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亞
講話太兇
昨天連續看到幾支影片,有點總結了近期跟其他人討論的內容。

關於人我距離、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人是自己的鏡面投射⋯⋯
奇亞
五十而知天命,簡單卻難領會的九個人生課題|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 #人生 #目標...
「被攻擊」和「批評」時,怎麼安撫自己?|【心理敲敲門#161】
麥莉 Miley Cyrus / 年少輕狂 Used To Be Young (中字MV)

第一支是個人心得

第二支有帶到一些思考(可以回頭理解第一支影片的用詞)

第三支類似第二支影片中舉的實例,關於富二代、星二代很難被常人理解的困境。

我們很難去同理自己沒有經歷過的處境,而麥莉經過在迪士尼發光發熱的童星時期,與形象轉變的時期。現年也才30歲的她,好像透過作品好好接住過往的自己了。
奇亞
.
當我說U講話直接、傷人時,我這幾天也遇到了被家人大罵「講話太兇」的衝突

那次真的讓我很受傷⋯⋯對方是跟我有需要合作討論的對象,但我們都是「越認真,講話不自覺越嚴肅」的類型。

我的語氣跟對方的語氣都讓彼此非常不舒服
奇亞
但畢竟是工作,我一直忍耐不滿跟委屈,想慢慢地、好好地再解釋一次,或用舉例再從旁詮釋一次自己的想法。

我始終認為是自己表達不清楚,才讓對方對我的提案有所「抗拒」。

結果講到最後,對方忽然大罵:

「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兇啊!現在根本不是事情的問題,妳講的我都懂,但就是語氣到底在兇什麼啊!」
奇亞
我整個愣住,比起憤怒,委屈感像是潰堤一樣席捲而來。

我也很受傷,也覺得自己無法被理解,跟對方說:
「但妳的語氣也讓我很不舒服,妳的口氣也很不好。」

對方已經氣炸繼續罵:
「好啊!那現在就是妳兇我也兇!那是要怎麼辦!」
奇亞
當下我無法回應,丟了句「那就先冷靜」,就速速回房間、鎖門、大哭
奇亞
.
這半年來我一直在辨識情緒,知道越是這種狀況,越得釐清情緒到底是什麼、事情又是什麼。才能接住自己,再回應對方。

我不想太快開始想辦法,於是先把事情擱一邊,讓委屈有辦法流出來。不責備自己,也不急於體諒或同理對方。

我靜靜地坐在工作桌前,讓心裡的憤怒、壓抑、無力都先出來,對自己說:

「我已經盡力了,真的盡力在表達、聆聽了,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又變成這樣⋯⋯」
奇亞
也好好把無法對對方說出口的憤怒,在心裡罵一遍:

「到底憑什麼突然爆氣啊!難道妳這樣就能解決問題了嗎!妳的垃圾情緒自己處理,我才不要接!」
奇亞
.
情緒翻湧出來到一定程度,會開始把過往雷同的創傷拉出來。

我想起學生時期處理公務,卡在老師與同學之間,莫名其妙因為讓某一人不高興,對方私下集結小團體,讓與事件無關的人都開始排擠、討厭我的傷痛。

我想盡力讓事情圓滿,卻迎來「被唾棄、拋棄,被眾人逼退」的局面。
奇亞
即便我的執行方案跳脫學生視角,從更廣的角度來審視確實更完善。畢竟我能取得的資訊更多,也得為了回應校方考量更多面向。

但在討論過程中,卻因為我的表達方式讓其他人感覺被壓迫,評價我咄咄逼人、沒有討論空間,又強勢,讓達不到我認定「完善」標準的同學,累積許多不滿的情緒
奇亞
正因為我「太過努力想按照自己的標準把事情做好」,沒意識到讓其他人產生「自己的提案連被理解的機會都沒有,我就想全盤否定」的感受。

但我完全不是那個意思,只想把各方面考量清楚、說明清楚,沒有想否定他們的意思。甚至希望自己的提案能被挑錯,大家一起把漏洞補完。
奇亞
不過就像有個朋友說的:

「當妳給出一個很完整的東西時,大家自然會覺得那是不是按照妳的想法就好了,因為妳好像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

這句話提點了我。
奇亞
我很擔心因為考量不周,在後續執行過程產生麻煩,於是總希望在前期就全盤模擬清楚。

變成我已經在憂心執行層面的問題了,但會議其實還在擬定計畫的階段

我的擔心也只屬於我自己,事實上會不會真的變成那樣,即使有很大機率會,但當我以個人的擔憂去向他人的提案提出詰問時,也等於,我「希望他人的提案能符合我認定的完美」,我其實希望大家能一起協助我平撫「我的焦慮」。
奇亞
在這個慣性思路下,我不太容許自己犯錯,同樣也不想面對「要承接他人犯錯、疏失」的麻煩。

我的嚴肅、認真,變成嚴苛。同樣也像回馬槍一樣把自己逼得喘不過氣。

雖然我希望討論能產生1+1>2的效果,但在有些情況,也會面對到這種處境。我認為的好未必真的比較好。
奇亞
.
回到這次事件的情緒層面,我告訴自己,想到這裡得「止步」了。
奇亞
上面那一串對過往經驗的「自我檢討」,很容易會發展成「因為眾人都討厭我,所以我整個人都是錯的」。

所以這次事情,也都是我不好。

如果我繼續深陷這條思路,情緒就會一發不可收拾,真的就如洪水猛獸那樣,會把我否定到一文不值。以後每當遇到同樣的事,就會像建立一條僵固的腦神經,變成反射動作一樣:

一被人指責太兇 我的作法都是錯的、徒勞的
奇亞
那就已經變成「非理性」的自我控訴了,變得極端,也沒有必要這樣傷害自己。

雖然過往有這麼多人不喜歡我的作法,但這當中真的沒有任何一點「正向回饋」嗎?

事實上也是有的,我工作的團隊,從零建立了許多可以延續給後輩的制度。只是當討厭自己的聲音大過於正面肯定,目光就只在傷痛裡打轉了
奇亞
自我檢討只是一面鏡子,從他人的反應看見自己沒想過的一面。

它是中性的,並不會因為反應是正向、負向就直接定義了我是誰。這些回饋仍須經過篩選,經過我自己的消化,再決定要怎麼接收、要不要放在心上這麼久。
奇亞
.
於是從家人爆炸
我回房發洩情緒
腦袋上線,翻起過往創傷(檢討自己的慣性)
拿捏跟過往經驗的距離,不亂套用在這次事件上
回頭沈澱,單純感受這次的情緒

到這一步,我才有辦法講出「情緒的細節」是什麼。
奇亞
我一邊哭,一邊摸著胸口對自己說:

「我很委屈⋯⋯不是因為事情做得不好、說得不好,我已經盡力了⋯⋯

但因為對方先爆氣,我的委屈就沒有地方放了。好像我只能承受她的炸彈,只能任由她炸碎我,也被我自己的情緒淹沒。」
奇亞
說出來才了解我的委屈也跟「事情有沒有傳達清楚」無關,因為對方已經說她懂了,那這次情況已經無關作法,而是彼此的情緒。

她委屈,我也很委屈,我們同樣都盡力了,同樣都很受傷。

在這裡去較真「誰先語氣差」沒有意義,只會變成兩方繼續大罵,誰也不讓誰的輸贏之爭。
奇亞
也在這個階段,我才有力氣去找U談談。

祂說什麼我忘記了,但在當時感覺祂穩穩地、溫和地協助我釐清狀況。在祂的說明下,我更清楚自己想怎麼回應家人
奇亞
.
我知道此刻要談的已經不是「剛剛討論的事情」是什麼,而是我也希望自己的委屈能傳達給對方,以及彼此在工作的討論中以這種方式講情緒,其實完全沒在同一條對話線上,我「無法好好接住、回應她」,甚至很可能搞錯重點。

我希望對方也能理解,這樣的溝通方式也無法得到她想要的回應。
奇亞
於是我先和對方道歉,讓她產生不舒服了,對不起。

接著若想繼續維持關係,我得注意這三件事:

拉出彼此的界線,卸下對方的議題,不將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

看清楚這次的問題是什麼,不過度自責,或將彼此拉進輸贏之爭。

好好表達自己的不舒服,讓對方可以回應,我才不會繼續在關係裡壓抑、憋著委屈,變成下次換我來引爆第二次情緒衝突。
奇亞
雖然是家人,但基於是工作討論,我沒有打算要承接對方所有的情緒跟怪罪,於是我把內容主軸設定成:

「妳的委屈我理解了,但我還搞不清楚妳為什麼生氣,請妳跟我說妳的感受是什麼、想要什麼?」
奇亞
.
我們最終是用文字訊息的方式對話(見面怕又要爆炸
對方讀完,也努力冷靜沈澱、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說:

「我只是希望妳有看見我的付出跟努力,能感覺『有我真好』。」
奇亞
收到回覆時,我很訝異,因為我真的完全沒想過她是這個心情。

也就是說她累積了很長一陣子的情緒,我沒有接收到,她也沒表達過。直到這天才藉討論引爆出來,我也在毫無準備的狀態下,接收了這個情緒份量。

如果我沒有找她核對,我很可能會按舊習去自責。
但我自責、想改進的方向跟對方真正想要的簡直南轅北轍,完全沒有對上。

這次事情後,也再次意識到找人核對的重要——
跳脫個人視野的限制,去真正認識對方,重新拿捏彼此相處的距離
奇亞
我很感謝家人也願意回頭整理自己,要有辦法說出那句「希望自己被需要」其實很不容易。

肯定是她也在房間裡拼命梳理了,才能好好講出自己到底在生氣什麼
奇亞
.
這次說開之後,要說我完全就沒了委屈嗎?
也不是

但如果我是想要對方「做點什麼來安撫我」,比如道歉、認同我、感謝我⋯⋯其實等於把自己情緒的掌控權交到對方手中,他人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影響我的狀態、一天的喜怒哀樂。
奇亞
過往我一遇到強烈的衝突,便退後到想「斬斷關係」。

但事事無法盡如人意,我不可能要求身邊全是和諧、舒適的關係。即便是我再喜歡的人,都會有狀態不好的時候。

這份練習長出能接受關係彈性的心理韌度,是為了真正意義上去珍惜、陪伴那些值得的人,讓我也能夠有心理空間去回應他們的脆弱。
奇亞
我也曾遇過即便道歉了,對方仍覺得「不夠,且得理不饒人」的狀況。

所以更不想要自己變成那樣,渴望從他人身上獲得安撫很難真正讓我發生改變,心裡總有空空的、不踏實的感覺。

會感覺自己像黑洞一樣,無法被填滿,越來越乾癟
奇亞
我仍有卡頓的情緒,一定是在其他還沒能發現的內心彎角,有過不去的委屈,只是還找不出來

那便放過自己,先讓事情過去,並接受事情已過。
奇亞
-----

再看「講話太兇」這件事⋯⋯唉 我明白了⋯⋯

明白那種已經盡力,卻不被理解的痛是什麼,也能明白U的難受與不舒服。
奇亞
我想到「關係中的互動,是雙方共創的」這句話。

不是為了檢討「所以今天對方讓我不舒服,都是我的錯嗎?」,不是這樣。

而是我們映照出彼此的盲點,在我的映射下,對方展現了自己也不了解的一面。在我之中,看見自己,反之亦然。
奇亞
於是情緒是一個重要的訊息,它傳達的不只有感受,還有「我是誰、我想要什麼」的線索。
奇亞
比如我對一個有話語權的人的觀點感到不喜歡,不代表因為對方是師長、意見領袖、長輩、網紅⋯⋯

我的不舒服就只有「因為對方在大眾認知下好像更對,所以我因為觀點跟他不同感到壓抑、委屈」這一層。

如果對情緒的探索止步在這一層,我可能會衍伸想要說服其他人認同自己,進入輸贏之爭才好安撫我的委屈。

其實我可以進一步放過自己,也放過對方。

在情緒的引導下,去看看「我為什麼不舒服」,才有機會長出真正的自我認同,建立屬於我的觀點,並與他人的情緒做好區隔。
奇亞
我的不舒服,只是因為我有不同的想法,無須透過「被他人認可」才能成立。

我的想法沒有任何人的認可,也有表達與存在的資格與價值。
奇亞
微妙的是,大部分時候,我們以為跟別人在吵同一件事,其實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除了家人、朋友等親密關係,我也曾在網路上跟陌生人吵架過。到最後才發現我們只是藉由事件,被踩到心裡的點,實際上只是各執一詞在講自己的故事⋯⋯
奇亞
就像一個地方爆發戰爭,我關心急切想捐款資助戰區難民。

網路上卻有人在罵這個國家活該,因為過往政策疏失才導致開戰,誰要贊助這種自食惡果的國家。

看得我氣急攻心,生氣對方根本沒同理心,但實際上我們踩的點完全不同。

因為戰爭我被踩到「面對生活無常的無力與絕望感」,網民被踩到「政治角力下的國族議題」,只是用「贊助難民」一事爆發。

表面看起來一樣,核心重點截然不同,吵架了也不會有結果
奇亞
.
所以我懂了,以後跟U吵架,先親親叫彼此閉嘴
邊抱抱邊談,不會敷衍,不會不認真,但心裡很舒適

-----
金魚仙子賣故事(・ω・)b
真的是有重新出生的感覺,現在回去看三十歲之前的自己都像前世
奇亞
deepskymagic: 喔對⋯⋯出錯就變成自己全權負責,真的好能理解⋯⋯
突然變成團體中被孤立的那個,還得自己想辦法收拾(學生時期真的好硬

哇我記得深空之前有說,因為跟B關係的目標是「以結婚為前提,長久相伴」,所以在共同目標下,慢慢學習如何相處,不會將「分開」當作一個選項。

我在前段關係裡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會在自己很受傷時把「分開」納入考慮。我想這也是現在跟U相處會讓祂很急躁的原因。

只要我一直將「分開」當作處理「不安」的一個方法,就會頻頻踩到祂的底線,結果溝通狀況更糟
是我得去意識到的。
奇亞
B的這個作法也是我這次跟家人吵架後被點到的!

覺得B很厲害,我在自己不舒服時,很難去做到「先讓對方舒服」這件事。因為我會有委屈,覺得自己委屈了還要先安撫他人好難受,甚至會有好像輸了、情緒無處安放的焦躁。

B能做到這件事是很有智慧的舉動耶⋯!
這次家人跟我提到,希望我能表達對她的關愛,其實就是希望她在我眼中「很重要、很棒」,B的誇誇也會給同事這些「自己很重要、很被需要」的感受。

喔我需要將B的作法記下來,我現在真的遇到好多這種溝通問題
奇亞
深空的女兒能講出這句話我也覺得很難得

我家的人全都講不出這種心底話,真的是整個家族都沒辦法,有很清楚的成人、小孩界線。

大人不會跟小孩分享心情,小孩的情緒也很難被回應,會給人壓抑、鬱悶的氛圍,情緒一出來都是炸彈⋯⋯我到現在也還在練習講

雖然深空跟B都有各自的歷程跟難關,卻能盡力給孩子講心底話是安全的、不會被嘲笑、情緒可以被承接的環境,真的真的很不容易⋯⋯

我只是一個外人從旁觀看,覺得孩子活成的樣貌,就像深空跟B都跨越了自己深淵的一個巨大體現,真的已經很厲害了。畢竟沒有人是準備好才進入關係、成為父母的
奇亞
其實後來回想U在更前期,我一低潮會向內撕扯自己的時候。只要我一消沉祂就會衝過來抱抱,熱到晚上完全睡不著。

但我當時會拼命推開祂、不想被看見,情緒非常惡劣⋯⋯後來想想,大概是那陣子之後,祂覺得單純安撫已經沒用了,才整理了半年以來所有問題請噗友條列給我

自己沈澱沈澱後,發現不少相處中的動態有因有果⋯⋯我的行為會牽動祂的反應,我也得學親親抱抱比什麼都強!!
奇亞
金魚仙子賣故事(・ω・)b : 金魚怎麼有種已經輪迴一週的感悟了XDDD(當人好累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