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
@mungB6
Tue, Nov 7, 2023 4:11 AM
Podcast Memo
學會「深度對話」,讓你經營「好關係」~《同理心對話》
【有聲書評】學會「深度對話」,讓你經營「好關係」~《同理心對話》凱宇和嘉玲的對談
學會「深度對話」,讓你經營「好關係」~《同理心對話》凱宇和嘉玲的對談|【有聲書評】
一早腦袋沒在線,大致筆記ㄍ
TEA
@mungB6
Tue, Nov 7, 2023 4:13 AM
深入對談
設想會不會對對方造成冒犯
溝通目標的目標與期望
#覺察自己
靠近一個人是想要瞭解一個人,不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沒辦法走進別人心裡,別人也沒辦法靠近你,往往是自己太想想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沒有想瞭解彼此。
他有他的理由,你有你的原因,這非二選一的。
拋開個人偏見及預設立場。
#尊重別人的觀點/培養同理心
反彈效應 :
真誠與彼此尊重的對話,在於敞開心胸,而不是改變對方的立場。 對談為真實地說自己,沒有要服從誰,或是得達到什麼共識。 對談不是對方需要喜歡上我、想繼續與我互動,帶有這種期待很容易下意識想要去改變他人、 想要扭轉別人想法,或是在對談中試圖導向某個結果。
TEA
@mungB6
Tue, Nov 7, 2023 4:13 AM
自說成理:自己時常無意識到自己已經站了某個立場,然後容易將外面訊息統合成合乎自己的故事邏輯。
他對那件事有了他自己的相信,你就要花更大的力氣去說服他那是錯的。
容易適得其反,明明要瞭解一個人,卻想改變對方,對談反而使距離關係更遙遠。
人際關係→不帶預設的問句
互相想控制對方,使關係惡化
培養同理心→讓自己適時地獨處(獨處思考先前談的內容,你的觀點、對方的觀點)
人為何想與人有互動,因為人有依附的需求。
在了解別人前,先把自己的狀態穩定下來。
《安靜就是力量》,獨處後容易發揮同理心。
適時避開對話,反而可以改善人際關係。
(然而人類很害怕獨處>不獨處就無個人思考時間>人與人交際時常產生衝突)
TEA
@mungB6
Tue, Nov 7, 2023 4:13 AM
真正的人際關係是重質不重量的。
與他人交流時的阻礙:
我們太堅固地想要保護自己(想法)。
怕自己相信的東西被挑戰、怕認為的事情被推翻。
如果我們沒有覺察的話,那麼我們對這個世界往往是築牆的。
談話關鍵不在於培養多少技巧,而是要知道自己在哪裡。(獨處為認識自己一個途徑)
-------------------—
載入新的回覆
學會「深度對話」,讓你經營「好關係」~《同理心對話》
設想會不會對對方造成冒犯
溝通目標的目標與期望
#覺察自己
靠近一個人是想要瞭解一個人,不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沒辦法走進別人心裡,別人也沒辦法靠近你,往往是自己太想想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沒有想瞭解彼此。
他有他的理由,你有你的原因,這非二選一的。
拋開個人偏見及預設立場。
#尊重別人的觀點/培養同理心
反彈效應 :
真誠與彼此尊重的對話,在於敞開心胸,而不是改變對方的立場。 對談為真實地說自己,沒有要服從誰,或是得達到什麼共識。 對談不是對方需要喜歡上我、想繼續與我互動,帶有這種期待很容易下意識想要去改變他人、 想要扭轉別人想法,或是在對談中試圖導向某個結果。
他對那件事有了他自己的相信,你就要花更大的力氣去說服他那是錯的。
容易適得其反,明明要瞭解一個人,卻想改變對方,對談反而使距離關係更遙遠。
人際關係→不帶預設的問句
互相想控制對方,使關係惡化
培養同理心→讓自己適時地獨處(獨處思考先前談的內容,你的觀點、對方的觀點)
人為何想與人有互動,因為人有依附的需求。
在了解別人前,先把自己的狀態穩定下來。
《安靜就是力量》,獨處後容易發揮同理心。
適時避開對話,反而可以改善人際關係。
(然而人類很害怕獨處>不獨處就無個人思考時間>人與人交際時常產生衝突)
與他人交流時的阻礙:
我們太堅固地想要保護自己(想法)。
怕自己相信的東西被挑戰、怕認為的事情被推翻。
如果我們沒有覺察的話,那麼我們對這個世界往往是築牆的。
談話關鍵不在於培養多少技巧,而是要知道自己在哪裡。(獨處為認識自己一個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