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03 AM
Mon, Sep 25, 2023 8:06 AM
2
2
昨天在某博物館的「都市傳說」展區看到重現早年BBS的純文字介面,還特地用了一台CRT螢幕,桌子下方還有一台米白色桌機機殼
但仔細一看就發現其實是用現代的筆電轉接的;桌機機殼就只是擺設而已,後方沒有接任何線路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04 AM
其實CRT最右邊的視窗捲軸也露餡了
ʇǝǝu物廢個是就我@ɐʞɐʇ
@unsymmetry
Mon, Sep 25, 2023 8:11 AM
CRT就算了 但NB沒藏好我不行XD
話說是這個展覽嗎?
國立台灣文學館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11 AM
現在要重現純DOS環境不難,但倚天中文系統恐怕比較麻煩:它會挑顯卡
1995年最後一代的純DOS中文系統 ET2000 就不支援我當時的 S3 86C968 晶片,只支援 86C868 與 86C928;更晚的 PCI 顯卡,像是大受歡迎的 S3 Trio64 系列,只怕更難支援;這等於說要找堪用的 ISA 顯卡與可搭配的主機板,難度大幅增加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11 AM
ʇǝǝu物廢個是就我@ɐʞɐʇ
: 是啊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13 AM
地點在
Qidong Street Japanese Houses · No. 27號, Section 2, ...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19 AM
ʇǝǝu物廢個是就我@ɐʞɐʇ
: 機殼上貼的 Pentium 也是 Core 時期的,不是鬼故事高峰期時代的
找了一下,網上賣復刻貼紙的很多,但居然只有這張圖是正確的設計
ʇǝǝu物廢個是就我@ɐʞɐʇ
@unsymmetry
Mon, Sep 25, 2023 8:22 AM
我對貼紙的印象其實也是從CORE才開始XD
更之前的設計沒注意過w
絕地窮困潦倒※大貓
@mar2821_bigcat
Mon, Sep 25, 2023 8:27 AM
啊哈哈我有經手過這檔展欸,沒想到他們實際做出來這麼粗糙
rîch1ïû
@richliu
Mon, Sep 25, 2023 8:29 AM
Red Hat CLE 不香嗎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32 AM
絕地窮困潦倒※大貓
: 也太巧
其實把筆電往左邊挪一挪就不那麼容易被發現了 XD
AKD0020
@AKD0020
Mon, Sep 25, 2023 8:39 AM
筆電不藏好真的很落漆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45 AM
AKD0020
:
其實黑色 DVD±RW 與讀卡機也很出戲;當年光碟機跟機殼一樣是米白色為主流,而且還沒有讀卡機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47 AM
rîch1ïû
: 我記得當年系上真的有學長為此去學 FreeBSD 架站,但絕大多數非資訊相關科系學生沒有時間與動機去學 Unix
rîch1ïû
@richliu
Mon, Sep 25, 2023 8:50 AM
dormcat
: 這個是當年 Linux console 沒有中文,加上套件升級成有中文 console 的計劃
Linux中文延伸套件計劃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8:55 AM
rîch1ïû
:
桑萬@M團箱推中
@someonex
Mon, Sep 25, 2023 8:57 AM
當年Slackware 可是要燒磁片一片一片裝的
yusaku
@yusaku
Mon, Sep 25, 2023 9:24 AM
dormcat
: 為了幫學校架設網站我還真的學了FreeBSD
dormcat
@dormcat
Mon, Sep 25, 2023 9:28 AM
yusaku
:
rîch1ïû
@richliu
Mon, Sep 25, 2023 9:54 AM
yusaku
: 我當年沒學 FreeBSD 的理由有點蠢,那時我沒燒錄器
同學幫我燒 FreeBSD 就是將 FreeBSD 所有的檔案拉進去,而不是燒 ISO .....
因為不能開機,我覺得 FreeBSD 怎麼這麼爛,就改灌 Linux 了
賣火柴的韭菜
@derchao
Mon, Sep 25, 2023 10:08 AM
yusaku
:
載入新的回覆
但仔細一看就發現其實是用現代的筆電轉接的;桌機機殼就只是擺設而已,後方沒有接任何線路
話說是這個展覽嗎?
國立台灣文學館
1995年最後一代的純DOS中文系統 ET2000 就不支援我當時的 S3 86C968 晶片,只支援 86C868 與 86C928;更晚的 PCI 顯卡,像是大受歡迎的 S3 Trio64 系列,只怕更難支援;這等於說要找堪用的 ISA 顯卡與可搭配的主機板,難度大幅增加
找了一下,網上賣復刻貼紙的很多,但居然只有這張圖是正確的設計
更之前的設計沒注意過w
Red Hat CLE 不香嗎其實黑色 DVD±RW 與讀卡機也很出戲;當年光碟機跟機殼一樣是米白色為主流,而且還沒有讀卡機Linux中文延伸套件計劃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學幫我燒 FreeBSD 就是將 FreeBSD 所有的檔案拉進去,而不是燒 ISO .....
因為不能開機,我覺得 FreeBSD 怎麼這麼爛,就改灌 Linux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