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詢問,可能會打得有點長
噗主最近在和同學們籌拍影片要去投比賽,而我的工作是編劇,最近跟導演產生了意見分歧。
在我和編劇夥伴的設定下,女主角是個出身比較不富裕、祖輩都是在市場擺攤維生的鄉下女孩,因此我們設定女主角和父母說話的時候會使用台語,父母也是講台語居多。
但卻遭到導演反對,他說這樣就跟以前很多影集老是讓黑人演犯人演教育程度低的窮人一樣。
編劇組因為這點和導演發生了點矛盾,因為我們認為沒有必要更改,但導演非常堅持覺得這是一種母語打壓。
旅人覺得需要更改嗎 [emo796]
ಠ_ಠ
這個投票只是投參考用,不會影響我們的決策,也想看看更多人的看法
shabu2643
改,因為我聽不懂台語
ಠ_ಠ
shabu2643: 會有字幕啦
puff6498
家在鄉下,菜市場確實大部分講台語
但菜市場攤販有錢的很有錢,像你們設定中的不富裕攤販也有,不覺得「講台語」有什麼標籤性
hawk5080
那就要看你們預設的主角背景是哪裡,因為確實也是地方鄉下或是偏遠地方也沒說台語的
vodka5317
如果沒有標籤那也就沒有必要用台語了不是?
juice1468
但如果找到的演員沒辦法順順的講台語就改吧
聽得出不擅長還講台語就很奇怪了
orange5162
菜市場真的台語多,我覺得這跟富窮沒有關係,單純就是母語設定
puff6498
orange5162: +1
alpaca6963
除非設定的背景是客庄或原鄉,不然在市場很難不會台語,只要不是髒話或低俗,能多出現也很好啊
alien6849
導演這樣舉例才是對台語有偏見吧?
我覺得台語很接地氣,要用不用都沒差,可以一部分用就好,譬如吵架的時候飆台語(對角色來說熟悉的語言)。
我在台南市區讀書確實很多人都會講一講突然講台語,看起來很自在,老闆跟客戶開會也會講到一半突然台語模式。
既然要演背景跟台語相關的,我覺得有也很正常,這就是我們生活中會觀察到的現象。
bagel4461
同樣覺得看背景設定,因為地緣而講台語會比因為在市場擺攤而講的連結更深一點
alpaca6963
另外,有沒有可能是導演覺得台語戲寫得不好,才讓他覺得有打壓的嫌疑?或許可以問問
例如照華語字面硬翻這種的……
ಠ_ಠ
回應一下旅人的問題
其實我們第一版劇本是沒有台語的,是我們編劇組有幾位跟著製片去場勘市場(我們是有選定特定市場當背景的),發現那裡的人溝通、吆喝都以台語居多所以才有了將部分台詞換成台語的第二版(因為改了二版才開始找演員,所以都會問清楚演員台語如何才列入考慮)
我個人是覺得台語戲應該沒有硬翻的問題,因為我台語算流利,也是從小講到大的那種,我們組的其他編劇也是
cobra8637
同樣覺得如果台語台詞沒有寫的很好還不如講中文
要用台語盡量多用一點俗諺(?)或台語才有的用詞才會像有在用台語的人
不然就會像八點檔連續劇一樣
只是中文硬翻成台語罷了

例如:太多
台語應該是ㄒㄧㄡˊㄗㄟ (努力拼大概是這樣
但現在一堆劇講ㄊㄞˋㄗㄟ
(至少我從沒聽過用台語的老人講這種講法)
leek3463
其實這種事情沒有正確答案,不同主體視角出發答案不同,看你比較想要得到持哪種觀點的人的肯定
pizza9631
單純描寫鄉下的角色還好,但如果出現好人或對應角色都是講國語的話對比起來真的很老套
leek3463
之前也有討論過類似的事
Facebook
leek3463
講得直接一點,如果你們真心認為這是矯枉過正,那其實受眾也很清楚,你們就專心做這方面就好。被另一群人不喜歡也是理所當然,你不可能討好所有人。這題在台灣的社會脈絡下就是很衝突
cafe7956
如果你們背景設定的實際環境就是講台語的話
就講吧!大概懂你們導演在擔心什麼,但我是覺得如果你們做好了背調,講台語是符合人物、地緣關係的,那就沒什麼問題
cobra8637
再提一點
就是在市場講台語跟在家裡講台語不一定等於,兩者並沒有必然相關
本人的例子是父母對祖父母講台語但轉對小孩的時候卻改成國語
祖父母也會盡量對小孩講國語
直到他們找不到適合的國語詞才會轉回台語,又或是激動時才會用台語表達
wine5971
如果認為使用台語跟黑人演罪犯一樣連結到負面印象
那不就是你們導演認為講台語=鄉下、貧窮等負面刻板印象
但實際上語言是跟背景有關聯的中性要素,只要合理就行
不就是導演自己在歧視台語
donut5178
你把她改成講外省化的海盜後代好了……
donut5178
還是把她阿公阿嬤改成日治時代的人
leek3463
wine5971: 導演不一定是歧視,只是的確無法中性化看待
就像你可能覺得黑人犯罪率高是客觀事實有什麼不可以寫
但是就是有人會覺得不應該強化這種刻板印象一樣
longan1372
換一個角度想,我認為這類的爭議,核心問題其實不是「低教育水準社經地位角色講台語」而是「高教育水準社經地位角色只能講華語」。

大家被制度影響,習慣在公開場合只講華語,所以在創作想像那些人物的形象時也是想到公開形象,就會不自覺把他們設定成完全的華語人,但其實不然。連諾貝爾獎得主都是講台語的啊!許多台大教授母語也是台語,我前老闆甚至跟博士後討論實驗都是台語夾雜英語專業術語 XD

雖然這樣可能會讓編劇難度更高,但或許可以跟導演協調,比起「不要繼續加強台語角色一直以來的形象」不如「讓台語角色更多元」,讓一些明明現實中應該也講台語,其他戲劇中卻總是讓他們講華語的角色,在你們的劇中把台語講出來。當然我不知道你們的劇情有多少這種空間可以挖掘就是了。
jujube5056
這部戲怎麼沒有黑人
ginger3125
以前不管林獻堂或乞丐
都講台語客語
所以講本土語言才是合理的
pizza6399
我樂見聽到台語,但前面 alien6849 說的「一部份」用在吵架的時候飆台語真的不要......這種情況只會加深「台語就是粗俗不雅」的刻板印象
我覺得我偏向 longan1372 的觀點,現在的戲劇就是很常有「高教育水準社經地位角色只講華語」的現象,造成大家下意識覺得講華語才是上等人。如果是「經濟條件較不好的角色講台語x經濟條件較好的角色講華語」,我也會有跟導演一樣的不舒服感;然而,如果是經濟條件好與不好的角色都會說台語 (哪怕是台語華語穿插著講),就比較不會有那種被打上負面標籤的感覺
longan1372
pizza6399: 感謝認同 XD 這個觀點我其實也是看完這噗才想到的,本來我的直覺反應就是像導演一樣,但是因為看到噗主說這段是實際勘查認為市場講台語才改的,就覺得……難道真的要為了避免強化標籤,把劇本改回市場講華語嗎?

從這裡細想下去才發現,也許真正的問題出在「其他人只講華語」這點不夠符合現實,反而讓「追求符合現實的台語場景」在對比之下有了加深刻板印象的效果。
pizza6399
longan1372: 我懂XD 而且會覺得市場的人透過台語與他人產生聯繫明明是很美好的事,改成華語好像在否定台語使用者的生活方式,這種處理方式我也覺得心情微妙X'D 看到您的觀點才發現讓我不舒服的點在於「其他人只講華語」
waffle5858
雖然好像過有點久了但還是來分享個經驗,因阿嬤不會聽&說國語,小時候說台語比較好溝通,到了學校改說國語(台語不常說會變得不流利)。有些人會說國語,但台語比較流利,多數時候會優先選擇使用台語。主要還是環境/背景因素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