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的分身
全美百位影評票選「今年最好的電影」【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 電影預告 7/28-30 搶先口碑...
吐槽的點還不少。基於自己小學沒有啥青梅竹馬,加上當時孩子沒智慧型手機比較晚熟。無法感受那種幼時的愛情會有多令人深刻,以至於長大成人還牢記於心,乃至於12年後藉由視訊見面那樣的情愫很讓人不可以思議。
李大勇的分身
即使上述是個人主觀意見,整個來看以導演小時候從韓國移民到西方社會的經歷的自傳性色彩,觀點還停留在淺薄的文化差異,東方文化西方詮釋,愛情電影中談論「因緣」,直接跳到輪迴因果變得有點賣弄與尷尬,大概就是什麼: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那類像是喜餅廣告的說詞。如此過於表象的宣稱,劇情只是在糾結於當初怎樣會怎樣,一直膠著在情感上緣分,聽起來好像是朋友跟別人分手安慰的話那類。
李大勇的分身
也許《之前的我們》畢竟是還是愛情電影,就算那片名帶有宗教意味past live:前世,只不過是自己畫錯重點。也所幸電影良好的技術層面,韓國演員的演技拿捏得宜,掌握東方溫柔含蓄的調性,寫實直球對決(不以片中提及《王牌冤家》消除記憶的技術)。12年後結構設計的淡淡情感,雖然最近剛好看了《非甜蜜生活》(Tre piani)用了「五年後」的劇本結構。但相對《之前的我們》劇本以12年為生命週期,於是電影今生中意味著12年前世可以讓人直接明白理解也算是高明。
李大勇的分身
也許真的不用太嚴格看待《之前的我們》,即使算是很懷疑那種一直保持聯絡的同學,意味著自己那些過往太多已不在聯絡的朋友,哪有甚麼前世今生,也許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之間才是自己看待人與人相遇最深的情感。
李大勇的分身
很久以前去參加喪禮,聽過一句話,因為上輩子怎樣怎樣,這一輩子才會在一起變成家人,這些安慰死者親人節哀順變的話,如今覺得又好像隱隱透露出,每個人本來都是獨立的生命這一回事。
李大勇的分身
末段引用的文章 在麥當勞的巧遇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