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紋
@dvnik
Mon, Sep 11, 2023 7:17 AM
1
1
@ijei2 - 總是會有些人自我感覺良好與看不起他人努力。最近這兩天有一間鹹酥雞攤因為老闆的小孩考上嘉...
[有感而發]
這個話題可以分好幾層的面相討論,
(1)這是在「網路」還是「現實」中看到?
(2)是對著「當事家長小孩」說還是在「自己的舒適圈」講?
(3)整件事情是「親身經歷」還是「誰誰誰說的(傳聞, a.k.a.:here say)」?
(4)其他
<>
希紋
@dvnik
Mon, Sep 11, 2023 7:17 AM
直覺告訴我是屬於「網路->舒適圈->傳聞->其他」的路徑,因為這在網路上是非常常見的話題類型,
(A:對某某有意見->B:對A的意見有意見->C:贊同B的意見也對A有意見->D:對C有意見贊同A的意見(無限套))
尤其網路上沒有發布訊息就大概率等同不存在這個場域且又想解除「存在感焦慮」的戒斷症狀,這種手段是最快速解。
就像之前提到在PTT(c_chat)還是K島上很常看到有人發「動漫畫電玩人物in現實該怎麼辦?」文體,
這些拿到現實上來談感覺都很「尬」就是了。
<End>
載入新的回覆
[有感而發]
這個話題可以分好幾層的面相討論,
(1)這是在「網路」還是「現實」中看到?
(2)是對著「當事家長小孩」說還是在「自己的舒適圈」講?
(3)整件事情是「親身經歷」還是「誰誰誰說的(傳聞, a.k.a.:here say)」?
(4)其他
<>
(A:對某某有意見->B:對A的意見有意見->C:贊同B的意見也對A有意見->D:對C有意見贊同A的意見(無限套))尤其網路上沒有發布訊息就大概率等同不存在這個場域且又想解除「存在感焦慮」的戒斷症狀,這種手段是最快速解。
就像之前提到在PTT(c_chat)還是K島上很常看到有人發「動漫畫電玩人物in現實該怎麼辦?」文體,
這些拿到現實上來談感覺都很「尬」就是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