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論文中)
香港雜談
離離(論文中)
* 我知道大家都買不起房子、我知道世界很多地方生活都很慘,所以作為一個跨文化研究的學者,每次多國的數字出來,我都會自豪地指出最不能承受的房價、人均最富有同時人生意義感與快樂感最低的地方,繁華的敵托邦式地獄——我的出身地——香港
離離(論文中)
* 香港多了很多賣香港情懷的東西——而且都用港語。不單是廣府話,而是很多只有香港人才懂的慣用語,我一開始覺得很奇怪,明明我就在這裡啊,明明我在說這樣的話啊——為甚麼還要濃縮起來,用甚麼押店、小巴車牌,說著一些只要在香港就會講的話。外國人(例如我的研究室)看了也不懂不會買。

我明白了。那是賣給將要離開或已經離開的香港人憑弔用的。
離離(論文中)
* 買夏用內衣,我的尺寸沒有我想要顏色『這個要訂喔』「啊…」『你是要離開香港嗎?甚麼時候離開?』「7號」『那一定可以的啦~那你填國外電話?』「沒,我還在用香港電話。」

這就是日常對話。
離離(論文中)
啊題外話我的內衣完全不行歐洲很透氣的對亞洲來說過於性感()然後一般的對亞洲來說實在太熱()
離離(論文中)
* 回家的路上,其中一個垃圾房裡播著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

//
毋用計較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
還願確信美景良辰在腳邊

願將歡笑聲蓋掩苦痛那一面
悲也好 喜也好 每天找到新發現
讓疾風吹呀吹 儘管給我倆考驗
小雨點 放心灑 早已決心向著前
//

我聽著難受死了,有種認清真相的絕望感
我單是知道歌詞的下一句再看著垃圾房就想哭了
離離(論文中)
* 在香港,要是有人說普通話,我們會用普通話回應;要是有人講英文,我們會用英文回應

前陣子會議有一群日本人,我甚至用日文講話然後加一句我的日語不太好還在學習中。明明對方會說會話級的英文,但當他說不出的時候總會「國際友善」地切換日語及日語友善者英語

我覺得這個社會和我自己有點問題
離離(論文中)
* 我不太習慣但又習慣了這裡的大叔視線,他們的視線過於性化,(習慣的部份)以前總是會逃走和迎擊但現在靜靜走過就算了,(不習慣的部份)但在歐洲友善的視線被看久了就很不習慣廢老的視姦

我只能說歐洲不少老人愈老愈有風骨和尊嚴,香港的相反,一老了就放飛自我,可以恣意破壞世界了
離離(論文中)
* 一天我自己一個走到某家餐廳,播著TVB,說著一些愚忠、自我剝奪與獻身膚淺對白。而那些對白,有不少在我母親或街上那些總是恣意地傷害彼此的人同樣。我一直以為自己不像人類,沒有靈魂。我果然是對自己太苛刻了。
離離(論文中)
* 『因為聽不懂波蘭語,聽不懂人們在街上的吵鬧,跟你講話都是會講英語的高學歷的小圈子,這大概就是適合你待在波蘭的方法吧。』教授如是說。

我想也是。
只是我在香港聽得懂廣東話。聽得懂人們的吵鬧聲。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