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噗~
不會吧? :-&
惠見Emi✦風色晴空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同時在進行閱讀消化的還有《死亡否認》,再次驗證《死亡否認》這本書用了不同的方式拆解、重新詮釋並試圖融合古典心理動力學三本柱派系的主張。

關於《死亡否認》的途中筆記噗:
@amillionyears - 《死亡否認》 不好讀,但有趣。目前進度三分之一左右。
惠見Emi✦風色晴空
這本書主軸是阿德勒針對兒童所做的心理學分析,以及教育上的建議。但某種程度上,我認為部分的建議與自我覺察練習,是即使成年了也可以嘗試看看。
惠見Emi✦風色晴空
尤其是,阿德勒建議家長或教育者面對孩子出現偏差言行時,應該深究這個偏差的成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幫助孩子同時獲得內外在的改善,而非停留在表免上的遏止與苛責,沒有幫助之餘還可能加深孩子的偏差行為。對此我非常認同,同時,我也認為在成年人也適用,簡言之其實就是自我覺察。
惠見Emi✦風色晴空
深入的研究自己的內在想法與情緒,光是這個過程就足以讓人獲得許多。
惠見Emi✦風色晴空
另外,阿德勒令我欣賞的地方就是,不同於弗洛依德和榮格在自身心理學架構中的女性角色,阿德勒是真正的看見了他那時代(甚至延續到現代都適用)的女性、女性孩童的困境。
惠見Emi✦風色晴空
不是將女性的所有心理活動縮減為悖德的父親情節,也不是榮格那種將女性的存在放置於象徵性但偏器物功能的「寶座」上,阿德勒直接說:
惠見Emi✦風色晴空
「有些女孩厭惡女性職業,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們認為這些工作沒有價值。這確實反映了我們文明的基本錯誤。在某些職業上男性擁有特權,而排斥女性,這種傳統依然存在。我們的文明明顯有利於男性,並且贊成他們擁有某些特權。男孩的出生通常比女孩更受到歡迎,這對於男孩和女孩都產生了有害影響。」
惠見Emi✦風色晴空
他把他在人類社會中看見的現象直接講出來。我最佩服阿德勒的一點就是,他擁有可以把一票人用很複雜的東西包裝建構起來的東西,單刀直入又簡潔有力講出來的能力。不見得那麼正確,但總是很有力的指出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惠見Emi✦風色晴空
看看他提到女性與女孩時說了些什麼:
惠見Emi✦風色晴空
「我們一方面沒有幫女孩做好準備去做一些非凡之事,另一方面又反過來批評她們的成就不高,這是一種短視,也沒有看到其中的因果關係。」
惠見Emi✦風色晴空
「男人總是把要補的襪子丟給女人,想要讓她們相信這才是她們的本分工作。雖然這種情況已經有了一些改變,但是直到今天,我們給女孩所提供的養育和教育中,也未曾顯示我們對她們有特別的期待。」
惠見Emi✦風色晴空
我在看阿德勒談論女性與女孩的時候,我真的不斷翻出腦中對弗洛依德與榮格在這方面的論述。當然,弗洛依德我比較不熟,沒辦法太過評論,但我永遠記得,我在讀另一個譯本的《榮格論心理類型》的時候,讀到他對聖母瑪利亞與聖杯的象徵性解讀的時候,我突然有種厭倦感。
惠見Emi✦風色晴空
榮格的心理學在我初次意識到心理危機時解救了我,我在第一次讀翻譯超爛的《心理類型》的時候甚至對這些全盤接受,一直到幾年後再次讀新譯本的時候,這個感受上的落差讓我震撼。即使在這之前,我就隱約感覺到自己必須在榮格以外的學問,擴充認識我自己的方法。
惠見Emi✦風色晴空
另一方面,我也意識到為什麼我對榮格大弟子,馮‧法蘭茲的一些論述與態度不太苟同──無意識的作用下,應該是我投射出自己沒能察覺的,不太能接受榮格看待女性議題角度的那一部份。
惠見Emi✦風色晴空
這本書我自己是覺得,相較於弗洛依德、榮格、甚至是《死亡否認》都是簡單易懂很多很多,讀起來也很流暢(因為是演講稿改成書稿),對兒童的教養上絕對有幫助,但沒有孩子但想用於自身實踐的話也是OK。
惠見Emi✦風色晴空
最後的題外話。差不多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在看台劇《模仿犯》。讀到以下這段話,看似說了等於沒說但我還是忍不住畫了線,在那個時間點讀到這句就像是阿德勒也在隔空看劇,開了金口一樣,共時性帶來的體驗很有趣。
惠見Emi✦風色晴空
他說:「實際上,沒有一個殘酷的行為,其骨子裡不是隱藏著軟弱。真正強大的人,不會做殘酷的事。」
惠見Emi✦風色晴空
最近又開始在看一些真實犯罪的東西,偶爾會試著靠著片面資訊推敲那些犯罪者的心理,但最終我心裡的直接都是指向他們靈魂的脆弱。沒辦法應證,但我相信阿德勒說的話確實有幾分真實性。
惠見Emi✦風色晴空
(《死亡否認》也可以呼應這個說法,不過這留待往後再開噗說說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