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n
每日一文 → 是的,佛教深信祈禱的功能。事實上,從靈驗的程度及靈驗的比例上考察,佛教遠比其他神教的祈禱功能更顯著、更有力、更可靠。(摘自 05-02 《正信的佛教》→佛教徒相信祈禱的功能嗎?)原噗~
禪 心 [ctang]
:-)
ctan
續上~ 05-02 《正信的佛教》→佛教徒相信祈禱的功能嗎?~ 祈禱的原理,是以祈禱者的心力-由強烈的信念所產生的一種超自然的精神統一的定力,去感應被祈禱者(如諸佛菩薩)的大悲願力,自己的定力與佛菩薩的願力相應相接,便會產生一種不可思議的神力,那就是祈禱所得的經驗或靈驗。:-)
ctan
續上~ 在大乘佛教的中國地區,祈禱觀音菩薩的靈驗,最為卓著。再說,一個虔敬的三寶弟子,本來就有善神的護持,只要信念堅強,若遇到突發的變故,雖不臨時祈禱,也會逢凶化吉。因為祈禱的功能,是由堅強的信念中產生,所以,凡是信念堅強的人,也就等於時刻都在祈禱的功能之中。:-)
ctan
續上~ 不過,佛教雖然深信祈禱的功能,但也並不強調祈禱的萬能。比如佛教徒生了病,祈禱是要緊的,如果病人有自信的把握,能夠憑他虔誠的祈禱,便可感應痊癒。:-)
ctan
續上~ 所以,說法聞法也能醫病(《增一阿含經》卷六及《雜阿含經》卷五等);如果病人沒有自信和把握,也缺乏祈禱的經驗(是指效驗),那就應該延醫診治了,所以,雖在釋迦世尊的當時,比丘們患了病,通常也多用醫藥治療。:-)
ctan
續上~ 因此,一般相信:佛法,主要是醫眾生生死的心病;醫藥,能治血肉之軀的身病。有了病痛,祈禱是應該的,診療也是必須的-這是正信佛教徒的見解。心得:軸心(淨、敬、應)如實,業果不妄,走過留痕,慣久成習,內外時空,當下俱足,念-今心,當下心,心不同,慧不同,鍛練心,簡、淨、輕、明,含微、攝廣,慧生活;戒定依持,不妄如實,慚懺常省,步步踏實,感恩惜福,護念觀照,心慧慎行,善己利眾。:-)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