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9
@judyxu4429
Sat, Sep 2, 2023 3:06 AM
Sat, Sep 2, 2023 3:13 AM
1
【心得】
看得見的黑暗
作者:威廉•使泰隆William Styron
譯者:張鑫莉
出版社:方言文化
No. 9
@judyxu4429
Sat, Sep 2, 2023 3:28 AM
這是極短篇的作者講述自身的故事(大約只有187頁,我沒在罵人,書的頁腳就是這個數字)
當初會看見這本原因是在那段時間我好奇什麼是憂鬱症。不知道有沒有一種感覺,自己非常憂鬱或鬱卒時那麼一瞬間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憂鬱症,憂鬱症又是什麼狀況。
而在書局中找到這本書,作者講述自己的故事非常吸引我,所以我就利用網路買下來,但我拖了幾個月才打開這一本書,一開始我是陷入極具悲傷無法接收任何有關負面情緒的消息的狀態,後來單純是放著就忘了。
No. 9
@judyxu4429
Sat, Sep 2, 2023 3:36 AM
作者將自己發病時的過程描述一遍,中途的治療以及失敗的療程、自身狀況惡劣加劇的狀態,甚至他也寫出在發病前自己對於憂鬱症的不以為意。
作者說,每個憂鬱症都應該視為個案。
這讓我想起,看過許多走出憂鬱的名人對憂鬱症都有各自的見解,他們都沒有錯,引發憂鬱症的契機本來就不一樣。
No. 9
@judyxu4429
Sat, Sep 2, 2023 3:45 AM
「憂鬱症是一種情緒上的紊亂,由於極其神秘痛苦,以及難以捉摸,因此個體對於此種疾病的理解認知上,實屬於近似無法以言語來描述的邊緣。」
如果不是經歷過憂鬱症的人不會知道這其中有多麼大的苦痛,並非患者不願說出來而是那種疼痛已經無法用任何詞彙去形容。
儘管看完這部本書,我也不敢保證自己是不是憂鬱症,彷彿憂鬱症是需要被認證過的,在這裡我說我是憂鬱症是不是太自大,但我能說,每當感到痛苦時,我不知道該怎麼跟身邊的人形容,我只是窩在房間的角落抱膝而坐,腦內不斷的播放自己死亡的模樣。
No. 9
@judyxu4429
Sat, Sep 2, 2023 3:54 AM
幻滅性憂鬱症——一種會毀滅掉自我(自殺)的憂鬱症狀況。
大家對於自殺一次帶有中懦弱不負責的想法,這讓我想起,曾經有一段時間新聞上總會播報一兩起自殺事件,當時我的母親說:「有死的勇氣怎麼沒有面對問題的勇氣。」
我思索著,或許在一些人的眼中死亡更爲可怕,我也曾想母親說的是對的,因為死很痛,然而這句話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或許也是拯救我的一句話)
在某次的痛苦中,我想通了,為什麼那些人會選擇自殺,並不是他們沒有勇氣面對,而是折磨不如死亡。
No. 9
@judyxu4429
Sat, Sep 2, 2023 4:00 AM
作者最後談到一個理論「未完成的哀悼」
在死亡前幾個小時中,內心與自殺這件事做出抗衡,避免死亡,作者想起他逝去的母親對母親的敬意,而戰勝死亡。
死與不死都在一念之間,患者是否有找到那一份理由而存活下來。
No. 9
@judyxu4429
Sat, Sep 2, 2023 4:28 AM
這本書將發病的苦痛描寫而出,有時感同身受有時覺得這些文字似乎簡單化了。
最後作者重拾能夠感到愉悅的能力,而說明憂鬱症可以治癒。
推薦給不管有沒有受憂鬱症之苦的大家,願給因病情而努力的人們一點鼓勵,讓我們更明白憂鬱症的黑暗。
No. 9
@judyxu4429
Sat, Sep 2, 2023 4:28 AM
2023.09.01
載入新的回覆
看得見的黑暗
作者:威廉•使泰隆William Styron
譯者:張鑫莉
出版社:方言文化
當初會看見這本原因是在那段時間我好奇什麼是憂鬱症。不知道有沒有一種感覺,自己非常憂鬱或鬱卒時那麼一瞬間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憂鬱症,憂鬱症又是什麼狀況。
而在書局中找到這本書,作者講述自己的故事非常吸引我,所以我就利用網路買下來,但我拖了幾個月才打開這一本書,一開始我是陷入極具悲傷無法接收任何有關負面情緒的消息的狀態,後來單純是放著就忘了。
作者說,每個憂鬱症都應該視為個案。
這讓我想起,看過許多走出憂鬱的名人對憂鬱症都有各自的見解,他們都沒有錯,引發憂鬱症的契機本來就不一樣。
如果不是經歷過憂鬱症的人不會知道這其中有多麼大的苦痛,並非患者不願說出來而是那種疼痛已經無法用任何詞彙去形容。
儘管看完這部本書,我也不敢保證自己是不是憂鬱症,彷彿憂鬱症是需要被認證過的,在這裡我說我是憂鬱症是不是太自大,但我能說,每當感到痛苦時,我不知道該怎麼跟身邊的人形容,我只是窩在房間的角落抱膝而坐,腦內不斷的播放自己死亡的模樣。
大家對於自殺一次帶有中懦弱不負責的想法,這讓我想起,曾經有一段時間新聞上總會播報一兩起自殺事件,當時我的母親說:「有死的勇氣怎麼沒有面對問題的勇氣。」
我思索著,或許在一些人的眼中死亡更爲可怕,我也曾想母親說的是對的,因為死很痛,然而這句話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或許也是拯救我的一句話)
在某次的痛苦中,我想通了,為什麼那些人會選擇自殺,並不是他們沒有勇氣面對,而是折磨不如死亡。
在死亡前幾個小時中,內心與自殺這件事做出抗衡,避免死亡,作者想起他逝去的母親對母親的敬意,而戰勝死亡。
死與不死都在一念之間,患者是否有找到那一份理由而存活下來。
最後作者重拾能夠感到愉悅的能力,而說明憂鬱症可以治癒。
推薦給不管有沒有受憂鬱症之苦的大家,願給因病情而努力的人們一點鼓勵,讓我們更明白憂鬱症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