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RENDEZVOUS
https://images.plurk.com/6jtAiaGBf34YnhW0KfMXkj.png https://images.plurk.com/7sSrzsewesXo1RcLY54kzp.png https://images.plurk.com/1vZpceP5vm6aDHz2VpQNKt.png https://images.plurk.com/2GiFwN0CRODTAyWZNRpQo.png https://images.plurk.com/QrHEplqrBJf0qphl5uSuv.png https://images.plurk.com/VjHh6fys9uNSEKlVQQeA6.png
監製有話要說|集合系列漫畫創作流程
集合!RENDEZVOUS
這是一場持久戰!

要在兩個月內完成一本160頁的漫畫,並且每年至少要出版6本單行本,總目標是120本!以現行臺灣漫畫家的創作模式,單靠個人能力絕對無法達成這樣的目標。

即使加上幾位助手,最快也需要3到4個月的時間,而且還需要持續不間斷地畫才能完成這個壯舉。

如此一來,不僅書還沒有畫完,人可能就已經疲憊不堪了,可以說是不可能實現的。
集合!RENDEZVOUS
一開始接到集合系列漫畫這個案子時,我就開始思考如何達成這樣的產量,相信這也是許多臺灣漫畫家都很好奇的問題。

畢竟要兼顧產量和品質,組建一個團隊進行作戰是勢在必行的。

因此,我逐漸在腦中構建了一個基於現行集體創作流程的模型。

首先,我參考了動畫製作和國外漫畫工作室的做法,將整個漫畫製作過程拆解為幾個可以獨立進行的步驟:
集合!RENDEZVOUS
📌編劇:這個階段負責故事的素材和劇本撰寫。
📌人物設定:專門負責設計和繪製漫畫中的角色造型。
📌分鏡:將劇本內容分解成一格格畫面,確定故事表演和場景切換。
📌清稿:以細線條描繪出角色的輪廓,確定人物造型與骨架姿態。
📌描線:在清稿的基礎上進行細節的勾勒和線條的加強。
📌完稿:對漫畫進行最後的修飾和先行的背景繪製。
集合!RENDEZVOUS
這樣劃分方式使得每個作業皆可以獨立進行,甚至可以由不同的老師負責。

只是按照這個流程逐步進行的話,雖然可以減輕每位老師的負擔,但還是無法提高完稿效率。

所以我開始思考使用重疊作業的模式。
集合!RENDEZVOUS
例如,當清稿老師在進行清稿的同時,完稿老師可以根據分鏡指示開始製作初期的背景,這樣一來,作業之間可以重疊進行,原本的作業時間得以縮短,
經過幾次嘗試後,我發現這種模式是可行的,
在進行一些作業銜接的調整後,我們形成了現在製作集合漫畫的流程。
集合!RENDEZVOUS
從附圖中可以清楚看出,每個過程都由不同的老師負責,
從劇本到分鏡,根據情況進行畫面和頁數的配置調整,
有些調整在分鏡階段就被明確標示出來。

如果需要進行修改,我會直接使用紅線進行指示,
確認這個階段沒有問題後,我會在上面蓋個標示章,
以便下一組老師開始接手。這樣一直進行,按照次序進行作業。
集合!RENDEZVOUS
整個作業都是雲端作業,這意味著每位老師不需要到實體工作室上班打卡,
可以直接在家中進行作業。
這種方式也突破了人員居住地的限制,讓整個作業更加靈活。

現在工作室可以同時進行三本單行本的製作,
以每本製作需要六個月為例,我們可以在六個月內完成三本漫畫,
這樣平均下來,就能達到每兩個月完成一本的目標!

雖然目前還有許多環節需要整合,
但我們已經能夠應付大量稿件的生產模式,
我將這個流程分享給需要的老師或工作室參考, 因為這個流程已經被證明是可行的! ​ 一起加油,用漫畫創造更多感人的故事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