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閱讀]聖經關於大海的詮釋,尤其是在《創世紀》、《詩篇》和《約伯記》中,對日後海洋的再現影響深遠。上帝創世與大洪水這兩個敘事各自在西方集體想像裡,為大海的意象奠定了關鍵性的色彩。

首先《創世紀》為大海樹立了一個蘊藏奧祕的「大深淵」意象。在創世黎明之際,神的靈漂浮在海洋無邊際的龐大水體之上,大海也成了無窮盡、無法捉摸的最佳寫照。與其說是象徵,更不如說那翻騰的海水就是未知,就是恐懼的本身。封閉的伊甸園裡沒有大海的存在,因為它無法涵蓋大海一望無際的水平線。

聖奧思定(Saint Augustin)、聖安博(Saint Ambroise)與聖巴西流(Saint Basile)皆不厭其煩地指出,欲求理解大海的奧祕,就像是想窺探深奧的神性一樣,都將背上褻瀆的罪名。

Book
DarkAsk
《大海的誘惑:從大洪水到度假勝地,近代西方海洋意象的探索與形塑》
DarkAsk
英國神學家伯納特的《地球說》中,伊甸園與亞當與其子孫在被上帝逐出後所居住的原始大地,都未涵蓋海洋,所有人類生活在同一塊大陸,原始地球被一層光滑的細沙所覆蓋。

然而,當上帝打開了大深淵使得洪水降臨,上古的渾沌又重新在地表蔓延,在黑暗與霧茫中擴散。此時狂風暴雨摧殘下的大海也只呈現出當時世界紊亂的一隅。隨後在上帝的命令下,大洪水才逐漸被海底的巖穴吞噬、極度緩慢地退去然後消失。當今的大海是被上帝重新束縛深鎖的大深淵,它的盆底、沿岸以及勾勒它形體的山脈都是大洪水所留下的證物遺跡,它們構成了「大自然中最駭人的景觀」。

儘管人類再怎麼努力,都無法重新創造那還帶有樂園痕跡、大洪水來臨前的原始大地。
DarkAsk
聖經中的「海中怪獸」利維坦,給予了魚畸形的特質。
攻擊天使長米迦勒的巨龍自海底竄出。
貝武夫潛入黑暗的湖底消滅怪獸格倫戴爾(Grendel)無名的母親。
《挪威自然史》中用很長的篇幅描繪被漁夫稱為克拉肯(Kraken)的海蛇。

從黑水而生、幽暗洞穴渾沌而出的怪獸。

怪獸盤踞的大海是這些被詛咒生物互相殘殺,遭到天譴的黑暗地帶。作為世界無秩序的陰暗面、深海怪獸的居所,或受惡魔控制的領地,混亂的大海成為了「無理性」最常見的象徵之一。
DarkAsk
光是註釋就超過一百頁,有夠硬的書。
DarkAsk
在早期的記述中,西方對於海洋抱持著恐畏與厭惡,而海岸及沙灘是大海清除雜質、吐嘔怪獸之處,直到十七世紀中葉才轉變。

在1750起,開始風行水浴,大量療養者蜂擁至海濱,認為海水療法有種種療效及各種益處。

十八世紀中葉,科學家重返海濱,研究地球的歷史與探索生命的起源。
DarkAsk
這本書即使不計註釋,也有近四百頁,而且還是密集排版,內容厚實論述廣泛,不細讀難以做摘要,就僅如此略讀作罷。作者的閱讀量非常的恐怖,在各個題目的論述中,大量地引用神學詩歌、研究文獻、繪畫音樂等等作品來佐證其內容,也因此才有一百頁(不是一百則)的註釋,若是要將註釋一一對照細讀,恐怕所花的時間不可計量。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