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5:26 PM
38
4
我很遺憾現在似乎很多人都不理解一件事:你的寫作能力跟你解讀文本的能力有絕對的相關性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5:28 PM
於是很多人其實疏於精進解讀文本的能力,疏於認真吸收與思考,然後就試圖要產出了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5:30 PM
我很欣賞的一個噗友他長期持續寫作,態度很嚴謹、有計畫性,而且持續閱讀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5:31 PM
我自己寫作是很隨意的,活了快40年從來沒有打過草稿,但仍然在寫的同時多少需要思考目的主題與結構這些要素的擺放方式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5:32 PM
閱讀其實也很隨意,但比起故事說了什麼,幾乎是在我閱讀歷史的開端我就更加在意文字的運用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5:36 PM
孤絕
金閣寺 (小說)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我小學二年級到四年級常常反覆翻看的書單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5:40 PM
Fri, Jul 7, 2023 11:29 PM
這種東西小學生是能看懂個屁(。
當然不是看懂(而且誰能定義所謂的看懂?),而是在反覆思考「為什麼這裡要有這段描寫」「為什麼這個人物要這麼做」「為什麼我看了這幾行字以後會有種莫名奇妙的情感」。
那種9歲10歲就開始體驗到的難以名狀的情感,就是對文字閱讀最原始的興趣和動力。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5:46 PM
也幾乎是在同樣的年紀我就試圖開始用自己腦中能想到的文字再現那種難以名狀的感覺。試圖書寫一些沒有計畫性的零碎短篇之類的,或是五年級的時候在作文課寫科幻小說被老師拿去登在校刊上。
「寫小說好像誰都可以吧?不就是用文字試圖做一些敘述和描寫,一些比喻和一些情節嗎?」這樣的念頭我大概到國小畢業前都曾經想過,直到我越讀越多,然後漸漸明白那種「難以名狀的感覺」就是作家之所以能為作家的原因。
漸漸明白我並沒有能夠掌握那種「難以名狀的感覺」,我寫的東西也並沒有充分地帶給我自己「難以名狀的感覺」。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5:53 PM
Fri, Jul 7, 2023 5:56 PM
啊,原來不是誰都可以。
文字是溝通的工具,同時也是表達情感和美感的方式。
由於溝通的需要,文字毫無門檻,因為你幾乎必定經過至少義務教育等級的學習;寫作這件事情也因此毫無門檻。
然而當我意識到在這門起始毫無門檻的藝術中,原來有著完全沒有上限的高度存在的時候,當我在不斷增加的閱讀經驗累積之中逐漸意識到文字美學的營造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的時候,我覺得寫作這件事情才真正算是開始了。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6:02 PM
在閱讀中試圖理解你所能理解的,結構也好行文方式也好,用詞癖好也好;文字使用的美感,必須在大量的理解吸收與再建構此一過程中才能慢慢建立起來。
解讀文本的能力與你的文字運用能力有著高度且絕對的相關性。文學創作不是應用性的文體,不是新聞稿、不是廣告文案、不是公文。
文學創作所需要的不是只是把劇情/故事描述出來的能力,需要的是你個人無可取代的美學。
那種文字使用上的美學營造才是文學創作真正的高度所在,而這是沒有標準也沒有天花板的。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6:05 PM
我知道對於任何一種學習,很普遍的理論是:多做就會進步。
但很遺憾地我覺得文學創作很難光是多寫就能進步。比起多寫,我覺得多閱讀(並且在閱讀中試圖/不經意地透過解構文本有所收穫),才有可能是文學創作進步的關鍵。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6:21 PM
文學創作基本上可以視為對你平常所閱讀過的資料、你吸收過的資訊,的某種帶有個人色彩方式的再建構。
我個人認為如果只是把情節描述出來,那就真的只是描述。如何讓故事成為創作,才是最難的步驟。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6:34 PM
如前所述,我不太支持寫作練習理論的原因是我認為文學創作的價值所在是美感建立與營造。
當然並不是代表寫作的累積是沒有意義的,寫作次數的累積是絕對有助於文學創作的進步,因為那就是你練習如何更好地「再建構」的過程。
只是,如果你吸收的東西不夠多,那你就會沒有材料可以進行建構。你以為你腦中的文字是無中生有的,但其實大部分都不真的是。
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充分閱讀,並對解讀文本的能力有著持續的運用與鍛鍊的情況下,你所吸收到的東西才能對你再建構的過程有所幫助。
卡森◎かもり
@kamori_SE
Fri, Jul 7, 2023 6:43 PM
Fri, Jul 7, 2023 6:44 PM
沒有閱讀經驗累積作為前提的「多寫就會進步」;和「寫小說不像別的藝術領域例如繪畫或是作曲,要先學很多技巧,寫文寫小說只要會寫字這誰都能辦到」,我覺得是很常見的一些謬誤觀念。
載入新的回覆
當然不是看懂(而且誰能定義所謂的看懂?),而是在反覆思考「為什麼這裡要有這段描寫」「為什麼這個人物要這麼做」「為什麼我看了這幾行字以後會有種莫名奇妙的情感」。
那種9歲10歲就開始體驗到的難以名狀的情感,就是對文字閱讀最原始的興趣和動力。
「寫小說好像誰都可以吧?不就是用文字試圖做一些敘述和描寫,一些比喻和一些情節嗎?」這樣的念頭我大概到國小畢業前都曾經想過,直到我越讀越多,然後漸漸明白那種「難以名狀的感覺」就是作家之所以能為作家的原因。
漸漸明白我並沒有能夠掌握那種「難以名狀的感覺」,我寫的東西也並沒有充分地帶給我自己「難以名狀的感覺」。
文字是溝通的工具,同時也是表達情感和美感的方式。
由於溝通的需要,文字毫無門檻,因為你幾乎必定經過至少義務教育等級的學習;寫作這件事情也因此毫無門檻。
然而當我意識到在這門起始毫無門檻的藝術中,原來有著完全沒有上限的高度存在的時候,當我在不斷增加的閱讀經驗累積之中逐漸意識到文字美學的營造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的時候,我覺得寫作這件事情才真正算是開始了。
解讀文本的能力與你的文字運用能力有著高度且絕對的相關性。文學創作不是應用性的文體,不是新聞稿、不是廣告文案、不是公文。
文學創作所需要的不是只是把劇情/故事描述出來的能力,需要的是你個人無可取代的美學。
那種文字使用上的美學營造才是文學創作真正的高度所在,而這是沒有標準也沒有天花板的。
但很遺憾地我覺得文學創作很難光是多寫就能進步。比起多寫,我覺得多閱讀(並且在閱讀中試圖/不經意地透過解構文本有所收穫),才有可能是文學創作進步的關鍵。
我個人認為如果只是把情節描述出來,那就真的只是描述。如何讓故事成為創作,才是最難的步驟。
當然並不是代表寫作的累積是沒有意義的,寫作次數的累積是絕對有助於文學創作的進步,因為那就是你練習如何更好地「再建構」的過程。
只是,如果你吸收的東西不夠多,那你就會沒有材料可以進行建構。你以為你腦中的文字是無中生有的,但其實大部分都不真的是。
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充分閱讀,並對解讀文本的能力有著持續的運用與鍛鍊的情況下,你所吸收到的東西才能對你再建構的過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