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Mon, May 29, 2023 2:20 PM
小mur
今天同事突然問到我會不會回去投2024大選
討論了一下,我回覆「就算選了誰,我們也不清楚他後面的團隊是怎樣的,即使現在看似好,以後也不知道會不會換,更不用說財團企業依舊是那些人,感覺只是選了個精神領袖像日皇那樣」
lark1922
Mon, May 29, 2023 2:21 PM
你的意思是,無法確定你選的人一定是你看到的那樣,所以其實選誰都一樣?
ox3481
Mon, May 29, 2023 2:24 PM
所以噗主覺得蔡英文現在像是精神領袖(
政治傀儡
)嗎
ಠ_ಠ
Mon, May 29, 2023 2:25 PM
lark1922: 差不多意思?
人選都是由各個勢力推派出來的
人選只是各勢力的代表偶像,實際如何表態決策都是勢力團體裡面自己決定,而我們只看得到偶像,而不知道團體會如何變革⋯⋯的感覺
ox3481: 我覺得是耶,某種意義上第一位女總統這個招牌挺吸睛的
lark1922
Mon, May 29, 2023 2:27 PM
ಠ_ಠ: 我是反而不能理解這種想法
因為我認為本來就不是看人而是看背後團隊的大方向
一個人要改變和扮演特殊形象,比一個團隊一起演出多年容易很多
lark1922
Mon, May 29, 2023 2:28 PM
而這個團隊當然一定有我們沒辦法知道的地方,但並不是完全隱身的,而是有很多歷史資料可以參考
不一定準但至少不是完全放棄判斷
ಠ_ಠ
Mon, May 29, 2023 2:29 PM
lark1922: 嗯⋯⋯旅人這樣才是合理的
不過就之前的選舉印象都是,「我不是因為民進黨才投菜,而是菜⋯⋯」的聲音感覺也蠻多的,所以才有感而發
ox3481
Mon, May 29, 2023 2:34 PM
比較常聽到大家說「投了不知道是否會實現政見」的問題,比較少人從政治團隊來思考
如果噗主要這樣認定的話,等於是蔡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完全照著團隊意見做事哦,應該還不至於到這種程度吧...?
本來選舉就是一個團隊推選一位覺得最適任出來代表,所以投票不能只光看個人,應該是兩者都參考比較好
有時候也蠻常聽到因為政黨而支持某個人的...
ಠ_ಠ
Mon, May 29, 2023 2:35 PM
而且團隊裡其實也經常網內互打,對立的團隊內也可能彼此有利益關係,只是在新聞媒體上表演
各個立委議員的市長議會也是經常作秀
新聞也總是圍繞著這些人們的私德品性在報導,感覺像是另一種偶像經營的手法,而使人經常忽略他們背後的公司是誰
ಠ_ಠ
Mon, May 29, 2023 2:37 PM
ox3481: 能夠明白,不過我覺得很難判斷到底是候選人的真實想法,還是團隊給予的方針
去掉推出來的人不同以外,感覺兩黨真的有什麼改變嗎?可能是我太不認真研究了
ox3481
Mon, May 29, 2023 2:39 PM
所以現代社會媒體識讀很重要,媒體應該有義務公正不偏頗地報導,但因為政治、資本的介入,實際上很難達到這個目標,反而是閱讀者要自行去判斷,不要只看單一媒體怎麼說,有心力的話甚至可以自行找資料參考對比
ox3481
Mon, May 29, 2023 2:39 PM
但我也能稍微了解噗主的憂慮了,畢竟現在媒體報導是一黨比一黨爛,會覺得都一樣是爛蘋果,根本不想挑
lark1922
Mon, May 29, 2023 2:45 PM
我是覺得看團隊的時候就很難忽略候選人了,推出來的候選人當然也表現了團隊的立場跟方向,尤其是蔡這個例子他在首兩次選總統前都是黨主席
我支持民進黨,是真的有花點心力了解台灣民主運動跟政治史、國際現況,思考自己重視的價值排序後,而做出我認為目前最合理的決定。我覺得我最能接受民進黨當選形成的時局,所以運用我的選票把整個局面往那個方向帶。不過我大概也知道噗主說的那種風氣,在他們眼裡我大概就是死忠仔只會看顏色投票,我做的功課思考過的妥協跟權衡都不算數
ಠ_ಠ
Mon, May 29, 2023 3:00 PM
Mon, May 29, 2023 3:01 PM
ox3481: 甚至我都有點難以理解現在他們各自真正想執行的政策是什麼了,都是一種只要選上了政策有沒有實現只要敷衍的過去就好的感覺
lark1922: 畢竟要去理解自己從未理解的事情全貌既耗時又耗力,比起去了解一個人基於什麼樣的生活背景以及看重這個黨提出的哪個政見。還不如幾句1450、民主自助餐等強烈的代名詞讓人「快速理解」來得簡單⋯反之亦然
載入新的回覆
今天同事突然問到我會不會回去投2024大選
討論了一下,我回覆「就算選了誰,我們也不清楚他後面的團隊是怎樣的,即使現在看似好,以後也不知道會不會換,更不用說財團企業依舊是那些人,感覺只是選了個精神領袖像日皇那樣」
政治傀儡)嗎人選都是由各個勢力推派出來的
人選只是各勢力的代表偶像,實際如何表態決策都是勢力團體裡面自己決定,而我們只看得到偶像,而不知道團體會如何變革⋯⋯的感覺
ox3481: 我覺得是耶,某種意義上第一位女總統這個招牌挺吸睛的
因為我認為本來就不是看人而是看背後團隊的大方向
一個人要改變和扮演特殊形象,比一個團隊一起演出多年容易很多
不一定準但至少不是完全放棄判斷
不過就之前的選舉印象都是,「我不是因為民進黨才投菜,而是菜⋯⋯」的聲音感覺也蠻多的,所以才有感而發
如果噗主要這樣認定的話,等於是蔡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完全照著團隊意見做事哦,應該還不至於到這種程度吧...?
本來選舉就是一個團隊推選一位覺得最適任出來代表,所以投票不能只光看個人,應該是兩者都參考比較好
有時候也蠻常聽到因為政黨而支持某個人的...
各個立委議員的市長議會也是經常作秀
新聞也總是圍繞著這些人們的私德品性在報導,感覺像是另一種偶像經營的手法,而使人經常忽略他們背後的公司是誰
去掉推出來的人不同以外,感覺兩黨真的有什麼改變嗎?可能是我太不認真研究了
但我也能稍微了解噗主的憂慮了,畢竟現在媒體報導是一黨比一黨爛,會覺得都一樣是爛蘋果,根本不想挑我支持民進黨,是真的有花點心力了解台灣民主運動跟政治史、國際現況,思考自己重視的價值排序後,而做出我認為目前最合理的決定。我覺得我最能接受民進黨當選形成的時局,所以運用我的選票把整個局面往那個方向帶。不過我大概也知道噗主說的那種風氣,在他們眼裡我大概就是死忠仔只會看顏色投票,我做的功課思考過的妥協跟權衡都不算數
lark1922: 畢竟要去理解自己從未理解的事情全貌既耗時又耗力,比起去了解一個人基於什麼樣的生活背景以及看重這個黨提出的哪個政見。還不如幾句1450、民主自助餐等強烈的代名詞讓人「快速理解」來得簡單⋯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