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季_kezing
可能是因為昨天完原子時間,今天不知道想看什麼就把放置了一段時間的人生四千個禮拜拿起來讀
揩季_kezing
我覺得我才翻沒幾頁,就感覺這本書比較適合我

我比較喜歡理論書
揩季_kezing
我一直都是在一個強調實作大於理論的環境,所以我對於自己喜歡看理論書這件事感覺到有點奇怪(雖然這本也不是完全的理論書,某種程度上他也是作者的人生經驗分享),只是兩邊比較之後我好像有抓到什麼樣的書才比較適合我

所以我才會在昨天的讀書噗裡講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因為不是書裡講的每個東西都適合每個人,別人的心得文也只是二手的資訊而已(別人覺得好看的、有用的也不一定適合自己)。我在看昨天那本書的時候一直有種感覺可以理解為什麼別人喜歡,我也喜歡作者的文字,但是看著看著就有種貌合神離的感覺(???)
揩季_kezing
昨天那本書講的是很具體的怎麼運用時間、怎麼產生動力讓自己不要耍廢什麼的,今天這本說時間管理會大慘敗就是我們一直假裝管理時間是有用的,從根本上去探討時間的定義是什麼

我覺得這些理論書比較適合我是因為我本來就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想法跟掌控的能力,我需要的不是什麼現成的、別人打包好的方法,我要的是可以改善我根本價值觀的知識,也就是原子習慣裡說的打造習慣的「系統」

我喜歡看這些探討概念本質的書籍的原因就是我在看作者探討概念的時候(尤其是那種從歷史的演進慢慢推進到現代觀念的寫法),我可以從這些發展脈絡去推敲自己怎麼會形成現在的價值觀的,進而去修正自己的想法,修正了想法之後就算我不看書我一樣可以在行為上做出改變
揩季_kezing
我覺得是因為我本來就是個充滿動力的人,所以我需要的不是別人給我怎樣具體的建議,因為我可能也不會想那樣做(甚至照表操課時去回想『應該怎麼做』對我本身都是一種負擔)

那種紀錄時間的筆記對我來說沒有用的原因就是我對每一件事情都超級認真,而且會不對往後去想現在坐的這件事對未來有沒有效益,寫筆記對我來說壓力很大,就算只寫了一行,我光是那個時間被限定要做這些事就會讓我壓力大到不想做事

尤其是休息這件事,叫我規劃休息時間,我就會一直去注意休息時間結束了沒,根本沒辦法休息(我覺得文字對我下的暗示太強烈了,尤其是自己寫的文字)

如果真的做到心流狀態的時候我也沒有辦法停下,重點是心流狀態這種事我根本不可能事前掌握,不能掌握的東西要怎麼規劃時間
揩季_kezing
我本身就有動力了,我不需要那麼仔細的劃分自己的時間我還是會做事,也因為我的興趣剛好會產出作品,我只要中間前回頭看一下自己有多少產出就知道自己有沒有在做事了(還有看書的話,閱讀器的紀錄功能也已經足夠讓我知道我的時間分配了),現在比較顧及心理層面的狀態,也不會只是以產能當作最後的結論

所以有的時候作法太過具體可能反而對我來說沒有用,可能反而是因為我太了解自己,所以反而很難照表人的表行事(除非剛好運氣很好遇到電波很合的作者,但這真的可遇不可求,而且我自己的想法通常又很不主流,有些書會為了好讀從大眾的角度切入,我就會找不到我到底要用什麼角度去觀看)
揩季_kezing
所以對我來說,雖然具體的建議也是很有用,但我常常會遇到看完之後好像有點貌合神離的狀況

我可以客觀上感受到為什麼大家喜歡這些東西,其實也挑不出什麼毛病(我也沒有不喜歡),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感覺沒有特別喜歡......這次兩邊比較之後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其實我本來是想回去看原子習慣的(因為我在看原子時間的時候也一直想到原子習慣,我就在想為什麼我看原子習慣的時候沒有這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很想兩邊比較),但今天剛好看了這本書也是有解答到我心理的疑問

我覺得這本的作者寫得很好欸,愈是會管理時間你就會發現時間愈來愈少,因為我們對時間的概念立基於資本主義啊,重點不是你這段時間做了多少事而已。跟昨天那本積極地教你管理時間的論點完全不一樣,兩邊我都能理解但今天這本的論點比較有說道我心裡去,因為我就是管理時間管到覺得自己很廢
揩季_kezing
這個時候還要逼我每天一定要執行什麼事情已養成習慣簡直就是慢性自殺,我現在都是履行著不喜歡的事情就不要做了的心態,因為我本身就有動力了,在這麼有動力的狀況下還不想做就是身心靈都在尖叫我不喜歡我不想要了,這樣逼自己只會讓自己腦子壞掉了(我就經歷了十年的認知失調,還要花時間調回來簡直自虐)

所以比起時間怎麼管理,我比較喜歡這種直接把對時間的概念給毀滅(??)的書,不會管理就是因為對這件事本身的認知就是錯的所以才會覺得不會管理,而不是再去找更有效的方式管理

想到之前的成功的反思或者深井效應之類的書都是用類似的概念在闡述理論,我發覺我好像特別喜歡這樣的書
揩季_kezing
今天終於知道為什麼了,感覺更有底氣去捍衛自己的喜好了

不然老實說,我以前覺得自己喜歡看理論的東西很奇怪,因為我在的環境大家都傳遞出一種「喜歡讀理論的人都是光說不練的人」,讓我一直覺得自己超奇怪(一直到研究所之後才好了一點,因為研究所就是可以光明正大地讀一堆理論的東西)

其實我之前一直不覺得自己是個有動力的人,因為我在大學尾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辦法做任何事情,我那個時候也以為我自己很懶,但其實只是我努力過度卻沒有妥善處理導致腦袋壞掉了

如果只以實例(外顯的狀態)來看,我真的會以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多,別人看我也會覺得是我不夠努力。真的是要靜下心來自己慢慢去探索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不是別人說什麼就跟著做什麼(還有一個陷阱是喜歡的東西也不一定適合自己,我也滿喜歡原子時間的文字的但我現在知道那不適合我)
揩季_kezing
另外我覺得自我覺察雖然很重要,但環境也很重要欸

如果環境裡所有的暗示都跟自己想的不一樣,自信真的會變得很低,而且自信低也可能物極必反,為了隱藏自己的低自信而變得很有攻擊性。我現在反而比較少會用很重的辭去講不適合我的東西(可能就是因為不喜歡所以會有情緒),因為我知道有適合我的地方,有那種安心的歸屬感之後感覺心境也會變的比較穩定一點
揩季_kezing
---------
我覺得這本我看完之後可能要找時間再重看一次,有一些概念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沒辦法很帶入那個情境((被社會荼毒太深ㄌ

但我覺得看到作者把過去跟現在人們對時間的概念相互比較滿有趣的,仔細想想時間好像一直不夠用,似乎真的可以用貨幣的角度去看......愈是重複做一件事,行動對於時間而言就是在不斷的貶值,所以必須做愈多的事情才能讓自己感覺相對平衡

這個觀點好新奇喔,但真的滿有道裡的。像是一開始還是剪片新手的時候可能花一個月檢一支片,熟了之後變成一個禮拜可以剪一支,但就變成如果有一支片剪超過一個禮拜,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好好利用時間(好像哪裡虧本了)
揩季_kezing
還有愈是努力清完工作,工作反而會愈來愈多也超有感。訊息回的愈快、東西愈早交出去,別人就會覺得你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就可以做完了,所以就會一直找一直找(因為覺得溝通的成本很低),如果花到比平常更多的時間回覆,就換別人覺得虧本了,就會覺得你不夠認真幹嘛的

我真的超級有感......以前就是很想趕快回覆、讓別人覺得我很認真,然後搞到半夜十二點還在弄東西(而且超過十二點還會被找,我後來發現只有我這樣,因為只有我會主動回覆)
揩季_kezing
我覺得這本比較適合我的原因也是因為我一直想把我的時間塞滿(原子時間的前提是『沒辦法把時間塞滿』),作者就提到如果原本的時間就已經很滿了,一直學時間管理的方式只會讓自己忙到根本事情都做不完而已,因為問題不是不會管理時間,而是應該要適當的放棄選擇

接受自己就是做不完這麼多事情、接受自己就是會讓人失望、接受自己本來就不可能體驗到所有的選擇,就是要接受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從時間用不完的「感覺」裡面解脫(因為其實不是時間不夠,是那些事本來就做不完)

雖然根原子時間講的感覺很像,但其實前提並不一樣
揩季_kezing
追求效率跟產能是現代社會必然的結果,只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要相信這樣的想法是正確的。我覺得我好像也漸漸從那樣的狀況裡脫離了出來,一開始真的覺得自己很廢(作者也說雖然以前的人或嬰兒看待時間的方式很自然,但是他們就只能當農夫或者什麼都不能做的小孩,追求產能在這個社會某部分來說仍是必須的),但習慣了之後好像真的比較能抓到那個平衡
揩季_kezing
https://images.plurk.com/NR65VyBDTybyKwB7tWvCv.png https://images.plurk.com/62MqnmV9mgZjQvHDYieHXB.png
我覺得這好像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其實我不是從理解時間這件事情去意識到我有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我好像是從家庭跟創作之中慢慢想通這件事的,我理解到我終究是會讓父母失望的、理解到我終究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我反而好像放過自己了,不然以前真的會一直想把所有事情做到完美,現在比較會聽自己的心聲,覺得不想做的不必要的就不去做,也不會覺得別人說的話都很重要都一定要聽

我以前會覺得開感想箱或棉花糖的人應該都是精神力很強所以才可以面對未知的評論吧,但現在的我發覺其實不是這樣,就只是挑自己想看的去改善、回應就好了,改不了或不想改的東西其實沒必要改

喔還有跟父母溝通,我發現放棄溝通之後我們關係反而變好了
揩季_kezing
就跟原子習慣說的一樣,養成習慣靠的不是意志力,反而是要減少意志力的使用才對

也是想通了這兩件事情,我工作狂跟拖延症(正事很認真其他都不想做)的狀況才慢慢變少,也漸漸學習到原來是可以這樣規畫生活步調的其實就是不規劃順其自然,有力氣的時候再短期衝刺就好
揩季_kezing
https://images.plurk.com/1UIQEPFAA9feylzB0INUBP.png

而且我覺得當作者把時間跟資本社會連結起來之後,就可以運用以前看過的錢買不到的東西裡面的觀念去類比,雖然我還是被荼毒的很深,但好像比較能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讀書真的有用欸,以前讀過的東西有一天都會用到
揩季_kezing
--------
裡面提到的時間管理原則滿好的,想記下來

1.先支付你自己

所有重要的事情裡要先挑出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別人覺得很急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很多時候可能也沒那麼急只是他們講的很急←超有感),如果期待把所有時間都拿來做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希望最後留一點自己的時間,結果常常就是沒有時間,應該說絕對不可能會剩下時間

不要相信把工作安排好就會很有效率的剩下時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你的時間有多少,工作就會膨脹到那麼多」,然後永遠做不完
揩季_kezing
2.限制進行中的工作

同一段時期重要的事情只能排三個,在做完其中一個之前不可以再加入其他重要的事情(不管多臨時都是)。因為計劃都會有感到很難跨過的部分,如果這個時候排了一大堆計畫,就很容易為了逃避難處開始以執行其他企劃的名義跳去做其他的事情,導致塞了一堆計畫的結果就是什麼都做不完
揩季_kezing
這個我超有感.....我之前真的在生活裡排了很多很多的企劃,向是想了解金融知識、想要學語言、想要畫圖、想要學程式、想看線上課程、想要寫小說,還下載了記錄時間的app確保我每天都可以做一點點(因為很多時間管理書都會說至少每天做十分鐘)

但我後來發覺這樣真的不行,尤其是創作我需要很集中的去做,可能光是要進入狀況、進入心流狀態一個晚上就沒有了,如果為了要去做別的事情限制自己的創作時間,隔天我又要重找那個感覺,才是真的在浪費時間

而且現在又要開始做外包,基本上就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雜事了
揩季_kezing
一開始的時候覺得很煩很可惜,感覺自己好像都沒有在進步(因為先放棄的一定是上課跟運動的部分),但後來認真投入創作之後覺得這樣的節奏才是對的,也漸漸開始接受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只有這麼多,其他的可以等到新的創作的籌備期再撿回來做就好(反正我一定會去做,只是現在沒時間),要好好接受放棄也是一種選項
揩季_kezing
第三點是放棄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https://images.plurk.com/5NWuHvftPYPQVRj7CBnxCu.png
揩季_kezing
我現在就超後悔接剪片跟動畫的外包的.....一方面是因為人情,想要好好把這個做了兩年的東西收尾,但其實我早就轉職了,adobe又貴到靠北(我真的不是很想這樣講但adobe對個人超不友善,現在也用不到我早就退訂了,但別人就丟ai檔過來我還是得用他們家的軟體看),我還要花額外的時間去做這個東西,然後也不能加強我現在需要的技能

可能可以拿一點點錢吧,但其實這應該是要推掉的工作才對
揩季_kezing
其實我去年已經拒絕過一次了(因為那個時候真的很忙),但今年可能因為工作穩定了,也幾乎可以準時下班結果我就開始加班地獄,就想說應該可以趁晚上或休假做一下

但現在冷靜想想我並沒有想要把晚上的時間撥給工作啊
揩季_kezing
不過接了就是接了,還是會好好的把它做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