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學 @ 噗浪
Facebook
陳穎青
在 董福興 那裡看到日本傳奇出版人見城徹談論日本的出版危機,...見城徹的結論是:「紙書已經到底了,只能靠內容來賺錢。」...這話說得很實際,不過他似乎沒有意識到,出版社並不擁有內容,那要如何靠內容賺錢?...

*老貓把出版社的根刨出來曬烈陽曝屍了。
*岔題:你或許不相信,我早期簽的翻譯授權合約,很多沒有合約年限,有也是如果雙方沒有異議,自動續約,條件是每年銷售不得低於一定數量,譬如五十本。當然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做的是學術書,對方也深知這種書的銷量有其極限,不會過於從商業考量。但現在這種合約已經不可見了。(有趣齁,早期的條件比較合理吧,生機繫於共榮,而不是只有己身的商業考量)
*如何「從頭完整持有內容」?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