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ichiki/艾瑪
《人選之人-造浪者》台劇(Netflix)
-------------
我對這部是正向感受偏多。
ichiki台劇筆記
一木ichiki/艾瑪
《人選之人-造浪者》:台灣原創戲劇作品。本來還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來打這部劇的感受,不過這幾天看到了一篇「覺得人選之人中偏頗政黨的劇情使作品大失好看度」的評論,我本人對該篇論點並不完全苟同,所以覺得可以從此角度來對這部戲劇著墨。
一木ichiki/艾瑪
人選之人一上線,立刻就有不少名人(我同溫層內的名人?)推薦說好看,本來看到內容tag沒有很大的興趣,但沒想到開看第一天就熬夜看到了第六集,若不是隔天要上班,可能一個晚上就會看完,全劇八集。
一木ichiki/艾瑪
以政黨幕僚為主角群,總統大選前十個月,公正黨和民合黨就開始走起了選戰,兩黨皆推派出女候選人,而故事則以公正黨這一方作為視角進行劇情。這場選戰打得非常台式,我們所熟知的靠口號、狂打對方的缺失、在不同的議題上公開或私下選邊站,這些看似有在關心社會但諸多時刻都像是為了攻擊而攻擊、為了護己而護己的作為,幾乎確實是我們每天在電視裡可以看見的鬧劇。
一木ichiki/艾瑪
但這部劇並沒有因此而有貶低幕僚工作的意味,相反的,將候選人推舉到高處、創造聲勢、需要順應時勢對網路輿論的反應做出對快速的猜測和應對,用事件轉移焦點,不管是黨部內資深的幕僚,還是剛出社會的新鮮菜鳥,全都對這些工作表現地很努力很熱衷,我們還會微妙地發現,新鮮菜鳥和資深老鳥之間還是存在對理想的差距,新鮮菜鳥是抱持著能讓社會變得更好的心態而參與政治工作,卻會逐漸感受到現實骨感,其他人則顯得因為長時間從事,對「參與政治」這件事情變得很熟練、很習慣,遇到新聞發生,總是會反射性地去思考這件事帶來的輿論,該用何種回饋才能使得走向趨緩、照自己所想去發展,政黨內部也經常會存在不合,但做人情、日後喝酒拚感情,低頭哈腰重新和彼此和顏悅色,才是好做事之道,這些都是何等現實的刻畫。
一木ichiki/艾瑪
這部劇第一次讓我以特別的眼光去看待台灣的幕僚,但說實話也並不會讓我從此覺得政治是一件很熱血的事,因為劇中無論是公正黨還是民和黨,兩黨都並非完全正義或純潔。
一木ichiki/艾瑪
然而對這部劇持非正向看法的觀眾,認為人選之人因為將視角都從公正黨出發,一直在攻擊對方政黨、將弊案和惡意都歸類到對方政黨,降低了政黨黑暗的真實性,但我正巧不贊同這點,我並沒有覺得公正黨比較善良,就算她沒有直接惡劣的行為,卻還是掩蓋不了其內部也有人性之醜,公正黨為了預算直接撤換選舉美術設計師、打臉之前所說的惜才惜年輕人,手段甚至不高明,黨內高層也是那種油條老派比較專橫的類型,幾乎貫穿全劇的性騷擾事件最後也因為「顧全大局」,即使用了個比較溫馨的手段作結,也無法反駁這案子依然是被黨給吃下了,就連發生在王淨該角色身上的案件,竟然讓同為女性、公正黨黨員的謝盈萱該角色在聽到的第一瞬間,想到的不是要幫對方訴請正義,而是先想到事件爆發後,民眾對公正黨的觀感會受到影響;
一木ichiki/艾瑪
這些也都是公正黨內部的事情,應該也要被視為某種弊端,不會因為民和黨貪汙、副總統參選人趙昌澤人格最為缺失,就降低公正黨內部的黑暗。
一木ichiki/艾瑪
不過看了幾篇其他持反對意見的評論之後,客觀建議觀眾請不要對這部劇有政治權謀的期待,我認為這部劇主要在講幕僚的工作,而不是嚴肅的政治議題,儘管談到這些選舉層面的事項,勢必也會和政治議題有所連結,不過撇除那樣的期待,還是可以很單純的欣賞這部作品。
一木ichiki/艾瑪
回到劇情主線,貫穿全劇的議題應該就是發生在這些角色職場中的女性議題和同婚議題,還有穿插的環保、死刑議題,我想這應該就是對這部具有深層政治期待的觀眾無法理解的一項操作。
一木ichiki/艾瑪
單以一個不了解台灣生活圈的觀眾來了解這部劇,的確會認為這部劇是否就用這幾種議題以偏概全了?會讓幾乎是全劇主篇幅的張亞靜事件像條有點脫離的畫外音(但是是條很戲劇性很強的畫外音),讓人覺得難道台灣的選戰裡最關心的就是這些事情嗎?這些議題固然重要,但其實卻不是最貼近民生的,住房、物價,乃至兩岸,其實才是關係到更廣大群體的政治議題,前面的議題應該是在後面這些議題有良好改善的基礎上,才可以有更多群眾和心力去關心的,前面那些議題應該才是範圍更大的觀眾更想看到意見的內容。
一木ichiki/艾瑪
不過因為我原先不對這部劇有這樣的預想,所以仍然在看這部劇時感受不差,甚至能讓我覺得是好看的,畢竟身為女性,我對某些角色在女性議題上的發言和表述有過同樣的心情,與她們曾經有相同心情,其實令人很難過。
一木ichiki/艾瑪
重新思考後,我也承認只要談到相關議題,敏感的觀眾應該也能知道劇中的政黨意識隱射或偏向我們現實社會中的實際存在黨派,且導演本人也公開表示過政治傾向,這會導致政治意識本就不同邊的觀眾,觀賞同時會有質疑,去懷疑為何劇組不觸碰更棘手的議題等等。
一木ichiki/艾瑪
而本人對政治敏感度不高,能意識到但或許不會有那麼大的反應,所以我沒有在第一時間有更深的雙關體會,畢竟我也認同能看到更現實的意見碰撞確實也會讓劇情更精彩。雖然一開始我並不苟同,但或許這些持不同意見的觀眾,也對台灣戲劇能否有突破抱有很高的期望。要更勇敢、更勁爆、更揭傷疤,不是只讓世界看見美,而是也要看見背後的惡。
一木ichiki/艾瑪
不過開篇第一集就已經把身處台灣的從政人員的荒謬面都表現出來,用職人劇的立場去觀賞這部劇,而不是陰謀重重的政治劇,可能會是更好入戲的方式,經過思考以後我可以理解這部劇有待加強的想法,不過我仍然不認為,「意識到這部劇偏頗政黨」會使劇情大失好看度。
一木ichiki/艾瑪
藏在角色背後各自家庭的相處、職業和家人之間的磨合,又是另一番可以細細品味的插曲,選角的彩蛋也蠻值得去了解的。
載入新的回覆