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N度踏上旅程
@kuro_ink
Sat, Jun 10, 2023 1:36 PM
Sat, Jun 10, 2023 2:05 PM
2
來說個無傷大雅的癖好
雖然我做事喜歡截彎取直,但是記帳時卻很喜歡多此一舉。
舉例來說:
我記帳時有幾個獨立科目,每個科目有月預算或是日預算的規定。
其中之二是「飲食」、「彈性」,如其名,一個專記飲食預算與支出,另一個則是應付臨時開銷的項目。
假設我的每日飲食預算是300元,我當日有剩餘的話,我就會把剩餘款計入彈性費用,等到我哪天消費超過300,我再把當日飲食消費記為「300的預算款」以及「從彈性支出的增額款」。
月底時,再從彈性裡面特別把飲食預算的剩餘款與增額款獨立出來算,就會變成:
勇者N度踏上旅程
@kuro_ink
Sat, Jun 10, 2023 1:37 PM
Sat, Jun 10, 2023 2:05 PM
本月飲食預算:$300×30=$9000
花費:$xxxx
彈性:$xxxx
增額:$xxxx
結餘:$xxxx
超級沒必要,但我喜歡 XDDDDD
明明只要一個飲食的科目作為總預算處理就好,但就是喜歡這種搬來搬去加加減減的感覺。
載入新的回覆
雖然我做事喜歡截彎取直,但是記帳時卻很喜歡多此一舉。
舉例來說:
我記帳時有幾個獨立科目,每個科目有月預算或是日預算的規定。
其中之二是「飲食」、「彈性」,如其名,一個專記飲食預算與支出,另一個則是應付臨時開銷的項目。
假設我的每日飲食預算是300元,我當日有剩餘的話,我就會把剩餘款計入彈性費用,等到我哪天消費超過300,我再把當日飲食消費記為「300的預算款」以及「從彈性支出的增額款」。
月底時,再從彈性裡面特別把飲食預算的剩餘款與增額款獨立出來算,就會變成:
花費:$xxxx
彈性:$xxxx
增額:$xxxx
結餘:$xxxx
超級沒必要,但我喜歡 XDDDDD
明明只要一個飲食的科目作為總預算處理就好,但就是喜歡這種搬來搬去加加減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