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燈✠𝔎𝔬𝔫𝔰𝔢𝔯𝔳𝔞𝔱𝔦𝔰𝔱
苦的原文是dukkha,意為承受重壓(schwer zu ertragen)、壓迫(stress),所以「苦以逼迫為義。」(智者,《法界次第初門》)。
然而這是從文義解釋(wörtliche Auslegung)著手的理解。還可以從經文與中看到一種系統解釋(systematische Auslegung)。實際上,苦在經文當中經常會與無我(anatman)、無常(anitya)以及空(sunyata)三者連結。所以在雜阿含經,常常會出現像是「當觀色無常⋯⋯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這樣的結構。但如果更仔細比較不同的經文,這樣的套句會呈現出這樣的結構:



├──┐
無常 無我
掰噗~
沒錯沒錯
汞燈✠𝔎𝔬𝔫𝔰𝔢𝔯𝔳𝔞𝔱𝔦𝔰𝔱
從這樣的結構可以理解,苦在本質上是空,空必須從無我、無常這兩個特點去理解。無我,就是「沒有我」(Nicht-Ich)、「無自性」(asvabhava)意指沒有一個主體,不受自我主宰的狀態。而無常,就是空間意義上的變形、時間意義上的短暫,在外相表現為成住壞空,在存在現象(有為法)上則是呈現生住異滅,以及生命過程上的生老病死現象。
汞燈✠𝔎𝔬𝔫𝔰𝔢𝔯𝔳𝔞𝔱𝔦𝔰𝔱
除了從文義與系統上理解苦的意思,可以再從目的解釋(teleologische Auslegung)的角度理解它。基於什麼目的要有提出「苦」這個概念?是為了讓我們正確觀察人生或者說人的存在。比如覺音三藏的《清淨道論》便指出,在各種苦當中,「生苦」是最基礎的苦。這是因為生苦是各種苦的前提要件。然而生苦為何如此根本?又或者說為什麼「生是苦」?因為存在的局限性(limitiert)以及不完滿(unvollkommen),從這點便與dukkha的「苦以逼惱為義」連結起來。
汞燈✠𝔎𝔬𝔫𝔰𝔢𝔯𝔳𝔞𝔱𝔦𝔰𝔱
存在(傳統佛教術語為「有」)並不是無條件的,也不是無止盡的,是因緣和合而有,也是因緣和合而消失。所以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雜阿含經》)這種受條件集合而生成、而消滅的狀態,就是存在的局限性。從這種局限性,可以觀察到,「無我」以及「無常」的特徵,因此這種存在是不完滿的。
汞燈✠𝔎𝔬𝔫𝔰𝔢𝔯𝔳𝔞𝔱𝔦𝔰𝔱
從理解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不完滿,可以剖析其原因,從而明白解脫與解脫的方法,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從一苦諦可以明白三諦,也可從其他三諦連結到苦諦。這就是四聖諦環環相扣彼此相應的特點,所以在經中,有時佛只說一諦、二諦、三諦,但都可以彼此推導。
如實地明了四聖諦,就是「正見」。依據四諦正見而覺了、觀察、分辨諸法(現象)就是「正思惟」。再以正見、正思惟為基礎,發起正確的意念(正念),去說話、行動、生活、修定、努力,便是正語、正業、正命、正定、正精進的八正道
汞燈✠𝔎𝔬𝔫𝔰𝔢𝔯𝔳𝔞𝔱𝔦𝔰𝔱
最後應該還要有一個苦的歷史解釋(historische Auslegung)。不過這個部分就涉及到佛教史中部派佛教、大乘中觀學派、大乘瑜伽學派的論題與類型學,所以就不談。
BBG
頭次看到用德文解釋佛法。👍
汞燈✠𝔎𝔬𝔫𝔰𝔢𝔯𝔳𝔞𝔱𝔦𝔰𝔱
獨逸有上百年的佛教研究傳統,我手邊參考資料裡頭,獨逸人寫的佛教研究也有十幾本,所以這其實還好。
此外,這裡提到的四種解釋,是從法學方法論來的。
BBG
(worship)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