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3:55 AM
25
11
Re: [新聞] 快訊/基隆大武崙沙灘一天3死 爸爸帶女 - Gossiping板 - Disp BBS
內文有說到自潛跟水肺證照,所以對自己在海上的狀況有一定程度的自信。
想說一下前陣子學自潛的經驗,就是證照其實有教練可以隨便地廣發,也可以很嚴格的發。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01 AM
我的上課教練並沒有刻意的在AIDA2的課程中制式考核,條列項目要你一一完成,而是先讓你理解水、不怕水,然後先讓你試試看,在嘗試的過程裡面你有完成項目,就會確定你是可以完成的。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02 AM
【國際自由潛水AIDA系統各級考核標準】
可以看一下考核標準
1.學科筆試測驗正確率75%
2.靜態閉氣2分鐘
3.動態平潛40米
4.恆重下潛12~20米
5.05~10米水中救援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07 AM
其實都不是看起來很困難的項目,不過有些教練的訓練方式就是下水第一時間要你先閉氣2分鐘,就自己撐過去。
我的教練考核方式是……這兩分鐘一直跟你講話
主要其實說的是「你現在很安全」、「記得全身要放鬆」、「想想你最喜歡的海的模樣」這些,還有會不時得確定你的手腳肩頸是不是放鬆的。
不過我沒有考過啦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09 AM
但是其實考過的同學都會說,會被教練的聲音帶走,然後不知不覺就閉氣超過兩分半鐘……沒有我不行,我的最好記錄是1:54秒,其實要硬給我過也可以,但教練不會這樣給過,我也沒有想要這樣堪堪通過。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11 AM
簡單一點的潛水教練就是,上課的基礎就是簡單帶過,你的天賦可以下水多遠就多遠,但這樣也會發給你證照(另一個系統的)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14 AM
Mon, Aug 14, 2023 4:26 AM
我的重訓教練一開始就是學精簡版本的潛水,下潛大概沒5m就會起來,而且使力都有點靠蠻力。
這位潛水老師比較用本能式的教學方式來帶,
你一開始可以潛多深就多深
,就這樣了。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16 AM
後來跟著的潛水教練就囉唆很多,理論課也好,實際下水的課也好,是一直複誦下水很重要的幾個要點,也是有這樣要你熟知所有細節才會給你證照的教練。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16 AM
他就要你都會了之後才能拍出美照,姿勢不美他會很唾棄你(????)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19 AM
講得有點囉唆,不過其實這些證照如果不是頻繁下水的話(一週一次)一定會退化的,所以證照真的不是什麼獲救要點,而是在危機的時候怎麼處理自己,還有如何判斷海的狀況(這個我們目前都還只能仰賴教練)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21 AM
還有,其實水裡很容易出事,沒有想像中的遠,所以救援也很重要,這個證照真的不是只能考來玩玩的類型。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23 AM
但,不是因為這樣就放棄去水邊啦其實,還有是很大的安全範圍可以下水,那個安全範圍就是自己為自己的安全負責,不管是知識上、身體上,更進階的關於海的判斷,其實我們都學得太少,又因為無知而恐懼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27 AM
我對海是會怕但又很喜歡,恐懼來自於我對他的不了解,但當自己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在水裡出現這些狀況,知道解決的辦法,就會冷靜很多。
૮ ・ﻌ・ა 蝸牛⭐️居安思危
@Mr_orz
Mon, Aug 14, 2023 4:30 AM
想起之前我們報社有記者跑去海邊玩差點被海浪捲走,同事們聽完後問他有沒有要寫成新聞
(算是重點天氣新聞)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31 AM
像是說,
你在海裡很難沉下去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一慌張就什麼都不行了。(防寒衣超級浮還不會被水母螫又防曬ㄋ)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32 AM
૮ ・ﻌ・ა 蝸牛⭐️居安思危
: 哇喔,事件本人寫的事件,十分有說服力呢!
不過寫新聞好像可以,因為很多時候都是出事才會注意,但其實即將出事也是很危險的,只是新聞好看度不夠啦(?)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32 AM
我突然想到之前貼新聞然後發現噗浪回應被拿去當新聞用
(突如其來的記憶)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34 AM
的確觀念教學沒多少吸睛度,不過現在戶外運動盛行,越多人出狀況就會讓人想要多警覺這些觀念,其實也很好,但這是建立在比較激烈的狀態,可以的話,如果這些知識課堂上教一教可能會比較省時間啦
૮ ・ﻌ・ა 蝸牛⭐️居安思危
@Mr_orz
Mon, Aug 14, 2023 4:34 AM
考慮到即時性的問題,要發生完事情馬上寫會比較好
BUT同事:那天我放假捏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35 AM
૮ ・ﻌ・ა 蝸牛⭐️居安思危
: 隔天寫玩水專題也顆以啦
奇豆☆休眠模式
@jade1217
好奇
Mon, Aug 14, 2023 4:36 AM
齋(◌⍢◌)ψ
: 哪種事件啊?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40 AM
奇豆☆休眠模式
: 哪個?
奇豆☆休眠模式
@jade1217
Mon, Aug 14, 2023 4:42 AM
齋(◌⍢◌)ψ
: 噗浪回應那個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4:45 AM
奇豆☆休眠模式
: 一篇關於棚拍的地點有架偷拍攝影機的事件
奇豆☆休眠模式
@jade1217
Mon, Aug 14, 2023 4:46 AM
齋(◌⍢◌)ψ
: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5:18 AM
吃飽回來補充一下,我們現在要去自由潛水都是會跟著教練,然後教練會看海況來確定可以安全下海與否,不行就會直接取消,所以有住宿也會取消或是換其他方案。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5:19 AM
但我也還沒海訓過,雖然說AIDA2三堂課可以結束,但其實多數人都跟著半年、一年以上去訓練,去國外潛水也是約教練一起出國(這很常見)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5:29 AM
上山找嚮導,下海找潛導,不過前提也有確定自己體能狀態,不然潛在的疾病危險也是有的,尤其是長期在室內,突然要改變活動形態,更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
天 ×°存錢換手機汪੯‧̀͡⬮
@s870728y
Mon, Aug 14, 2023 5:52 AM
很喜歡看齋齋分享這個,有種學到另外一個世界的感覺(?)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5:54 AM
天 ×°存錢換手機汪੯‧̀͡⬮
: 我盡量告訴大家我會的
齋(◌⍢◌)ψ
@windyoyo
Mon, Aug 14, 2023 5:56 AM
而且知識普及比較是重點,不要停留在恐懼而已
載入新的回覆
想說一下前陣子學自潛的經驗,就是證照其實有教練可以隨便地廣發,也可以很嚴格的發。
1.學科筆試測驗正確率75%
2.靜態閉氣2分鐘
3.動態平潛40米
4.恆重下潛12~20米
5.05~10米水中救援
我的教練考核方式是……這兩分鐘一直跟你講話
主要其實說的是「你現在很安全」、「記得全身要放鬆」、「想想你最喜歡的海的模樣」這些,還有會不時得確定你的手腳肩頸是不是放鬆的。
不過我沒有考過啦
這位潛水老師比較用本能式的教學方式來帶,你一開始可以潛多深就多深,就這樣了。
想起之前我們報社有記者跑去海邊玩差點被海浪捲走,同事們聽完後問他有沒有要寫成新聞(算是重點天氣新聞)不過寫新聞好像可以,因為很多時候都是出事才會注意,但其實即將出事也是很危險的,只是新聞好看度不夠啦(?)
我突然想到之前貼新聞然後發現噗浪回應被拿去當新聞用(突如其來的記憶)BUT同事:那天我放假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