現無遺。
台北豔陽
而在「聯合主要敵人、打擊次要敵人」的應用上,柯文哲的合縱連橫對象,除了民眾黨、國民黨、民進黨的「聯合國民黨對付民進黨大三角」,在與國民黨的協商談判過程中,還有民眾黨、國民黨和郭台銘的「小三角」。綜觀與國民黨的整個談判過程中,每當談判觸礁,柯文哲都會有「與郭台銘合作出現進度」,其實就是「打打談談」,給國民黨施加壓力,從而為自己爭取較好的談判籌碼。
台北豔陽
更進一步看,這樣的「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三角關係,也可在柯文哲對待國民黨、民進黨內的態度看出端倪。在與國民黨談判時,朱立倫被視為是其「較友善」的談判對手,侯友宜則是「主戰派」。而柯文哲時而和韓國瑜見面,時而密會王金平,也是相同道理。至於民進黨,他則立下「除了新潮流,其他民進黨的都可合作」原則,同樣是三角戰術的運用。
台北豔陽
對柯文哲來說,這場選戰他可以有三層目標設定:第一層是當選總統,第二層是成為「執政聯盟」的一部分,第三層是回到最初始的「三黨不過半的關鍵少數」。
台北豔陽
從目前的選舉情勢看來,如果沒有重大意外,柯文哲的第三層目標應該是可以達成的。至於第一層目標,國民黨顯然對柯文哲的「拉郭小三角」戰術有所洞悉,近來力拉韓國瑜歸隊,與柯文哲的「拉郭」針鋒相對,國民黨接受「柯侯配」就範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所以柯文哲如仍要在總統選舉爭取勝選,就只能「聯郭」獨立參選;否則,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求達成第二層「成為執政聯盟一部分」的目標。換句話說,就是出任侯友宜的副手,並且以此換取民眾黨在未來的聯合政府和立法院正副院長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